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公安交通服务可行性分析

2017-05-30 04:22王鸽何一凡黄韩露
科技风 2017年5期
关键词:成本分析交通互联网

王鸽 何一凡 黄韩露

摘 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互联网更加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为了方便服务大众,政府民生部门引进互联网技术成了近来各大新闻关注的焦点。因此互联网与政府民生部门的合作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数据查找,以及大规模的数据分析,从小微型事故e处理APP解决小型事故的成本分析入手,将线上与线下比较,得出互联网+公安交通服务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整合资源能力更强的结论,再拓展到整个城市事故处理的成本,辩证分析互联网技术渗透进大众生活的优劣势,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从而得出互联网+与政府部门合作赢得经济效益,论证互联网+与民生服务相结合推动资源有效利用。

关键词:互联网+;政府民生;交通;成本分析

一、导论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制定 互联网+ 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1 ]在互联网+服务的大背景下,政府相关民生服务也面临改革。本文就传统微型交通事故处理为例,联系到目前初起步的网上APP解决微型交通事故服务,借用案例调查分析,通过数据整理以及实证分析,比对各自优势、劣势,提出互联网+下交通部门事故处理改革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相对应的可行建议,最后拓展到政府其他相关的民生服务。

二、传统小微型交通事故处理存在的弊端

(一)成本过高

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小微型交通事故采用传统方式处理,从耗油费、车辆维修、以及时间上来说都暴露出成本过高的问题。根据统计,北京市内一年轻微交通事故发生约5042起,将时间成本以北京市平均收入水平标准转化为金钱成本,折算后大约为125004.76元 ,加上耗油费和车辆维修费更是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二)效率低

传统事故处理方式程序繁杂,接警后需要配置两名警员,到达事故现场后由交警拍照取证并由事故当事人签字,通常会耗费相当部分的时间在等待交警到场和事故责任认定上,影响道路正常交通;占用警力,造成警力浪费。

(三)及时性差

传统轻微交通事故处理方式的不及时性已经众所周知,具体表现如下:1)事故处理的不及时会增加事故双方的时间成本,按北京市区内堵车的平均时间1小时为前提,那么一次交通事故的时间成本将因处理的不及时扩展为正常时间的4倍。2)对于整个城市交通来说,轻微交通事故处理的不及时性容易诱发道路拥挤甚至二次事故。

三、互联网+小微型交通事故处理的优势

以上文所言的事例拓展,在事故车主责任明确的前提下,通过轻微事故e处理APP,手机拍照就能立刻认定事故责任并报案理赔,一切只需事故双方通过手机APP上传照片,交警也不用出动,动动手指头的事情,花费的时间远远短于等交警和处理的时间,符合互联网+融入交通服务的高效率、低成本、快节奏和透明化的特点。

(一)效率高

轻微事故e处理APP处理事故的流程并不像线下服务那样复杂,由于事故本身并不是特别重大的事故,若需理赔也只是涉及事故双方的少量经济损失,一般的轻微事故都存在主事故方和次事故方,主事故方承担主要的事故责任,线下服务时双方都需要等待交警的“裁决”,而线上处理只需上传照片,双方车主并不存在不必要的争吵和消磨耐心的等待,因此事故处理流程的简单性使得线上服务更具高效性。

(二)适应性强

互联网+的办事风格已经与人民的生活更加融入,给人民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受到广泛的欢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对于轻微交通事故这类倾向于机械式的线下程序将会被逐渐淘汰,传统思维方式的改变将带来对服务的创新、改进,与其他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在互联网的催化剂下更好地一体化联系,从而大大减少时间成本。

(三)透明度高

小微型事故e处理APP将处理事故的所有步骤都展现在事故当事人面前,案件情况由双方当事人进行即时登入,然后APP即时处理、即时出结果,使得事故处理过程完全透明。由系统自动进行定责不存在人为心理因素,造成的双方矛盾相对更少。这样的处理方式也符合当今公务处理逐渐寻求更加透明化、公正化的要求。

