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之“道”与其相对主义

2017-05-24 07:33和云潞
魅力中国 2016年22期
关键词:庄子万物事物

和云潞

《齐物论》见于《庄子》内篇第二,是论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也有人称之为我国先秦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作之一。《齐物论》的主要内容是以天道的观点,把万物看作是平等的,一切差别是相对的,只有破除是非、彼此、物我、寿夭等界限,人才能回到自然,与天道为一。

陈少明在《“齐物”三义--<庄子·齐物论>主题分析》中,在前人对(齐物论)作齐“物论”与“齐物”论两种理解的基础上,提出齐物我的另一重含义。合起来构成齐”物论”、齐万物与齐物我三义:齐物论是对各种思想学说进行一种哲学批判,其重点不在是非的标准,而是对争是非本身的正当性的质疑。齐万物则要求人的世界观的转变,放弃任何自我中心的态度,看待万有的自然性与自足性,把是非转化成有无问题,具有从认识论向本体论过度的意味。齐物我是前二者的深入,它所涉及的心物关系不是认 识论而是生存论问题,本体论上化有为无,就是表现在生存论上的丧我与无为,它是导向另一种生活方式的信念基础。齐物三义是庄子哲学的基本纲领。

李振刚在《化解“成心”对生命的遮蔽--解读<齐物论>的主题》一文中指出庄子哲学的主题是放歌生命。《齐物论》是庄子系统责难和嘲讽人类知性的一篇著名文章, 其中心是阐述“道通为一”。“道”是天地万物的生命本性或生命世界的本真之境, 道通为一即天地万物的生命整体性。“齐物”要在齐“心”,主旨是化解“成心”及“物论”对本真生命的遮蔽。

一、庄子对“道”的把握

1.“道”为世界本源

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当作世界的最高原理,当作他自己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庄子讲天道自然无为,道是自本自根、先天先地的东西,它创造万物,但又不独立于万物而存在。庄子有言:万物变化多端“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因此,庄子否认有一个超越万物的实体的存在。道是内在于事物的原因,是 一种“有情而无形”的东西,它“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但只要悟到了这个道,就会明白事物存在的原因。可见,庄子的“道”具有明显的泛神论色彩。

万物是“道”的体现,本是平等、无差别的,人们把万物看成有差别,原因在于人们有“成心”。人们如果都是按照自己的成见去看待事物,并把它作为判别事物的标准,那么各人就有各人的标准,事物的差别正是由此而来的。不仅是事物的差别,甚至言论的是非也是由人的“成心”而来。庄子断言:如果说没有成心而有是非,那就如同“今日适越而昔至”一样,是不可能的事。庄子用人的主观上的“成心”来解释产生是非和差别的原因,包含着要求克服主观认识的片面性的思想,反对独断论者“随其成心而师之”。认为独断论者都是自以为是的,把自己的学说视为终极真理,其原因就在于束缚于“物”,在于受到条件的限制,这非但不能正确地把握道,反而使道亏损。因此,真正从道的观点看,就能看到物无贵贱,就能破除一切束缚,进而齐是非、齐物我。以道观之,也就是“道枢”,合乎道枢,才能顺乎无穷的流变,才能“万物齐一”。

从“道未始有封”出发,庄子又认为自然界或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一切都在流变之中,没有什么区别、没有什么界限。譬如小草和大树,东施与西施,及至各种怪异、乖戾的现象都是同一的;事物因分化而生成,然而生成又同是毁灭,成与毁也是无差别的,同一的。这种坚持无差别的同一性,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导致了相对主义。庄子的相对主义甚至表现在对一切事物的认识上。“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连寿夭、彼此、物我都是无差别的、同一的。总之,庄子把一切对立都看做是由于人们没有认识到它们原本是一体的。要看到它们原本是一体的,就要溯源上去。爱憎出于是非,是非出于界限,界限是由于物的形成,而物的形成则产生于未曾有物。世界原本是虚无的、浑然一体的,那么以道去看万物,又有什么不齐同的道理?所以庄子说:“道通为一。”

2.抽象概念与具体事物

庄子在《齐物论》中还讨论了语言如何把握“道”的问题。庄子认为抽象的名言不能把握具体事物。“言未始有常”,道是不能分割的,人的言语却总是在进行抽象,把具体事物分割开来把握,然而一经分割就有了界限,就不是整体了,所以抽象的概念不能把握“道”。同时,概念是静止的,事物却是处在流变之中。“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因此,静止的概念不能把握变化着的事物。再有,概念是有限的,而事物则是无限的,以有限表达无限也是行不通的。庄子尖锐地提出了人类认识上的三个问题,揭露了矛盾,这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对后来的《墨经》和荀子提出的辩证逻辑原理有启发作用。但庄子最终却由于把言语和“道”的矛盾绝对地对立起来而导致了不可知论。

