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巴金 赤子童心

2017-05-30 10:48王乐芬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7年7期

王乐芬

他是文坛的常青树,一生著作、译作达到1300多万字。读者问他写作的秘诀,他说:“把心交给读者。”

他纯真热情,心如赤子,90多岁的高龄,还经常给孩子们写信,为他们解忧答疑。

他就是文坛巨匠巴金,一生追逐光明的巴金。他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使他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坦率地说,阅读巴金,需要教师引领。巴金的文字,无鲁迅的峭拔奇崛,无沈从文的清丽文秀,无老舍的诙谐跳脱,也无丰子恺的灵动真趣。但它朴实、厚重、热烈,自成一道景观。正如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先生所说:“你偶尔舀起一勺水看,平淡无奇,但汇成一道水流,颇为壮观。巴金的文学创作是一个整体,在浑然中呈现动感的美。”

怎样阅读巴金这道景观,带学生学做一个通体光明的人、让生命一路开花的人?我以《小学生巴金读本》为媒介,精选、重组多篇文章,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开发《走近巴金》阅读分享会,从而使学生获得了立体、丰富、深刻的阅读体验。下面,和大家分享我们的阅读策略。

阅读年段、时间:

4~6年级。50~60分钟。

阅读活动目标:

1.精读四个故事:浏览、默读、圈找、整理、朗读,读懂四个故事中一脉相承的巴金核心精神。

2.练习五种策略:运用提取信息、猜测连结、整理关键词、浏览重读、小组讨论等阅读策略,深入语词和文本的内部,构建阅读意义,提升阅读力。

3.走近文坛巨匠巴金:感受巴金滚烫坦诚的心,感受他的仁爱、自由与热情,激励自己做一个生命开花的光明的人。

课前互动:名家猜猜猜,走进巴金世界

好游戏总是深受孩子欢迎的。阅读巴金,可以从“名家猜猜猜”游戏开始。

我用屏幕呈现“民族魂”鲁迅先生、仙风道骨的丰子恺、“文坛祖母”冰心、“世纪老人”巴金,让学生猜猜这些大师是谁。在游戏的热身中,远去的大师改变了严肃的面颜,和蔼可亲地悄悄向孩子们走来。

然后,带着学生回顾四年级学过的《鸟的天堂》经典片段,让他们聊聊巴金给自己的印象。孩子们纷纷谈到巴金的文字亲切、自然、朴实,感受到巴金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没错,从课文出发的阅读,他们对巴金就只能有这么多的了解。但类似于《鸟的天堂》这样的文章,只是巴金闲适、悠然的一面,我们连结教材,只为了打造桥梁,唤起孩子们的阅读记忆,然后渡向更立体、更丰富、更真实的巴金世界。

板块一:速读小诗,提取“巴金初印象”

巴金一生跌宕多彩,波澜壮阔。为了让孩子们有整体认知,我以诗行概括之:

他,1904年出生,2005年逝世,是历经百年沧桑的“世纪老人”。

他为建立理想的社会,终生奋斗,是青春不老的“五四之子”。

他著有千万字的作品,26卷文集,是中国文坛的参天大树。

为了纪念他的成就,一颗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

因为,他是“20世纪中国的良心”。

小诗的呈现需要技巧。比如每一节闪现两秒钟,然后隐去。四节呈现并消失后问孩子:你都记住了哪些关于巴金的重要信息,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吗?

这是一种练习快速提取信息的阅读策略。这种本领,在信息铺天盖地扑面而来的当代,是极其重要的。它能锻炼孩子根据所需高效甄别、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当然,肯定会有孩子对其中一些信息似懂非懂,比如“中国的良心”“五四之子”。没关系,告诉孩子:不要指望老师来告诉你前因后果,把疑问牢牢揣着,自己去探究阅读,总会读懂的。

板块二:群组“鸡故事”,梳理“巴金再印象”

巴金回忆童年生活的许多文章是清浅而有趣的。在阅读关于“鸡”的一组故事时,三张有趣的插图给我们的课堂增色不少:

(图1)

(图2)

(图3)

我用图促文,重组了《拾雞蛋》《要杀鸡了!》《“痴儿”救鸡》三个故事,带着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来解读童年巴金。请看课堂实录(节选):

(出示图1)

师:这就是小巴金。他在干什么?

