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修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5-30 12:28高冬冬
科技风 2017年9期
关键词:实践技能汽修专业中职

高冬冬

摘 要: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促进了汽修行业的飞速发展,目前汽修专业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汽修行业的发展。中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实践技能人才的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笔者分析了目前我国中职院校汽修专业学生培养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实践技能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激增,汽车维修行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根据中国汽修协会的数据,我国从事汽车维修的一线技术工人中有87.4%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这一情况严重制约着我国汽修行业的发展。中职院校的任务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由于汽修技术工人的巨大缺口,汽修专业在全国各地的中职院校中,均成为了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但汽修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却难以得到企业的好评,究其原因是中职院校汽修专业學生缺乏实践技能。

一、中职汽修专业现状

(一)师资力量不足

中职院校的汽修专业教师中,有相当部分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这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即便是汽修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也大多数都是从本、专科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职任教,其既没有汽修相关专业的企业工作经验,也缺乏对汽修行业的整体认识。这就导致,大部分汽修专业的教师,虽然理论功底很强,但是其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较差。

(二)培养方案不科学

目前大多数中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较少,难以把握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没有企业的参与,导致很多学校的培养方案不能和企业的需求相结合,脱离了行业和企业的需求,这就导致了学生毕业后难以得到企业的认可,大多数企业都不得不进行二次培训。

(三)教学理念落后

在教学中,多采用教师课堂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以课本知识为主,学校独自包办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的培训。汽修专业本身是一个对实训要求比较高的专业,目前的教学中,重视理论教学,实训多为理论教学的验证和补充,缺乏对实践技能的训练,脱离了中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初衷。

二、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对策研究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是影响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注重实践技能的汽修专业中更是如此。中职院校应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定适当的激励机制,注重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师实践水平。1)教师团队的培养。和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定期选派教师进入企业锻炼,到企业的一线中深入学习,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锻炼自身实践技能。并定期组织企业专家进入学校进行培训指导,可以通过开展交流会或者讲座等形式,将企业专家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在校教师。2)引进企业实践技能型人才。快速的建立完善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人才的引进必不可少。企业的人才实践经验丰富,技能水平较高,可以弥补目前教师实践能力较差的问题,与目前的在校教师形成理论和实践互补。所以,中职院校应尽快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更多企业优秀人才到学校任教。3)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中,除了本校教师和引进的实践技能型教师发挥骨干作用外,到企业聘请兼职教师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学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聘请企业专业一线技术人员,组成校外实践兼职教师团队。由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尤其是核心的一体化课程的教学。

(二)加强校企合作,优化培养方案

中职院校汽修专业的培养中,要想达到企业和社会的预期,就必须和企业紧密结合,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对目前的培养方案进行优化改革。中职院校汽修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本区域内的相关企业,学校应与相关企业合作,选派骨干教师和企业委派的专家一起组成培养方案改革团队。积极研究本区域内的企业分布情况、人才需求状况等,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就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聆听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并加入职业道德等内容,合理制定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创新教学方法

汽修专业的大部分专业课都较为枯燥、复杂,而中职学生的理论基础较差,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学生难以理解,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中职院校的教学中,应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将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改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形象的动手实践为主要内容,教师辅助引导的教学方法。教师分发工作任务和材料后,进行必要的引导,然后由学生去实践操作,并在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头脑风暴法和案例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积极建设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校内实训活动,虽然接近企业的生产实际,但是和企业一线相比,其文化和硬件环境还有不小差距。为培养学生岗位能力,达到和企业无缝对接,中职院校大多安排有企业顶岗实习。为保障学生顶岗实习的需求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合作,签订正式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协议。并且,根据区域经济特点,积极发展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校外定岗实习基地。

(五)大力建设校内顶岗实习基地

目前的顶岗实习多采用校外顶岗实习的方式,但是在校外顶岗实习中面临学生管理困难等问题。学校应加强和企业合作的广度,在校内建立生产性“校内工厂”,将企业的设备和企业的生产环境搬到校内来。 “校内工厂”通过对外营业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快速适应企业的岗位,按照企业的发展过程成长。同时可以通过合理的收益分配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根据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中职院校汽修专业发展迅速,但是目前的人才培养中还面临着实践技能训练不足的问题。问题的产生,既有汽修专业发展过快带来的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也有培养方式本身的不足等。本文针对这几种原因提出了几种针对性的对策,笔者坚信未来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职院校的汽修专业一定可以源源不断的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进.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才智:2011(1):287.

[2] 查恒效.工学结合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28 (3):73-76.

[3] 郑俊乾.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教学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43-44.

[4] 李永珍,王澄英.谈谈技校学生的特点与教育[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3(2).

猜你喜欢
实践技能汽修专业中职
“三有”模式:服务汽修专业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
浅析新时期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基于大类招生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运用策略
行动导向教学如何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当前中职养殖专业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
中职汽修专业微资源建设的探究
提升职业技能大赛参赛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和技巧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