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改变“忍受生”的

2017-05-29 19:39李洪禹
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笔者老师孩子

李洪禹

享受的反义词是忍受,笔者把对学习厌倦、反感却还不得不坐在课堂上忍耐、没有学习的目的学生称为“忍受生”。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为教师可能会感到无力、失望甚至烦躁。但作为教师有义务去改变这种状态。

五年教学生涯有幸福也有辛酸,有无奈也有迷茫,有困惑也有思考。一路走来,笔者也从关注自我到关注每一个孩子;一路走来,看过很多前辈走过的路,也在认真琢磨和领悟老教育家们走过的精彩人生。冯恩洪校长曾说:“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让学生忍受教育,而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静下心来笔者开始对教育教学进行审视和思考。

在孩子的眼中家长的眼里和社会的大环境里,教师就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效仿的对象,教师被定义为文明的代言人,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都会在无形之中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让学生对教师有着强烈的依附性和向师性,这对教师进行教育的时候也可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大家都知道“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透彻的心灵,他们不会掩饰。如果他喜欢你,就会发自内心地去做好每一件事。

用心教育

老师是孩子们心中的太阳,孩子就像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有些可能你给他些许阳光他就会绽放,有些可能需要你给予他更多一些阳光他才会慢慢绽放!正如冯恩洪校长所言:今天我们让孩子接受的教育是一模一样的教育,但孩子存在差异,就如同五根手指长短不一,所以会出现差异,出现一些孩子是享受教育,而一些孩子则是忍受教育,因此我们追求并努力实现让孩子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记得刚刚毕业的时候,笔者从事语文、数学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的工作,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语文学科生字词的教学。当时作为班主任,只要有时间就会听写孩子们的生字词,听写完批改,批改完让孩子们继续练习,练习后再次听写……反反复复,把笔者自己累得精疲力尽,可结果却是好的还是好,不好的还是不好,笔者有些泄气也有些烦躁。但之后反复看着孩子们的小考卷才发现:错误总是出现在固定的几个字上,考的不好的也总是那么几个孩子。而对待考生字这件事,笔者也看到一部分孩子是很开心的,而一部分孩子听到“考生字”三个字就会紧锁眉头。笔者知道可能对写字困难的孩子来说,考生字这项学习对他而言并不快乐,而在老师面前又不得不做,可能他很痛苦,于是,笔者开始尝试趣味记生字和梯级考试的形式。将孩子爱错的字编成谜语、儿歌等形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识字和书写。在考生字这项教学活动里,笔者也不再全班一遍一遍地考,而是进行梯级考试,第一遍全班参与,全对的同学不用参加第二遍考试,而是作为小老师帮助笔者来考第一遍没有全对的同学并帮助他们批改……一段时间下来,笔者发现孩子们考试的遍数少了,全对的孩子多了,一提到学生字小眼睛都是亮亮的,嘴角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笔者也感觉轻松了许多。俗话说:“一门通,门门通”,这种学习方式在我回归英语教学中依然受用,孩子们的单词从来也都不是问题。

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做一个用心教学的教师,一个小小的转变,就可以让孩子从忍受学习走向享受学习!

用爱感化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会有自己的脾气、秉性和性格,从心理学角度讲这都相当于人的气质,每个人心理活动的表现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都有所不同,因此人们才会出现不同的气质类型,也会表現出不同的性格。看上去也是有的人很冷,而有的人又显得过分热情。

作为教师,笔者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孩子,有的孩子会对你特别热情,愿意围在教师的身边提出无数个为什么,喜欢做老师的小助手。而另一些孩子则远离同学和老师,一天下来如果你不留心观察一下他,或许你都不知道他今天有没有来上学。笔者带的班级里有一个孩子,从笔者教他第一天起,他都没有看过笔者一次,每天都在那里低着头,也很少见他和同学交流。但那以后每次批改完他的作业,笔者都会在他的本子上对他留下一段话,是一段交心的文字!后来笔者等来的是他对笔者的微笑,笔者轻轻地摸着他的头,从那以后他越来越开朗,上课他总是最积极的,学习越来越好,也开始做起了笔者的小助手,完全变了个孩子!

笔者相信每个孩子的心都是柔软的,都是温暖的。用爱的力量去感化就会看到不一样的孩子。

用情交流

冯恩洪校长说过:“我们要把自然人打造成社会人。”但不管是自然人还是社会人,永远离不开的总是一个“情”字,情能动人,情能感人,情最能的是拉近人与人的心……

在皮亚杰的认知理论里,我们知道孩子到了形式运算阶段便有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而此时,作为教师应该更多与孩子们进行交流,走进孩子们的心里,让孩子愿意把自己的困惑愿意和老师说,愿意相信老师。

记得冯恩洪校长说过:“尊重学生差异发展,打造高效课堂。”教育就像一场战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个忍受生都有自己忍受的原因。作为教师也要不断地思考,用心教育,用爱感化,用情交流……了解孩子,努力为每一个孩子设计一份适合他自己的教育,让更多的孩子不再忍受,让更多的孩子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城山小学)

猜你喜欢
笔者老师孩子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