3.庄子对客观真理的认识

在《齐物论》当中,庄子最后否认了客观真理。庄子说,道隐了才有真伪,言隐了才有是非;道无所不在,即使在真伪中都有道的存在,因此,无所为真伪、是非。况且,真伪、是非本身又根本是无标准的。譬如毛嫱和骊姬,人人都说她们很美,可是鱼见到她们就潜入深水,鸟见了她们就高飞而去,麋鹿见了她们就迅速逃离,这四者之中谁才是真正懂得天下什么是真正美丽的容颜呢?所以,至人顺物自然,对是非利害毫不动心。既然是非没有一个标准,那么论辩也是多余的,因为谁也不能评判论辩谁是谁非,譬如你我论辩,你胜了我,你就果然是对的吗?我就果然不对了吗?反之,如果我胜了你,我就果然是对的了吗?你又果真不对吗?如果我与你“不能相知”,又叫哪个第三者来评判呢?让赞同你的人来评判,那么既然他已经赞同你了,又怎么能公正地评断呢?反之亦然。如果他谁也不赞同,那他又如何给出评判?所以,论辩是无益的。还是“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回到道上来,才能无止境、无界限地畅游。庄子否认客观真理,否认人的认识能力,只能导致神秘主义。

二、庄子对事物时间相对性的认识

《齐物论》中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对于人们所公认的美女毛嫱、丽姬,鱼、鸟、麋鹿对她们却避之唯恐不远。庄子由此得出了事物的美丑、是非漫无标准的结论。这典型地反映了庄子的相对主义的觀点。因为他从事物的相对性出发,得到了否定一切差别、否定客观真理的结论。endprint

庄子也看到事物时间性质的相对性,认识到万物都处在永恒变化的过程当中,“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但庄子夸大了这种相对性,认为事物本身并没有生和死、可和不可的区别,这些区别规定性都是人为的。“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否定事物的客观差别性,陷入了主观主义。

庄子看到,人的认识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认为人所知道的事物要比他所不知道的事物少得多。相对于万物来说,人很渺小;相对于历史的无穷进展来说,人生又很短暂,这都是正确的。可是庄子并没有认识到,人的认识能力虽然有限,但这有限之中却包含着无限,个人可以通过自己有限的认识去接近客观真理。同时还可以把自己的认识成果保留下来,传给后人,通过代代相续的生命之链,使个人有限的认识化为整个人类集体无限的认识。在庄子看来,既然个人的认识能力有限,那么人们就根本无法认识无限的外界事物,如果想要认识,就会陷入迷乱之中。

庄子甚至认为,人们对自己是不是真正地在进行认识也无法确定。“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进行清醒的认识还是在做梦,说别人在做梦的人,自己可能也在做梦,整个人生就像一场大梦。“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这种大觉就是要领悟到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是在做梦,都是无谓的、虚幻的,所以应该取消一切认识活动。彻底地不认识便是庄子所认为的最好的认识了。

庄子认识到,人们的认识标准是极不相同的。同一事物可以由于人们所持的认识标准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如同样是“不材”,树木可以因其不材而免于被人砍伐,家雁却因其不材而遭到杀戮和烹食。庄子甚至以人和动物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来论证认识标准的相对性。如人躺在潮湿的地上会腰痛,但是泥鳅却视为乐处;人待在高高的树上会心慌意乱,但是猿猴却很自在。人们的认识标准完全是相对的,根本不存在统一的和客观的标准。

世界上的认识标准大有不同,每个人都“随其成心而师之”,那么如何根据这些不同的标准来判断是非呢?庄子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人固受其黮闇,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庄子的结论是,根本没有办法判断是非,还不如然于然,不然于不然,“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怪,道通为一”。由于夸大了认识标准的相对性,庄子只能陷入无是无非、否定一切的认识标准之中。

庄子的相对主义,否定真理的客观标准,否定了人能把握真理,导致了怀疑论、不可知论、主观主义。但是,庄子对于人的认识能力的疑问,也启发了人们去思考。并且庄子反对独断论、反对主观片面性,对先秦哲学的发展毫无疑问是有十分重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郭象,成玄英.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腊永红.庄子的相对主义研究--兼与休谟怀疑论之比较[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3]李振刚.庄子对人类知性及逻辑思维的责难--<齐物论>解读[J].河北大学学报,2008(2).

[4]张林.<庄子>认识论思想的现代解读[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5]高深.论庄子对语言局限性的认识与超越[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3

[6]陈少明.“齐物”三义--<庄子·齐物论>主题分析[J].中国哲学史,2001(4):40--46.

[7]李振刚.化解“成心”对生命的遮蔽--解读<齐物论>的主题[J].河北師范大学学报,2009(2).endprint

猜你喜欢
庄子万物事物
万物构成
我来添画
《庄子说》(二十二)
单独中的洞见
《庄子说》(二十)
道不远人楼难弃
《庄子说》(十五)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