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食育”中享受健康

2017-05-29 21:29徐荧
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食育饮食营养

徐荧

食育即食物教育、饮食行为教育,是反复“吃”的实践。它强化对食物、食品的认识,使食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建立科学的饮食模式,并逐渐形成健康饮食观和世界观,达到以食养德的目的。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日本养生学家石冢左玄在其著作《食物养生法》中就提出了“体育智育才育即为食育”的观点。进入21世纪,日本人逐渐认识到饮食教育的重要性,于2005年6月17日颁布了《食育基本法》,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有关饮食教育的法律诞生了。美国越来越多的学校通过开展“从农场到学校”运动为学生提供强调食物和营养的配套教育活动,并将食物相关的教育纳入正规、标准的学校课程。德国政府也通过推行“公共厨房”项目开展体验式教育,教师和学生一起边学饮食知识边做菜。学校在“公共厨房”教室之外还开辟了菜地,让学生在植物专家和菜农的指导下学习种菜。学校还邀请学生家长和政府部门代表参加“公共厨房”活动,让父母、政府和学校都重视饮食健康与营养,切实担负起保证孩子健康饮食的责任,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来我国许多专家、学者也呼吁要在中小学校推进食育研究,要加强食育教育与中华饮食文化的结合。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食品安全与功能学评价实验室主任、主管医师刘春光教授,结合我国教育体制现状,尝试着以食物为线索,以体验式实践为教育形式,综合营养学、社会学等学科内容,面向6-12岁学龄儿童进行了食育研究,刘教授在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小学进行实验性教学研究,研究表明经过食育课题训练的学生,比那些没有参加实验训练的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食育教学体系效果明显,并且具有很好的美誉度和可操作性。食育的潜在活力势必会在受试对象的成长过程中起到持久的作用。为此,北京市门头沟区京师实验小学在2013年的德育工作中提出了营养健康计划,把营养健康计划作为全面落实学校的价值理念和办学目标的重要举措。

学校认为,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是学生生活的支撑,是教育的起点,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有充沛的精力,从容不迫地安排生活、工作和学习。在对学生前期调查中发现,学校营养不良学生的比重高達14.7%,肥胖和超重学生为30.5%,视力不良率42.5%,龋齿率77.47%。造成学生营养健康状况不良有多种原因,从家庭角度看,学校70%的学生为非京户籍,父母主要为外地在京务工人员,经济状况差,受教育程度低,居住情况不好,父母健康意识淡薄,家庭教育缺失。从学校角度看,学校过去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为此学校在2013年实施一杯奶计划、午睡一小时计划和三个爱好计划,免费为学生提供午睡的毛毯、垫子。同时向家教协会成员详细解读学生健康的重要意义,让他们体验学生午睡的地垫和毛毯,参观学生餐厅,体育设施和心理咨询室等,广泛征求家长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家长们欣然接受了这一计划并给予了积极支持。营养健康计划实施两年多后,营养不良学生的数量从原来的66人下降为27人,减少了近40人。学生视力不良率下降了3.84%,龋齿人数下降了7.55%。中午,午餐后学生能够保证将近一小时的午睡,大大提高了下午的学习效率。

近两年,学校为进一步推进营养健康计划,针对肥胖、超重的学生开设了减肥选修课,为肥胖孩子制定健康食谱和体育活动计划。2014年9月,邀请山西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刘映海教授为超重、肥胖孩子的家长进行了一次“超重儿童的体育干预”讲座。告诫家长要从孩子身体问题关注到他的心理问题,要本着生理改善与心理改善并重、运动强度与运动技能并重、学校干预与家庭干预并重的原则,设计以体育游戏、快走慢跑、游泳、远足旅行、亲子体育拓展为主,以培养超重、肥胖儿童的体育兴趣,发展耐力、力量和柔韧素质为显目标,以增进亲子关系,减少孤独感,与同伴(共同练习者,包含教师家长)建立友谊,树立教师家长权威(运动指导权威),促使孩子养成运动习惯。2015年12月,邀请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董立雪为学校肥胖学生的130余位家长做了“把保持健康体重当作终生事业”的健康讲座,向各位家长发放了一封信,加强家长对孩子饮食健康的重视,把健康生活的理念融入到家庭中,形成家校合力,让肥胖学生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从而有效控制体重,健康成长。2016年10月,为配合学校“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学校开启“食育课堂”教育,学生家长和教职工600余人聆听了北京十四中王长啟老师的“小学生饮食、健康指导”讲座,王老师从“食育”的涵义和意义,讲到目前我国少年儿童面临营养不良和营养失衡双重挑战,其主要原因就是对营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营养意识差、知识缺乏以及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这次讲座使“生活教育”理念下的“食育课堂”教育形成了家校合力、相互促进的局面。

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食育”不同于“营养教育”和“健康教育”,既不是枯燥的知识学习,也不是儿童饮食教育,是通过满足身心需要的愉快实践培养受教育者科学的饮食、生活习惯和完美人格,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过程。本校跨入“食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政策制定、理论探索、实践探索等方面均未形成体系,还需充分借鉴已有的国内外“食育”经验,多主体联动共同提高“食育”效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京师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食育饮食营养
我是“食育”小画家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春节饮食有“三要”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