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勘探中煤岩层对比存在的问题

2017-05-30 05:32杨春楠
科技风 2017年5期
关键词:问题

杨春楠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煤炭资源开发力度也在相应的增加。而在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煤层对比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现阶段的地质构造及煤层的顺序研究有重要的影响。在地质对比工作中,综合运用对比方法,可以有效的满足勘探工作的需要,煤炭勘探中煤岩层对比存在的问题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煤炭勘探;煤岩层对比;问题

所谓的煤炭层对比是指依据相应的对比指标,对不同地点的两个或以上的煤组、煤层进行分析、研究和判断,以了解煤层的顺序及其变化,便于掌握煤炭的质量及变化情况。

一、煤层对比采用的方法

(一)标志层方法

该方法在煤田勘察的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其重点在于找出煤岩层中某些明显的特征,如岩性的结构与岩性的组成,而有别于其它的岩层与煤层,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又普遍存在。通过对这些特征的研究与观察,并结合标志层层位稳定,分布范围,特殊性等因素。该方法优势在于标志层明确之后,煤层的对比能够更加的精确,对比工作也能更加顺利的开展。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标志层的发现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此方面的也没有过多的研究。

(二)岩相旋回结构

该方法是勘察工作中的基础性方法,其主要依据在于结构中的规律变化及具备的煤岩系主要特征。该方法主要是借用于煤层地质特征存在在差异性,从而开展对比工作。该方法运用于测井中,通常还需要借助于物理方法,并且综合底层沉积规律及特点。该方法的关键就在于煤层的沉积规律进行分析,而优势在于准确性较高。

(三)测井曲线方法

在对比环节中结合到测井曲线方法,可以对煤层中的物理特征进行研究。在勘察环节,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结合沉积岩的周期性变化进行底层对比。在特定的区域中,测井曲线方法存在连续与等时性特征。在标识层与同一煤层内,煤岩层的特征,煤层的结构,形成的因素存在某些相似之处,测井曲线也因此具有了某些特殊性的标志,在对比工作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

由于在电性,煤系,曲线的形态,密度等方面存有较大的差异,在对比工作中也常常会利用到曲线的形态,位置,岩性,厚度,相邻煤层特征等方面的信息。测井方法的主要依据就在于曲线形态,异常峰值的方向等特征与层组、段、位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该方法的优势在于测井的资料较为丰富,通过相关的参数能够较为真实的反应出地层情况,可以为其它的对比方法提供相应的数据。

(四)煤层间距方法

该方法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地质结构要相对比较简单,煤层要相对稳定,层间距的變动范围在合理的区间内。在勘察环节该方法还未被全面的应用。而实际情况中,勘察地区的环境条件要远比理想的状态复杂,达不到方法运用的条件。如果采用该方法,对比结果的精度会受较大影响,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是作为稳定区域内一种辅助方法。

二、煤岩对比存在的问题

煤岩层对比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以具有某些特征的岩层,煤层或者是岩性组合,地质结构或者是一定时期的动植物化石作为参考,对煤层的各项指标情况进行相应的研究。在勘探的不同阶段,由于采用的技术及工作程度存在差异,对同一地区的煤层分界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对其内容进行描述的时候会出现不规范的情况,如煤岩层的构造,成分及构成,这些情况的存在都会对煤岩层对比工作正常开展造成一定影响。而在目前对比工作开展过程中,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型,由技术人员分析得到最后的结果。从结果方面而言,有定性的一面,也有定量分析的一面,结果会受到工作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知识结构,工作状态,工作经验都会引起结果偏差,最终导致了钻探结果存在误差。

如果要对煤岩层进行充分的评估,可以将煤岩层进行分类。

一是全区可采煤层,指的是在勘察范围内,相关指标如煤层的灰分,厚度,硫分,发热量基本或者是全部符合,可以被开采的资源。

二是局部可开采煤层,在勘察及评价的范围内,有三分之一比较集中的面积,相关指标都达到了要求,可以进行开采利用。

三是小部分可开采的煤层,符合指标的面积很小,分布较为分散,不便或者是不能被开采。

在勘察评价的范围内,勘察的面积与可采程度直接相关。而煤层是否可采与其是否可作为勘察的对象,资源量是否可估相互联系的同时,性质又完全不一样。通常情况下,主要的勘察对象是全区可采与大部分可采煤层,进一步考虑在资源较差的情况下,局部可采也可以作为主要的勘察对象,甚至是某些不可采层的某些区域也可以作为勘查的對象。将煤层划分为不同类型主要是为了比较与评价工作的需要,而对资源量进行估算并将其作为主要对象,则要考虑到该区域煤层的经济意义,从而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及对资源、环境的破坏。

三、提升对比可靠性

为了提升对比结果的可靠性,对比工作需要将多种方法组合,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并且相互之间进行验证,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与此同时也要结合到矿区生产及开发水平,在此基础上开展勘察工作。比如勘察工作进行过程中参数指标如果只考虑到了扩大区,并且将其等同于开拓水平,其性质就等同于勘察工作中一级水平。

在定性分析方法中受到分析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为了保证结果的科学合理,可以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常采用的方式是多元统计。在综合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统计分析模型,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将定性转化为定量分析,减少多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

四、结语

综上而言,在勘察环节煤岩层的可靠性影响因素包括了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因此在作对比分析的时候,需要全面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对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将不同方法进行组合,达到其优点最大化利用的目标。将不同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检验,提升对比结果的可靠度。在对比工作开展过程中,也要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同步提升,并引进先进的设备,从主观方面提升结果的准确性,为后期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峻.关于煤田勘探中煤岩层对比存在的问题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04):16+31.

[2] 赵强,张忠良.定边县勘查区侏罗纪煤田煤层对比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14,(S1):266-269.

猜你喜欢
问题
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分析及选址建议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