生:躺在草垛上,很悠闲。

师:图画有时候比文字还会说话,仔细观察,还发现了哪些信息?比如他的出身?

生:他穿着长袍马褂,戴着瓜皮小帽,这是以前富贵人家的孩子的标准穿着。可见巴金是个富贵人家的少爷。

师:没错,小巴金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里,爷爷和爸爸都做过官,他是家里的四少爷。(板书:富贵少爷)小巴金呀,你这么悠然自得地望着这一群鸡,在想什么美事呢?

生:他可能想着又可以吃上美味的鸡肉啦,或者是想到鸡蛋那么鲜美,心里乐滋滋的。

师:是啊,这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餐桌上的一道佳肴。香喷喷的鸡可给我们餐桌增色不少呀!你都吃过哪些鸡做的菜?

生:清爽的白斩鸡,香喷喷的红烧鸡,嫩嫩的鸡翅,浓浓的鸡汤……

(出示配图文字,教师讲述:小巴金家的鸡多的是,每一只他都给起了名字:大花鸡、凤头鸡、麻花鸡、小凤头鸡、乌骨鸡、黑鸡、白鸡、小花鸡…… 哪只最肥,哪只有斑,哪只多一撮毛,他都如数家珍,了如指掌!养鸡千日,不正等着吃鸡一时吗?那巴金是不是真的这样想呢?先留点疑问在心中。)

(出示图2)

师:咦,谁来形容一下小巴金的表情?

生:大惊失色,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惊恐万状……

师:猜猜发生什么事了?(出示图3)阅读要不断地猜测,才会充满发现。

(生猜测。略。)

师:(出示配图文字)原来是要杀鸡了!(邀请学生分角色朗读文字)

“四少爷,我正在等你!”

“什么事情?”

我看见她着急的神情,知道有什么大事情发生了。

“太太又喊何师傅杀鸡了。”

她拉着我的手往里面走。

“哪一只鸡?快说。”我睁着一对小眼睛看她。

“就是那只大花鸡!”

大花鸡,那只最肥的,松绿色的羽毛上长着不少白色斑点。我最爱它!

我马上挣脱香儿的手,拼命往里面跑。

——节选自《要杀鸡了!》

师:小巴金,要去干吗?继

续猜!

(生猜测。略。)

师:请拿出抽屉中的故事《“痴儿”救鸡》,快速浏览。看看你猜中了多少。

(读后交流:猜中了吗?没猜中的是什么?)

師:连结我们自己的生活,养鸡做菜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啦!更何况富贵人家!可是,巴金宁愿当痴儿,也不肯杀一只鸡!这是为什么?

(生答。略。)

(出示文字,全班齐读:我从没有见过这样的死的挣扎!为什么做了鸡,就该被人杀死做菜吃?别人认为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却始终不懂。)

师:鸡的故事读完了,这个富贵少爷给你留下了哪些新的印象?

(生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现场上台板书,形成第一次人物概念图:

心地善良,热爱生命,天真可爱,勇敢抗争……)

师:(小结)我们在不断的猜测和连结自己生活感受的过程中,读懂了小巴金那颗善良、柔软的心。

这个板块,课堂气氛是非常热烈的。首先,爱鸡、养鸡、阻拦杀鸡这些情节,跌宕起伏,言语有趣。童心总是息息相通的。鸡是伙伴,是朋友,这是心地柔软的孩子们能完全认同的。其次,这个板块中,有读图猜测,有悬念迭起,有角色置换,也有智慧撞击,文字的阅读跟情境活动一张一弛、动静相济,很好地瓦解了巴金跟孩子相距百年的疏离感。巴金那颗金子般的心也逐渐展示在了孩子们的面前:心地善良,热爱生命,天真可爱,勇敢抗争——这是孩子们自己提炼概括的“巴金再印象”,也是孩子们通过阅读完成的对巴金的重发现、重构建。

