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精读课教学设计思考

2017-05-25 12:12陈君奇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品味全文思路

陈君奇

根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精读课本身的性质任务,笔者将精读课的教学在程序上分解为4个教学步骤,即整体感知,把握全文;品味语言,理清思路;品读欣赏,深层体悟;注重实践,延伸扩展。

一、整体感知,把握全文

这一步通常是让学生从预习开始。预习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课前阅读全文至少两遍,读准字音,把握内容。另一方面,鼓励并指导学生借助网络查询等方法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补充材料。

字词和句子的意义都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所以阅读的基本教程是“整体——部分——整体”。“整体感知,把握全文”中说的“整体”,是指基本教程中第一个“整体”。迅速地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话题、材料、关键词句,粗略地把握文章的基本框架与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对进一步阅读,分析文章的各个局部,将起到定向的作用。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要对文章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是从题目入手,了解全文。题目一般被称作文章的“题眼”,从这“眼睛”中能窥探到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是从文体着手,读懂全文。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有关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知识,可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整体感知的阅读中来。三是从诵读入手,感知全文。对于一些感情色彩浓郁的诗文,一定要通过诵读才能体会到作者真挚的情感。

二、品味语言,理清思路

要达到“品味语言,理清思路”这一要求,学生须精读课文。所谓精读,就是围绕课文的重点展开深读。深读的展开有赖于关键问题的提出,而关键问题的解决则是衡量深读效果的标志。关键问题反映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情感状态和课文重点部分的要求之间的差距或矛盾,应含有让学生思考的空间或进行探究的余地。关键问题的表述应具有概括性和启发性。

在这一教学步骤中,我们应首先让学生品味语言。品味语言,要理解词义,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要注意辨析同义词和近义词;要注意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要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它们所具有的表现力。品味词语,有三种方法:一是反复朗读,感悟词语的精美;二是探究疑点,理解词语的内涵,遇到疑点,不要放过,勤查工具书;三是比较异同,体会用词的艺术。比较异同既可以从词的意义(轻重、褒贬、范围)入手,也可以从词的用法和语体风格等入手。

品味语言,还要重视品味句子。可从四个方面来体会:一是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句子的含义;二是辨析和把握句子的主干,懂得分句之间的组合关系;三要体会作者怎样灵活地运用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使文章语言错综变化,生动活泼,富于节奏;四要揣摩作者怎样恰当选择句式和安排句序,细致入微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品味句子也需要一定的方法来指导,反复朗读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是运用比较、质疑的方法,来辨析、理解语句的含义。再次是把握文章中的重要语句,必要时借助一些语法、修辞分析,来体味句子的意蕴。

那么怎样在阅读过程中理清文章的思路呢?我们可以给学生两方面的指导:

一是审题揭思路。许多文章的题目直接或间接地揭示了文章的思路,因此审题和释题往往是理清文章思路的重要途径。二是分段显思路。文章的段落层次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合理地划分段落,准确地概括段意,正确地分析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剖析文章结构的基本方法,也是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

抓住作品的关键语句品味了语言,理清了作者的行文思路后,才能把握作品的重点和精神实质,从而进一步的提炼作品的主旨。读任何一篇文章,都力求能体会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评价和写作意图。这种认识、评价和写作意图就是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灵魂,起着统帅和支配全文的作用。古人很重视文章的主旨的确立,称之为“立意”,并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众”。所以说文章没有明确的主旨,就成了“无帅之兵”,因此写文章都要求中心明确、集中、深刻;也即是说,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如果能概括文章的主旨,说明我们的学生已经正确理解了课文。

三、品读欣赏,深层体悟

在正确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对作品作出分析、鉴别和评价。这是阅读活动的提升和深化阶段,是阅读能力上升到欣赏能力的关节点。学生对作品的分析、鉴别和评价可以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入手。

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入手可以有以下几个角度的切入口:

1.主题——看作品反映的主题是否有历史意义或现实意义。

2.題材——看作品选择的题材是否有认识价值或社会价值。

3.形象——看作品刻画的形象是否鲜活生动。

4.情感——看作品表露的情感是否能激起共鸣或唤起美感。

作品的内容往往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作者精心提炼的,熔铸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褒贬爱憎。所以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出分析和评价又必须以正确把握作品的基调和倾向为前提。否则,就会因个人的偏见而作出错误的分析和评价。

作品的艺术形式是为作品的思想内容服务的,对作品的艺术形式进行分析评价,角度可大可小,可以对作品在艺术上的成败得失作整体的、全局的权衡或评价,也可以就作品的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结构布局等作部分、局部的研究和评价。

与接受性阅读不同,品读欣赏活动的中心发生了变化。在接受性阅读活动中,活动的中心集中在作者身上,而到了品读欣赏这一步,就不能只局限于理解文章本身,而是要把视野转到自己身上。也即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要能运用想象和联想,而且要不断地拓展这种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来丰富作者创造的艺术形象;感悟和体验作品所带给我们的特有的生活观和人生哲理,并进而形成自己的艺术形象。也就是说要形成自己的“哈姆雷特”。时代和社会总是在不停变化当中,同一作品会产生新的意义、新的问题。所以说我们的欣赏性阅读就是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主动地迎向这些问题,产生新的见解,创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哈姆雷特”,这也就是欣赏能力的体现吧。

在这一步,要求我们掌握两个基本的要领。一是要能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既要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层意蕴,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从而归纳、提炼需要探究的问题。二是让学生进行体验式阅读,自己体悟到作品的深层意蕴,教师不可先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注重实践,延伸扩展

研读作品,是在接受性阅读、欣赏性阅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级的阅读能力。它强调的是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是以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倡导的是跨学科的学习,是能力的延伸扩展。

基于以上认识,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时就要掌握三个方面的操作要领。一是平等对话,通过研究问题促进理解。二是注重实践,培养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总结以往的语文学习,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就是在我们学习过程中很少有语文实践的机会,一般是教师讲得多。而研究性阅读,则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这个过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个性化的学习经验。三是延伸扩展,以研究课题深化学习。研究性阅读是一种开放的学习,这是它的新颖之处。我们除了作品本身的学习外,还要由课内向课外扩展,由课文的理解向课题研究延伸,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实现对作品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比如,学习鲁迅的《祝福》,我们可以研究鲁镇的风土人情、研究江南农村的封建迷信等。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我们可以研究居里夫人的性格与其成就之间的关系,可以研究女科学家的个性魅力等。这样做,学一篇,带一片,进一步,对提高语文素养很能有帮助。

[作者通联:云南财经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品味全文思路
全文中文摘要
不同思路解答
全文中文摘要
品味桂峰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品味四季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
构思精巧余味无穷 讽刺鞭挞淋漓尽致——再谈“虚荣”贯穿《项链》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