广西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转型问题探究

2017-05-22 09:14邹志兵费汝海
四川体育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新建应用型广西

邹志兵,费汝海



广西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转型问题探究

邹志兵,费汝海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南宁,530008。

以普通高校转型改革为研究背景,以广西19所转型大学里面开设有体育专业的8所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分析了8所院校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在专业建设、专业特色、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专业定位、教学模式改革、专业特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路径选择,以期为新建本科高校体育专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新建高校;体育专业;转型;探究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广西教育厅在此背景下及时启动了转型发展的试点部署,将全区1999年以来建立的19所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纳入转型发展行列,分整体试点和专业集群试点两种方式进行。体育专业作为比较难就业的专业之一,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改变现有的教育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校体育人才多样化的需求,成为了各新建本科体育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玉林师范学院、河池学院、百色学院、贺州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等8所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法 通过上网,查阅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的内容为研究背景;广西区将全区1999年以来建立的19所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纳入转型发展行列为选题依据。通过网站收集和了解8所有体育专业院系的相关办学情况。

1.2.2 访谈法 通过与广西老牌本科体育学院的院长和相关领域的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听取了他们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要注意的事项的一些建议。通过与研究高校的相关领导和部分老师进行交谈,获取第一手资料。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8所新建本科高校体育专业发展现状

这8所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主要以体育教育专业化为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辅,其中穿插有保健康复专业,这与这些高校大都从以前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有历史渊源。

表1 广西8所新建本科高校体育专业设置情况

2.2 广西8所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2.2.1 专业设置比较单一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8所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开设了教育部规定的5个体育本科专业当中的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而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没有开设。只有玉林师范学院开设了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且各校体育教育人才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同质化现象严重。其他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匮乏,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下对体育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2.2.2 专业特色不够突出 8所院校的特色项目中,只有河池学院的独竹漂特色鲜明,具有典型的桂西北民族特色,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训练基地之一;三人板鞋也代表广西参加第十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获得3金、2银、3铜的好成绩,在全国高校当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享有很高的声誉,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稳定而成熟的专业特色;玉林师范学院的运动康复专业是广西区唯一一所开设的院校,是广西区的特色专业,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器材,有固定和多样的实习场所;其它各院校特色项目不是很突出,有的还重复,且不稳定。

2.2.3 专业师资队伍情况

表2 广西新建本科高校体育专业特色情况一览表

高等教育应用型转型首要的问题是教师要转型,因此师资队伍的质量决定着高校转型能达到的高度和远度。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内容包含教师的年龄、学历、学缘、职称、是否双师型等方面[1]。

从表3调查的结果来看,除了3所独立学院,其它各院系的教师数量基本上能满足各专业的教学;从年龄来看,以中青年教师偏多,可塑性比较大,通过多种途径培训,可以胜任转型发展的需要;职称结构来看,讲师偏多,高级职称人才偏少,尤其是正高职称,有些院系甚至还没有正高职称的教师;学缘结构来分析,本省毕业的学生比较多,外省的教师也集中在武汉体育学院:学历来讲,硕士跟博士偏小,但在独立学院里面,硕士占80%以上,这跟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办学较晚,教师招聘等条件等要求有很大关系;“双师型”教师所有院系里面都偏少,有的院系甚至没有。

表3 广西新建本科高校体育专业师资队伍情况

2.2.4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实践体系 从调查结果来看,8所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大部分采用“平台+模块或者+专业方向”等结构,平台分为公共基础必须和学科必须,且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课程相同率在80%以上,这是因为大部分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老师大部分是从体育教育移植过来的,真正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的老师并不多。有些院校根据自己的民族区域特色在专业选修课中加入了一些民族特色课程。如河池学院的独竹漂,玉林师范学院的打陀螺,民族师范学院的抛绣球,百色学院的龙舟等,主要还是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其他各学校都或多或少的开设了类似的课程,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雷同。

从教学实践过程来看,8所新建本科高校的院系的体育专业学生大部分以教育实习实践为主;社会实践主要以组织比赛、担任裁判、社区调研。只有玉林师范学院的运动康复专业社会实践呈现多样化,真正做到了专业实践对口;相思湖学院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了多个方向,实践基地和种类也较多,就业方向比较分散。其它院系,在教育系统内实践较多,其它社会实践能力较弱,与校企结合、产学结合的实践平台更少,从而造成学生就业面较窄,就业竞争压力大。

