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谈写作

2017-05-23 14:36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功力李贺朴素

整整四年了,四年浸淫在记忆里。但我明白我要完成的并不是回忆录,也不是写自传的工作。它是小说。小說有小说的基本写作规律。我依然采取了写实的方法,建设着那个自古以来就烧瓷的村子,尽力使这个村子有声有色,有气味,有温度,开目即见,触手可摸。以我狭隘的认识吧,长篇小说就是写生活,写生活的经验,如果写出让读者读时不觉得它是小说了,而相信真有那么一个村子,有一群人在那个村子里过着封闭的庸俗的柴米油盐和悲欢离合的日子,发生着就是那个村子发生的故事,等他们有这种认同了,甚至还觉得这样的村子和村子里的人太朴素和简单,太平常了,这样也称之为小说,那他们自己也可以写了,这,就是我最满意的成功。我在年轻的时候是写诗的,受过李贺的影响,李贺是常骑着毛驴想他的诗句,突然有一个句子了就写下来装进囊袋里。我也就苦思冥想寻诗句,但往往写成了让编辑去审,编辑却说我是把充满诗意的每一句写成了没有诗意的一首诗。自后我放弃了写诗,改写小说,那时所写的小说追求怎样写得有哲理,有观念,怎样标新立异,现在看起来,激情充满,刻意作势,太过矫情。在读古代大作家的诗文,比如李白吧,那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简直是大白话么,太简单了么,但让自己去写,打死就是写不出来。最容易的其实是最难的,最朴素的其实是最豪华的。什么叫写活了?逼真了才能活,逼真就得写实,写实就是写日常,写伦理。脚蹬地才能跃起,任何现代主义的艺术都是建立在扎实的写实功力之上的。

写实并不是就事说事,为写实而写实,那是一摊泥塌在地上,是鸡仅仅能飞到院墙。在《秦腔》那本书里,我主张过以实写虚,以最真实朴素的句子去建造作品浑然多义而完整的意境,如建造房子一样,坚实的地基,牢固的柱子和墙,而房子里全部是空虚,让阳光照进,空气流通。

回想起来,我的写作得益最大的是美术理论,在二十年前,西方那些现代主义各流派的美术理论让我大开眼界。而中国的书,我除了兴趣戏曲美学外,热衷在国画里寻找我小说的技法。西方现代派美术的思维和观念,中国传统美术的哲学和技术,如果结合了,那是让人兴奋而乐此不疲的。比如,怎样大面积地团块渲染,看似塞满,其实有层次脉络,渲染中既有西方的色彩,又隐着中国的线条,既有淋淋真气使得温暖,又显一派苍茫沉厚。比如,看似写实,其实写意,看似没秩序,没工整,胡摊乱堆,整体上却清明透彻。比如,怎样“破笔散锋”。比如,怎样使世情环境苦涩与悲凉,怎样使人物郁勃黝黯,孤寂无奈。

苦恼的是越是这样的思索,越是去试验,越是感到了自己的功力不济。四年里,原本可以很快写下去,常常就写不下去,泄气,发火,对着镜子恨自己,说:不写了!可不写更难受。世上上瘾的东西太多了,吸鸦片上瘾,喝酒上瘾,吃饭是最大的上瘾,写作也上瘾。还得写下去,那就平静下来,尽其能力去写吧。在功力不济的情况下,我能做到的就是反复叮嘱自己:慢些,慢些,把握住节奏,要笔顺着我,不要我被笔牵着,要故事为人物生发,不要人物跟着故事跑了……

(节选自《古庐》后记)

【点拨】

在作家贾平凹看来,培养孩子的创作,需要三个方面的基本能力:第一是想象力,贾平凹说“思不能就事论事,要能胡思乱想,脑子要开通”。第二就是观察力,观察身边的事物。在观察中,培养自己的敏感性。第三,则要培养自己最基本的把事情写明白的表达能力。而写作就“如建造房子一样”,一定要把地基打坚实,任何脱离生活基础的文字,都是短命的。要用最真实朴素的句子,表达最真实的情感,要做到言之有物,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华丽辞藻的堆砌,更不能刻意作势,太过矫情。我们也可以像贾平凹一样,从中国传统的美术中去慢慢体会写作的真谛。

猜你喜欢
功力李贺朴素
鬼才李贺
朴素的安慰(组诗)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在践行“四力”中锤炼编辑的功力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李贺的诗不合逻辑?(上)
细微之处见功力 CEDIA 2017 北美地区获奖案例掠影
浅谈新闻主播也要具备的采访功力
诗鬼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