板块三:走近“下人”,构建“巴金三印象”

第三板块,精读篇目是《和“下人”的友谊》(原文见《小学生巴金读本》),这是与第二板块一脉相承又直指巴金精神深处的再挺进。因为巴金为生命平等、为自由抗争乃至与旧家庭决裂,是其一生中最浓墨重彩的壮丽诗篇,读懂巴金,就必须深入触摸他这一颗憎恨黑暗社会的心。《和“下人”的友谊》,恰是巴金同情底层人民疾苦的淋漓写照。但是因为年代的久远、家国背景的变迁、语词表述方式的迥异,这样艰涩难懂的文章学生不爱读,这就更需要教师睿智的引领。有策略,学生见了再难的文章都不胆怯。

请看课堂实录(节选):

师:还想离巴金再近一些吗?那我们去看看小巴金的“下人”朋友们。下人就是——

生:佣人、仆人。

师:下人做些什么事?连结一下自己平时看的书、电视,谁来说说?

生:驾车,做饭,打扫卫生,修剪花草,总之,就是服侍主

子们。

师:没错。既然有“下人”,那就有“上人”。“上人”又是些什么人呢?

生:一些贵族、官员、王子公主、皇帝。就是那些有钱有权有势力的人。

师:在旧中国,“上人”就是那天上的云,“下人”就是那脚底的泥。上人们根本看不起地位低贱的下人,想打就打,想杀就杀,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可富贵少爷小巴金却跟下人产生了深厚的友谊!这又是为什么呢?静静默读《和“下人”的友谊》,思考:文中写到了哪些下人?哪些事又见出小巴金与他们的友谊?请整理摘录关键词句。

学生在充分自读交流后,整理清楚了这篇难懂文章的主要脉络,合作完成了一目了然的人物情节图:

然后,围绕这张情节图,学生深入交流两个话题:

1.一个富贵少爷,为什么会与下人产生如此深厚的友谊?重读故事,找出小巴金的心声,做做批注。

2.《和“下人”的友谊》,给你留下哪些新的巴金印象?小组讨论,上台板书,完善巴金的人物概念图。

就是这样,在不断的细读、重读、整理和讨论中,原本艰涩的文章也颇可读之了。巴金的形象就活生生地在文字中间矗立起来,立体而深刻。学生在黑板上留下了这样的词语:同情弱小、讲求平等、具有反抗精神、善良、富有正义感……

从爱护“鸡”这种弱小的动物,到关爱“下人”这社会底层的人群,从本能的善良催生出对社会制度的抨击,“巴金三印象”是“巴金再印象”的叠加和开掘。初印象、再印象、三印象,短短的几十分钟,孩子们感受到了巴金那颗滚烫的心,感受到了他的赤诚、火热和迎面而来的浩然正气。

这就是巴金!这就是值得我们铭记和钦佩的巴金!

板块四:阅读延伸,好一个光明的巴金

打铁还需趁热,当学生对巴金和阅读巴金的兴趣被牵引得热火起来的时候,我以巴金的一生为纵线,用画面加文字的方式让学生阅读屏幕上关于巴金赴法留学、深入朝鲜战场采风、跟孩子们在一起等鲜活镜头。巴金为实现新生活理想而投身广阔天地的义无反顾,巴金对祖国热忱的爱恋,巴金对孩子们深刻的同情和理解,都春风化雨般注入了学生的心田。

这样的巴金,不愧是中国“20世纪的良心”。这样的巴金,不愧是通体光明的“五四之子”。正如“2003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组委会授予巴金老人的颁奖词所述: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这样一个巴金,学生还能对他心怀疏离敬而远之吗?

这样去阅读巴金,还会感受不到他那条平静的文字河中澎湃着的光明伟力吗?

我相信,不会的。因为,走近巴金,我们有策略。

(作者单位:浙江临海市哲商小学)

责任编辑 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