四、典型案例調查分析

(一)案例描述

2008年6月12日15时40分,驾驶人杨某驾驶京A30500号中型普通客车在京沪高速公路上由南向北行驶,与同向行驶由郭某驾驶的京B17250号小车相刮擦,造成两车轻微受损的交通事故[ 2 ]。

(二)线下服务成本分析

在没有小微型事故e处理APP的前提下,此类微型事故的发生必然会引起包括事故双方的成本损失以及交通部门的警力出动。则在没有互联网+协助的条件下,引起包括燃油费、维修费等交通成本,公共服务成本以及包括时间成本在内的机会成本。

1.交通成本

1)燃油费。2008年6月国内油价为每升6.2元,一般来说,按车辆大小,20-30升100公里的油耗差标准工况下大概26升100公里。

由于在高速公路上发生小型碰撞,到达高速公路交警队大概100km。而为了避免高速公路交通堵塞,两辆相撞的车到达交警隊处理,则普通客车需花费26×6.2=161.2元燃油费,而小型轿车百公里大约耗油7-8升,若按8升计算,则小轿车花费8×6.2=49.6元燃油费。我国交通警察开的摩托车标准车型是广州五羊本田的125CC,一般125摩托车男装(有档位的)厂家标称耗油1.6~1.8L;实际耗油为1.8~2.0L。一般至少两辆摩托搭载2名交警,交警到达事故现场带回事故人员或车辆,则需来回。则耗油量为:2×6.2×2×2=49.6元。

2)维修费。两车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如下:京A30500号中型普通客车损失100元左右,京B17250号小车损失200元左右。两车损失合计不超过500元。

2.时间成本

考虑处理一场轻微交通事故的人力成本,也即交警出警的公共服务成本,主要针对发生双方争执无法自行确定责任的交通事故,对交警处理事故的时间进行成本评估。

京广桥属于东三环,交警出勤到达需要5分钟,往返10分钟。处理时间为10分钟,则交警的时间成本为20分鐘。

而对于事故双方来说,交警出勤的时间即为双方等待的时间,若线下处理,则事故双方也需到达交警所,因此事故双方的时间成本亦為20分钟。到达交警所之后所耗费的时间则不可估量。

因此发生类似的轻微交通事故所耗损的总成本大约为260.4+500

=760.4元以及以及3个人共60分钟的时间成本69.93元。

(三)事例事故线上线下成本对比

由表2可知线上服务方式和传统服务方式相比,成本明显要低,时间成本上线上只需1-5分钟,而采用传统服务方式则需要至少20分钟,在此案例中,线下服务的燃油费成本大概需要260.4元,若采用线上服务方式则该成本为0元。在成本上,线上服务方式具有明显优势。

五、线上服务存在的可能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线上服务存在的可能问题

1.网络安全问题

1)淫秽信息趁虚而入。从目前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看,我国还处在网络安全法律尚未正式普及的状态,软件市场中信息良莠不齐,随着该APP逐渐受到大众接受时,有些软件开发商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而在软件设计中添加淫秽信息,这无论对于普通大众的日常使用还是公安交通部门执法形象来说都是极为负面的影响。

2)虚假广告信息大肆其道。我国网络市场监管的不健全,导致APP市场上经常有软件捆绑跳动广告营销信息情况,而这些广告信息大多未被审核且种类繁多,普通民众在面对屏幕上频繁跳动的广告信息时没有能力查辨真伪,时有上当受骗的形象出现。

3)网络病毒病毒无孔不入。据百度手机卫士发布了《2014中国移动安全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Android平台新增病毒软件数量达到91.7万个,较2013年的88.1万个,同比增长4%。全国Android用户累计受感染量达到2.67亿人次,同比增长高达299%。在2014年新增病毒中,恶意吸费类软件占据绝大多数,比例高达67.9%,说明恶意扣费类软件仍然是Android平台上最具威胁性的病毒软件类型;其次是隐私窃取和流氓行为,分别占比17.6%、6.4%[ 3 ]。

