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合作教学研究

2017-05-23 22:24马占力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途径研究合作教学中学语文

马占力

【摘 要】合作教學存在的问题:分组协作引导不到位,导致学生的合作兴趣不高;忽略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因而学生合作激情不高;不注重为学生设计具有价值的活动,因而学生参与度不高等。在此背景下,文章结合作者语文教学实例,从分组协作、集思广益、辩论探究三方面探讨中学语文合作教学,以提升合作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语文 合作教学 途径研究

合作教学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已经越来越深入。但从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来看,合作教学的成效并不高,在实践中也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在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人类个体的知识层面总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积极地发挥群体优势去克服个体的局限。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就是一种利用群体力量突破这一瓶颈的典范,学生在合作中发现学习的乐趣,享受探索的激情,而课堂也在合作中,绽放美丽的容颜,展示生命的活力。

一、分组协作,让课堂在自主中走向生机

兴趣决定了人的心智、情感、能力的倾向,兴趣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教育的重要资源。而分组合作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材多是古代、近现代作家的名篇佳作,学生在理解这些作品的时候,必须充分掌握其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处境。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资料多是由教师讲授,单一地传递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小组合作则可以改变这种局面。学生根据教材、课外书籍、网络等,进行分组搜集,并将搜集的结果交流共享,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例如《故乡》一课的教学,教师分组布置前置性作业,要求小组之间比一比哪一组搜集整理的资料最完备。经过充分的准备,课堂交流环节中,学生表现十分踊跃,有的以故事形式介绍《故乡》的写作背景,有的模仿“百家讲坛”的形式介绍作者的作品,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揭露出来,也把作者想改造旧社会,向往光明的信念展示得淋漓尽致。学生的展示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再一次认识了鲁迅,再一次接触了《故乡》。分组合作教学,赋予学生的是自由的学习空间,自主的参与兴趣。只有学生拥有了自主的权利,课堂才能真正从沉寂走向生机。

二、集思广益,让课堂在合作中走向高效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具备开放的视野和良好的合作品质,从而具备阅读、理解和表达的基本能力。可见,合作是语文课堂教学标准的重要要求,也是人才成长必备的基本素养。为此,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小组合作铺设好轨道,保证小组成员之间密切交流,共同学习。首先,师生、生生之间要营造平等和谐的合作氛围,让学生敢说敢做;其次,要不断扩大学生的交流合作范围,让学生打破自我封闭的格局。例如:在《孔乙己》教学时,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呈现小说的故事情节,这具有开放性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小组长率领几个人改编剧本,小组内两人为一小组互相指导表演,在一遍又一遍的彩排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对文本更加透彻的把握,还有队友之间合作的友谊,课堂展示中学生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把握到位,角色诠释淋漓尽致,借助情节揭示了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时代背景。合作学习,“拆了讲台,搭建平台”,由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单向交流,改为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多元立体交流,交流的范围大了,合作的意义大了,课堂自然从高耗走向了高效。

三、辩论探究,让课堂在创新中走向精彩

语文学习不仅需要记忆最基础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升文学素养的高度,累积文学思想的深度。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更注重的是思想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教师作为合作探究的引导者和课程的开发者,必须给学生搭建思辨的平台,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碰撞、摩擦,提高语言地吸收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小石潭记》一课教学中,在提炼作者思想感情的时候,有的学生认为是“乐”,表达了作者游览山水之乐;也有的学生认为是“凄”,表现当时自己所处境地之悲。教师抓住这思维闪光的瞬间,巧设“辩论”擂台赛,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对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辩论前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辩论中学生更是唇枪舌剑,引经据典,正方:如果作者不“乐”,怎能写出“似与游者相乐”的句子?反方:如果作者不“凄”,又怎样“以其境过清,乃弃之而去”?经过一阵厮杀之后,有同学提出了观点:游山玩水时发现美丽的小石潭,使他的心情得到暂时的宣泄,陶醉其中,但短暂的轻松后,触景生情,顿生悲凉之情。这样的观点立刻引来了师生的掌声。合作学习,给学生的应该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教师备课中的答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探究过程中学生思维的迸发,思维灵动了,课堂自然会精彩。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小组合作就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然而,教师少教并不是不教,而是在潜在的预设上下功夫,激发学生合作兴趣,设计合作方案,提高合作效率,让语文课堂走向生机,走向美丽。

【参考文献】

[1]李燕.基于个体差异的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索[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高晓芝. 合作学习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研究[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3]葛群.谈“生本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青海教育,2010(7):39-39.

猜你喜欢
途径研究合作教学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浅谈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初探
如何建构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
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实践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