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放亦收,放收自如

2017-05-25 12:10杨玉昱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思妇拟人李老师

杨玉昱

特级教师李仁甫的示范课《春江花月夜》,没有花哨和热闹的包装,既不是教师滔滔不绝的“满堂灌”,也不是学生群情激昂的“表演”,而是亦放亦收,在大开大合中达成教学的效度。

一、立足文本的充分摸底

李老师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形式,与传统课堂迥然有别。他从标题切入,设置6个问题:大致指的是春天的什么时候?大致是长江的那一段?“花期”如何?是何时之月?是一个怎样的夜晚?除了“月”还有个更重要的对象是什么?这6个问题,其实是李老师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也就是立足文本,对学情进行充分摸底。比如对于第二个问题,生6认为“江”应该指长江的下游,“因为这有一句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李老师问:“那就是大江连着什么?”生6回答:“海。”李老师不失时机地表扬鼓励:“大海,‘春江潮水连海平,跟海洋相連的,太有才了!这是根据原文来判断的,这就是我们说的读书有智慧。”如果说学生在课前预学具有“放”的特点,那么这里的现场摸底便具有“收”的性质——把肤浅的理解收到深刻上来,把错误的理解收到正确上来。

生成课堂并不排斥教师发挥作用,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收拢和点拨,可使课堂免于失序。李老师的“收”,并不意味着学生生成的停止,而是对学生所说内容的提点和转承。比如课堂启动环节的第四个问题——“月”是何时之月,学生答是中旬之月,并以诗句“皎皎空中孤月轮”为证。李老师总结“月如轮,一轮明月,所以是满月”,但并未满足于这个答案,继续启发“文章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能判定是中旬之月,结果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出乎我们的意料:“‘海上明月共潮生,一满月就来潮了。”这是从天文、地理角度来解读诗句。不能不说,学生的思考和回答渐入佳境,跟李老师“收”的艺术密切有关。

二、基于学情的巧妙互联

当一个个学生鼓足勇气表达自己对文本的原初感受时,其姿态必然是仰视的,其眼光必然是渴盼的。他们需要教师助学,需要教师给他们以思路上的引导和思维上的提升。此时,互联策略便派上用场。所谓“互联”,是在板块式设计方案中,教师针对学生基于语文学习、任意切入文本并展开交流的情状作巧妙联系的一种发散性、引导性、拓展性的动态策略。互联策略运用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备课时能否打通学习内容“点”与“点”之间的界限,能否进行学习内容“点”与“面”之间的转换,能否搭建学习内容“内”与“外”之间的桥梁。李老师在这个课例中,把基于学情而精心助学的互联策略演绎得淋漓尽致。

比如生15认为“海上明月共潮生”这句诗最好,理由是“在开篇第一句就描绘出了整首诗的意象,春江的潮水像海一样辽阔,水面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交代了诗歌的意象,显得非常壮阔”。这个解读在一般教师看来其实已经很完备了,教师只要给予肯定即可,然而李老师却请学生继续挖掘其含义。于是生16回答:“我觉得这一句就是写出了明月与潮水的活泼的生命。”李老师问:“这个活泼怎么看出来的?”生16答:“就是一个‘生字体现了生机勃勃的感觉。”学生的回答简直让人惊喜叫绝。接着李老师请学生比较“生”和“升”,学生很快答出“生”用了拟人手法,李老师总结道:“潮水和月亮共生,共同嬉戏,显示出了一种活泼的生命力,这个‘生字用得好。我们读书还要善于联想,在其它文本里面,有没有也出现过‘生的?”学生们接着就举出了三句用“生”描写日月的诗。

这一段精彩对话,展现了“点面之间的互联”:先是学生从整首诗中选出“海上明月共潮生”作为切入点,指出它的意象特点是壮阔、磅礴;接着李老师启发学生继续深挖,学生由整句诗联到“生”这个“点”,想到“生”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然后李老师在总结中启发其它文本出现过的相似用法,又从单一首诗这个“点”联到更多文本这个“面”。总之,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由“内”而“外”,使得学生头脑中“不同的语言碎片在语境里又形成相互的关联”,生成的结果脉络清晰。

