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理念下的作文教学

2017-05-24 16:45张玉杰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日记习作读书

张玉杰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作文教学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仍旧或者说始终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多年来,我能够针对作文教学存在的这种现象,通过十余年的实践,研究探索出了“一二三四作文教学法”,目前这种方法正在实验和完善之中。一、“一早”即习作训练早前起步。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从低年级开始。首要的工作是让小学生知道,习作就是写话,就是把自己特别想说的话写下来。人人都能做到,人人都能写好。而且要不断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使这种浓浓的兴趣得以长久地保持。从小学生学会写字那天起,就鼓励他们写话。不会写的字,可以问别人,可以用拼音,甚至可以用图画代替。如,一位入学不久的小朋友写道:wǒ学会写字了。以后,读了课文,可以写自己的想法。如,学了《小小的船》,就写:wǒ也xiǎng到上面看一看。等等。小学生一旦会写话了,老师表扬,家长夸奖,自己也很得意,必定越写越爱写,越写越想写,越写内容越丰富。而不断的成功,会不断地培植自信,会不断期待自己有下一次的成功。于是,读了课文,有感而发就写,经历了高兴的、难忘的事就写,触景生情就写,只要有想说、想记的话就写。这样,学生还会觉得习作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吗?作文时还会冥思苦想硬“作”吗?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觉得习作和读书、游戏、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自己需要、生活学习需要的自然而然的事,就会对习作有浓厚的兴趣,对习作充满自信。二、“二化”即习作训练生活化和序列化◆生活化: 长期以来,困扰学生习作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缺乏真情實感,内容空洞,习作模式化。例如,为了突出思想性,写人--高、大、全,写事--意义要大,写景--发出赞叹;内容、写法惊人地相似,写老师总是加班加点、带病工作,写好事总是拾钱包找失主、扶盲人过马路,写闹钟总是联系到爱惜时间,写活动总是不忘好好学习……究其原因,从教师方面说,和教师的导向或命题有直接关系,总让学生写难忘的人、有意义的事,脱离学生生活,学生只好胡编乱造;从学生方面说,要么生活单调,要么缺少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习作的设计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融入到情境之中去体验、感受,然后将自己的经历、感受写成作文。这一点,我们老师以前常常冥思苦想,现在,新教材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内容。活动的开展,既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习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习作氛围,激发了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的动力。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体验到其中的酸甜苦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积累了习作的素材,自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序列化:各年段习作训练序列化,各有侧重,又整体推进。我们要按教材的要求完成好每一学段习作教学任务。三、“三多”即多读,多写,多元评价◆多读是指引导学生爱读书、多读书、善读书,增加文化和语言储备。兴趣的培养是写好作文的必要前提。利用课文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是一条捷径。比如教《少年闰土》一课时,在学习了课文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之后,要求学生按照作者描写闰土的外貌的方法,在十分钟之内写出一个同学或老师的外貌。写完之后读给大家听,让同学们判断你写的是谁;若判断对了,说明你抓住了这个人物的特点,写得好,写得成功。这样既会促使同学们今后处处留心周围的人和事,更加激发了他们的作文兴趣。语言的积淀是写好作文的基础,我们都明白语言的积淀来源于课内,更来源于课外大量的阅读。与书籍的海洋相比,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真可谓凤毛麟角。学生形成较强的习作能力,靠课内学习,更靠课外读写。为此,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课外阅读不少于145万字。于是,我们引导学生爱读书、多读书,善读书。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与交流,激发学生读书、藏书的兴趣,使他们渐渐学会通过广泛浏览,增长见闻,增加文化储备,学会通过有目的的阅读,收集资料,解决实际问题,增加语言储备。◆多写:关于多写,我都深知其重要性,而且在平常的教学中也经常运用实践,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写教材上要求的八个大作文外,还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写8篇小练笔。1、随文小练笔。2、读书笔记、读后感。3、日记、滚动日记。4、随感◆多元评价:习作评价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传统的习作评价大多是学生习作,老师评改。老师一番精批细改后,学生往往只看看分数和等级,根本不去认真琢磨老师评改的道理。所以,在作文教学评改中,我力求习作评价主体多元化,以改变这种作文教学评价耗时、费力、低效的状况。教师评价。首先,教师可以采用面批面改。还可以在快速浏览全班学生习作的过程中,随机简单批阅部分作文,再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习作在全班讲评。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同一学习小组学生自己挑选一些他们认为有代表性的习作在全班讲评。学生自评、互评我在尝试在教师批改学生习作之前,先由学生本人自评,然后学习小组的学生以写读后感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习作,最后教师再批改。我们觉得这种提法效果也不错。可能孩子们的所写的评语还不够准确,还很稚嫩,感受也就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即便是这样,也会激发小作者的习作兴趣,目前看效果也不错。家长、社会参与评价。以刚才提到的滚动日记为例,学生每次拿到本小组的滚动日记后,先看看前边同学的日记,然后和家长一起对前一个同学的日记写出自己的评价,再写出自己的日记,写好后先自评,然后让家长评价。如此循环,充分发挥了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的作用。四、“四展”即集、板、赛、会四种展示形式。课程标准在中年级的习作要求里专门提了这样一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从这里我们都可以体会到在作文教学中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和展示非常重要,很有好处。首先,习作后的交流和展示能使学生感受到习作的快乐,获得成就感,这是激发习作兴趣的最好办法。同时,交流和展示能使学生逐步体会到,习作是生活的需要,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不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仅仅是交给老师看的,从而认真地对待每一次习作。而且,交流、展示本身就是很好的评改习作的方法,通过互相交流,互相观摩,可以共同提高对于习作的评价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日记习作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我们一起读书吧
成长日记
读书为了什么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