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非泰语专业泰语教学相关问题的探究

2017-05-30 03:59邵雪莲
科技风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邵雪莲

摘 要:随着“泰语热”的兴起,社会掀起学泰语的狂潮。对于高职院校非泰语专业来说,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泰语实践技能,提升泰语教学的时效性,受到广大学生的关注。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非泰语专业泰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解决非泰语专业泰语教学的具体措施,为非泰语专业泰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泰语教学;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往来越加频繁,为了便于沟通交流都在积极学习一门或多门外语。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随着当前“泰语热”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学生自身的诉求,另一方面展示了高职院校积极推动的结果。在高校教育国际化中,对外合作办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才培养模式,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

一、非泰语专业泰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非泰语专业来说,在泰语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进一步影响了泰语教学的时效性。

(一)课程设计

对于非泰语专业来说,在第一、二学年主要精力集中在公共课、基础课等方面,几乎没有开设泰语相关的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泰语课程作为一门二外,主要在第三学年开设,受教学进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用于泰语教学的学时比较少,一般在100个学时,并且分为两个学期。在这种情况下,课时少、教学内容多成为主要问题,在没有泰语基础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实现快速入门。另外,在泰语教学过程中,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泰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完全由任课教师决定。

(二)师资配备、课程定位不到位

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泰语教学任务一般由中方或者外籍教师来完成,在课程性质、定位不明确的情况下,教学活动存在两种现象:一是将非泰语专业的泰语课当成专业课,这种现象在中国教师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对于泰语任课教师来说,都是泰语专业科班出身,在非泰语专业的泰语教学中,如果课程性质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把非泰语专业的泰语课当成泰语专业的基础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进度。二是将非泰语专业的泰语课当成口语课,这种现象在外教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由于泰语语法规则较为复杂,中外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学生难以接受外教的教学方式,迫使外教降低教学要求,进而将泰语课变成口语课。

(三)课堂教学

高职院校在针对非泰语专业开展泰语教学活动时,开设的课程类型较为单一,只有少数的高职院校开设了基础课、口语课,由于课程类型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激发学生学习泰语的积极性,进一步影响了泰语教学的时效性。

(四)学习环境

在国内学习泰语,其语言环境主要以课堂为主,如果学校有泰国的留学生,那么学生可以与留学生进行对话,提升口语能力。但是,学生受自身泰语表达能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流的层次。

(五)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

当前,“泰语热”一方面有学生自身的感情因素,另一方面也存在盲目跟风的社会风气。随着泰国娱乐不断进入我国,泰国流行文化受到许多大学生的追捧,并且出现想去泰国旅游等倾向,通常情况下,这种倾向缺乏持续性,在遭遇挫折后,一般都会放弃。

(六)学习策略

从语言所属的角度来说,汉语与泰语都隶属于汉藏语系,在语言构造上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学习泰语成为优势,并且这一优势在学习泰语入门之后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学习泰语的初级阶段,困难主要集中在記忆字母、语音规则等方面。对于泰语外教来说,如果对汉语理解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

二、解决非泰语专业泰语教学的具体措施

对于非泰语专业来说,在泰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完善泰语教学大纲,明确定位

对于非泰语专业来说,在泰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泰语进行明确定位,将教学重点集中在讲授泰语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培养自学泰语的能力。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泰语教学大纲,调整泰语教学内容。

(二)合理配置泰语教学师资

从教学安排的角度来说,许多高职院校针对非泰语专业,泰语课程教学只开设两个学期,并且课时较为有限(100课时)。以某高职院校为例(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学习两个学期的泰语后(108个课时),按照要求将赴泰国进行汉语教学实习,不仅教学任务重,而且要求比较高。基于此,建议高职院校在第一学期每周设置4个课时的泰语课,采用中国教师、外教共同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其中中国教师讲授泰语知识(控制在2个课时),外教讲授会话实践(控制在2个课时)。然后,第二学期每周安排2个课时,由中国教师或外教对泰语知识、技能等进行巩固和强化,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开设泰语角进行泰语实践训练。通过上述调整,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快速入门,为今后自学泰语奠定基础。

(三)完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组织开展泰语教学活动时,任课教师主要来自高校泰语专业的毕业生,并且都有一定的留学经验,甚至有些高职院校还聘请了一些外教。在泰语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师主要凭借自身的泰语水平进行教学,没有深入研究分析中国人学习泰语的方法,无形中增加了泰语教学的难度。所以,要进一步对比分析汉语和泰语,从中找出适合中国学生学习泰语的方法,帮助中国学生提升泰语实践技能。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针对非泰语专业开展泰语教学活动时,为了提高教学时效性,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分析汉语与泰语在形式、结构、语义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学习语言感到吃力,通常情况下是受母语干扰造成的。所以,在泰语教学过程中找出泰语与汉语的差异性,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泰语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 杨芳菲.本科泰语专业课堂教学中兴趣导向法的应用——以广西外国语学院综合泰语课程实习系列课程为例[J].广西教育,2016-07-20.

[2] 陈宇.非泰语专业学生的泰语习得方法探析——以云南大学为例[J].学园,2015-03-25.

[3] 李华星.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独立学院泰语口译课程教学新模式——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英语专业英泰双语特色班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2-20.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