2.3 广西新建本科高校体育专业转型发展路径探究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青年失业率低的国家,无一不是应用技术型大学发达的国家,如德国、瑞士、奥地利、丹麦等国[2]。这一现象告诉我们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技术大学培养的学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国家政策也是转型大学发展模式,大力提倡职业教育,新建本科高校只有找准定位,抢占先机,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体育人才,才能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2.3.1 专业办学目标要准确 地方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以地方经济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把人才培养的重心放在人们急需的体育服务和体育健身指导项目上来,把握人才培养的大方向。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重视和彰显自己特需的体育需求,人们对体育的要求呈现多样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广西新建本科高校现有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如何和谐、完美地处理这一对矛盾,是摆在新建本科高校面前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因此,准确把握当地人们的体育需求或超前预判,动态地设置体育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与之相对应的体育人才,才能真正体现高校的“应用型”,转型才具有针对性,这才是真正的转型,这才是新建本科高校必须要走的一条转型之路。

因此,广西新建本科高校的体育专业转型发展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要以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立足地方,服务基层,在原来以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基础上探索新的专业建设,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元素的培养模式,形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真正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服务地方人们健身需求的综合性体育人才。

2.3.2 教学模式改革要深化 广西新建本科高校应充分利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这一历史机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在课程设置上大胆突破传统的按学科模式设置的课程体系,建立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标准的课程体系设置[3],按照学科专业实际有针对性、选择性地设置课程和课程模块;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吸收时代元素,开设新的流行体育项目,如广场舞、轮滑、攀岩、保健气功、瑜伽等,实现教学内容与体育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在教学方法上,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教会到会学,从单向传授到双向互动、多向互动,积极推行案例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教学实践上,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完善校内实验室建设,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加强与地方体育局、企业、行业等的合作和交流,多渠道地扩充实践体系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企业、行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深度务实合作,形成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3.3 专业特色要突出 广西教育厅要对新建本科高校体育专业的设置进行宏观管理,根据区域特色和学院特色,当地人们对体育项目的需求情况,进行整体的专业布局,实现人才差异性培养。就是在同专业的情况下也要根据各体育院校的专业建设情况,办学实际,地域等方面确定自己的专业特色。

如河池学院体育学院可以继续发扬独竹漂和三人板鞋的优势,做大做强,把桂西北的民族传统体育特色进行深度挖掘,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学院的全面发展;玉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可以在运动康复方面做文章,在“体医结合”的引领下办出自己的特色,积极申报国家级特色项目;其他院系也需以“壮文化”为主的体育旅游、体育养生、体育产业、体育医疗等地方文化结合起来,“量身订制”自己的办学特色。

2.3.4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强 新建本科转型的关键点是教师,培养应行型本科人才必须有大量的“双师型”教师作为保障,其专业实践经验和能力决定了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因此,新建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该利用学校与企业、行业单位组建合作发展的体育职业联盟集团,在集团内可以共享资源[4]。学校可以派遣老师进驻企业进行脱产或者半脱产锻炼,企业或者行业的高级技师可以充实到教师队伍当中来,学校和企业可以进行互通的双向交流,从而培养大量的“双师型”教师[5],此外,学校和企业可以共享实训基地和教学场地,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加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同时在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进行统筹兼顾,改善广西新建本科高校现阶段存在的体育教师学历较低、高级职称较少、学缘结构较近等不合理的现象。

3 结 语

新建本科高校体育专业转型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变化和不断调整的过程,需要各高校结合国家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不断创新,大胆探索,从而真正实现“新建”到“新型”的转变。

[1] 暴丽霞.新建本科院校体育专业转型问题探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12(6):60~63.

[2] 秦 玮.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人才培养模式浅探[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4,12(4):17~19.

[3] 舒宗礼,蒲长玲.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中国学校体育,2015,6(6):37~40.

[4] 彭 前,刘 佳.地方高校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综述,2014,13(4):171~173.

[5] 王刚军.地方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的探索[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12(1):82~85.

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in 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in Guangx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ransformation

ZOU Zhibing, FEI Ruhai

Xiangsihu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Guangxi, 530008, China.

In the college reform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o Guangxi 19 transformation of the University,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professional sports the eight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logic analysis method, 8 of the PE major of colleg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staff, course system and practice system is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in the choice of path of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teaching mode reform,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building of the contingent of teachers, in order to provide characteristics, the building of the contingent of teachers, in order to provide characteristics, the building of the contingent of teacher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Transformation; Research

1007―6891(2017)02―0121―04

10.13932/j.cnki.sctykx.2017.02.32

G807.4

A

2016-07-30

2016-08-17

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5C536。

猜你喜欢
新建应用型广西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广西尼的呀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