李老师抓住课堂上学生转瞬即逝的思维火花,通过互联策略巧妙地“收”,收得自然,收得妥贴,收得有效,收得精彩。

三、达成效度的精准聚焦

与互联策略相辅相成的是聚焦策略。所谓“聚焦”,是在板块式设计方案中,教师在运用互联策略的基础上沿着教学方向逐渐收拢的一种巩固性、加强性、提升性的动态策略。聚焦可使学生学习的原初认知完成一个修复性、完善性的过程,从而使课堂从无序走向有序。李老师善于从学生随机生成的答案中抓住核心,把学生切入、展开的内容,向课前精心预备的板块式设计方案聚焦。比如在找“能达到顶峰级的句子”环节,生16回答:“我觉得‘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这一句也很美,‘徘徊两字一是写出了浮云的游动,二是借着月光,表现出了对思妇的那种怜悯之情。”李老师说:“写出了对思妇的怜悯之情。这两句还有一个词用的好,‘徘徊,什么修辞手法啊?”生16答:“拟人。”到这里,实际上就完成一次关于情感和手法的聚焦。

而李老师的巧妙之处在于,聚焦不是跳跃式的,而是循环式的,一个问题的解决也是下一个问题的开始。比如刚才学生答出拟人手法后,李老师接着启发:“拟人的手法,‘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嗯,月亮为什么徘徊?从思妇的角度,月亮徘徊来啊徘徊去,你感觉月亮为什么不停地徘徊来徘徊去?”生16继续答:“思妇也在楼上徘徊。”李老师接着问:“哦,思妇也在楼上徘徊,今夜无眠吧,可以感觉到一个人内心的寂静,是吧,月光徘徊,然后对这个月光是什么态度啊?下一句怎么写的?‘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她对月光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学生小声回答:“卷、拂。”李老师问为什么“要把月光卷起来,把它拂走”?生16答:“因为有月光的话,思妇会更加觉得思念游子,她心里觉得,如果月光不在的话,可能游子就会回来了。”李老师最后水到渠成地用“无理而妙”四字概括了思妇此时迁怒月光惹得自己思念、实是自己思念游子的矛盾心理。在这里,李老师根据学生答案的实际情况,沿着明确的方向作了成功的引导和有效的提升。而且这些聚焦都精准地抓住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咽喉”,如先是聚焦到“徘徊”二字,表现对思妇的怜悯之情;然后聚焦到“徘徊”二字所用的拟人手法;再接着聚焦到为什么用“徘徊”和“卷”“拂”几个字词可以表现出思妇的幽怨之情。这是层递性的聚焦,每一次聚焦都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一层,教师也由此顺利达成教学重点——“情”“景”关系的领会。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有意聚焦的“收”和学生无意生成的“放”是必须结合起来的,因为任何课堂教学都必须“有效”。李老师就在自如的“收”“放”转换中,既让学生尽可能有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又达到“使学生领会‘情‘景关系”这一重要效度。这个过程就好比淘金,必先有大量沙砾的累积,但我们更关注大浪淘沙之后耀眼的黄金。沙砾有用,黄金更是精华。

其实,教师所运用的助学策略中本身就存在“放”与“收”的辩证法。如果说互联是放,那么聚集就是收。课堂上的“放”与“收”,还体现在互联和聚焦的交互出现上。比如在分析景物描写环节,学生先是聚焦到景物描写的方法,如拟人、比喻、侧面描写等,李老师进一步问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生19则回答“借景抒情”,这把焦点聚向景、情关系。生20和李老师共同补充,具体说明景物表现了“游子和思妇的一种离情,一种悲伤,忧伤”,是把手法互联到情感分析。接着李老师又继续提问:“写什么景衬什么情?”生20答“写景衬哀情”,然后众生补充答“乐景衬哀情”。这组问答又把情感分析聚焦到具体手法。又比如在学生鉴赏“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句诗时,其回答非常清晰地聚焦到了教学重点之“理”:“这四句运用了对偶,蕴含了人类循环,事物不变的人生的哲理。”李老师抓住这个契机,启发大家回忆《赤壁赋》里写人生短暂和永恒的句子,生23非常流利地背诵了其中相关的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课堂又成功地从“此”联及更高梯度的“彼”。互联与聚焦的转换、衔接,使得课堂活泼灵动,既丰富了教学内涵,又使教学内容效度的达成更精准高效。

曾几何时,所谓“新课改”就是要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师一旦发声发言,似乎就是剝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一些公开课或示范课上,教师往往抛出几个问题,然后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各自发表观点结论,教师简单点评鼓励,一堂课就在热闹、和气中谢幕。这样的课,尽管学生都在发言,但往往流于碎片化,在缺乏教师“收”的情况下,教学效果相较于传统课堂并无明显的优势。但李老师所倡导的生成课堂却不然,它亦放亦收,放收自如,在纵横捭阖中建构起语文的核心素养,使教学真正实现有效化。

[作者通联: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思妇拟人李老师
春 思
长相思·一重山
该得奖的李老师
《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中的“ 思妇诗”比较研究
拟人句
拟人句
拟人句
学会拟人句
从言语层面浅析诗歌郑愁予《错误》的美
舍不得您,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