2.支付一体化存在缺陷

网上支付自近几年来支付宝和互联网的兴起才渐渐流行起来,与银行卡和互联网的直接关联,以智能手机为载体,其方便性使得大多数人群受益。但网上支付不仅仅只存在优越性,其弊端若不及时处理解决,可能成为重大诈骗事故的源头。以交通部推行的轻微事故e处理APP为例。在认定事故责任方进行理赔的时候,支付一体化起到巨大的作用,其支付人群局限性、支付人网络安全意识薄弱以及不自觉性缺陷性也随之显现出来。

3.网上支付、使用的局限性

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也并不是100%,2013年中国城市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从2012年的33%上升至47%,仅一半中国城市居民拥有智能手机[ 4 ]。没有智能手机则无法使用网络支付,因此支付宝余额宝等支付软件使用率也存在缺陷。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网民规模达到2.44亿,使用率提升至41.4%。与2012年12月底相比,网民规模增长2373万,增长率为10.8%[ 5 ]。虽然网上支付网民规模在逐年增加,但不到19%的移动支付使用率远远不能满足包含13亿在内的中国民众解决日常问题。

事故发生存在随机性,网络支付不能普及到每个人,则交警局出警就不能撤销,线下服务的成本不能完全避免,互联网+的经济高效率性就越差。

(二)如何解决线上服务障碍和问题

关于互联网引入政府部门为民生服务,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技术支持以及民众安全意识培养和宣传等,若国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则这些劣势趋向于弱化,互联网+则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1.政府支持

首先,政府应建立法规规范。事故e处理作为即时便携的应用软件,为保证其合理应用,正常运行,需要构建一个安全良好的软件环境,对于可能影响软件正常运行的情况予以打击和整治。

其次,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事故e处理作为一款公共服务性质的手机软件,更加需要政府在监控和检查上加强力度,保证用户信息安全,使软件充分发挥其便捷性、服务性,提高服务水平。

最后,政府应加强宣传力度。一方面,加强 民众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增加公益广告的投放,提高民众识别虚假信息的能力,如加强网络安全法规的日常宣传和设立网络安全宣传周。另一方面,从学校教育普及抓起,从对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培养做起,从长远角度来说,学生的意识习惯养成,也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提醒家庭生活成员辨别网络世界真伪。同时,由于事故e处理的软件特性,现实社会中公民素质水平的差异,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速度不同,可能造成的部分人群无法使用,需要政府在推广软件前期考虑到不同人群的差异加强宣传,进行演示。

2.技术支持

从技术层面来讲,需要软件公司、高校及国家三方同时提供技术支持:软件公司是研发各类手机应用软件的主力军,因此在软件研发之初即在软件内部编入检测和隔离程序是防止APP遭受威胁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高校和研究中心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可以为软件研发与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和技术保证。

六、结语

本文以交通部推进互联网交通服务的轻微交通事故e处理app为立足点,讨论互联网+与公安交通服务可行性。发现互联网线上服务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上不仅提供便利,而且极大程度降低公众成本。本文在分析创新服务优势、劣势的前提下,分别从政府监管、宣传教育以及技术支持上提出意见,旨在希望互联网+的概念在民生服务中的得到最安全、最高效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互联网+”时代来了.网易财经,2015年3月6日.

[2] 交通事故现场取证案例(事故责任认定).本地宝,2009年5月31日.

[3] 2014移动安全报告:2.67亿安卓用户感染手机病毒.中国新闻网,2015年1月26日.

[4] 中国智能手机使用情况.酷果的博客,2013年8月3日.

[5] CNNIC第32次互联网报告:商务交易.网易科技报道,2013年7月17日.

本文为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结题报告,编号为:2016R41400。

猜你喜欢
成本分析交通互联网
繁忙的交通
小小交通劝导员
浅谈高中食堂的经营模式与成本分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浅论市政工程成本控制与降低成本的相关措施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