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金融普惠的发展

2017-05-30 10:48俞安君
中国商论 2017年36期
关键词:做法普惠建议

俞安君

摘 要:象山农信联社作为一家深耕本土的地方独立法人机构,始终秉持支农支小业务定位不动摇,多年来,依托政府、部门、村委的良好合作平台,通过渠道、产品、服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以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老年人、学生、新象山人等群体为普惠重点服务对象,有力地助推了象山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美丽,普惠金融用信率、持卡率、优惠率等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已走在全市前列。

关键词:普惠 做法 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2(c)-019-02

1 金融普惠发展现状

2013年,该社借助政府良好合作平台,全面推动农信普惠金融工程3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以“创业普惠、便捷普惠、阳光普惠”为核心目标,通过金融体系创新,在致力传统金融服务的基础上,为不能覆盖的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三农与社区提供基础性的金融服务。目前已为全县58万户城乡居民和外来人员开立了存款结算账户,建立了18万户农户资信档案,建档率100%,5.8万户家庭和1100余家企业提供了信贷支持,代理20余种政府类惠农资金和补贴发放工作,其中代理发放社保卡30.53万张,占应做卡户数的98.32%。各类业务客户群达60余万户,其中个人象山本地客户达47万户,占象山辖区人口数的87%;个人授信信贷客户数为7.09万户,贷款覆盖率达38.86%,比年初提升4.1个百分点,其中个人用信客户达5.8万户,占比31.79%,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2016年,通过政府转发,推出象山农信普惠金融提升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到2020年末,计划投入1亿元用于普惠基础设施建设及减费让利,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100%金融服务全覆盖,计划发放低收入农户贷款1亿元,新增信用贷款10亿元,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40亿元。

2 金融普惠主要做法

(1)以诚信为核心,注重打造信用体系。2009年,按照“政府推动、央行引导、三级联动、联社主办”模式总体要求,全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一是政府推动。2009年初,县委县政府制定《关于深化金融服务促进三农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金融支农工作领导小組,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分工和职责。二是央行引导。人行根据“一个突破、两个目标、三个抓手”的金融支农整体工作思路,加强对辖区涉农金融机构的政策引导和考核监督,抓好金融支农工作的落实,制定金融支农专项指导意见。三是联社主办。联社为该项工程的实施主体,积极承担建立全县农民电子信用档案、构建农村信用体系的责任。为规范采信、评信、授信等活动,该社研究制定了评定工作实施方案,开发了象山县农户信用档案软件管理系统,规范工作流程,统一工作标准,并肩负着对象山农村地区金融普惠、金融知识普及、渠道建设等任务。

(2)以创新为载体,注重丰富产品序列。该社始终坚持“比别人早走一步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经营思路,通过不断推出产品创新,极力丰富产品服务序列,持续推动金融支农“增量扩面”。早在2009年,就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率先推出了“六大创新”支农举措,在传统富农十八宝贷款的基础上,推出了“海域使用权抵押、渔船抵押、大型农机具抵押”等,不断覆盖各类服务群体。截至9月底,各类创新品种贷款余额达32.27亿元,支持户数4.6万户,许多产品创新和服务走在了全国、省市前列。

(3)以高效为动能,注重提升服务质量。为进一步提高办贷效率,本着做小做散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承诺10万元(含)以下自然人贷款、20万元(含)以下个体工商户贷款、30万元(含)以下小微企业贷款,300万元(含)以下纯农业贷款、500万元(含)以下生产合作社贷款、养老贷无指标控制,全面满足“三农”和小微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其中个人信贷客户30万元以下客户占比达96.7%,企业客户中500万元以下客户占比94.73%。积极应用丰收小额贷款卡(创业卡)、手机银行等产品功能,实现循环周转、手机直接放款。2009年,全市首发丰收小额贷款卡,充分发挥小额贷款卡、福农卡、蓝领通三张卡作用,对客户进行分层服务,发卡量位居全市农信系统首位;个人手机银行有效客户数达到4.06万户,比年初新增1.3万户。2017年,在定塘镇试点开展“政府+村”集团管理,整体打包授信模式,由最了解各村家底的乡镇(街道)政府对辖内条件符合、整体信用度高、风险可控、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低收入集体经济村进行精准推荐、精准帮扶,信用社对政府推荐的“典型村”给予贷款批量放贷、利率倾斜,通过金融输血,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逐步化解村级债务,进一步帮助盘活低收入村集体经济实现良性发展。这种新型的金融帮扶模式一经推出,受到其他乡镇的积极关注,纷纷要求在各乡镇进行村集团授信推广。

3 金融普惠建议

(1)夯实普惠金融基础。持续推进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网点、人员、机具的覆盖率,将助农机具的布放及使用率覆盖全县所有自然村,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做实、做深农户资信档案,利用普惠通手机版功能,逐村逐户维户好资信,发挥资信档案作用,实现精准营销。实施多维度的网格管理,按社区、村或小区、市场或行业、单位等根据金融服务需求多维度划分服务网格,构建网格管理的考核体系,对网格成员进行定格、定员、定岗、定责,实现营销任务与人员、岗位挂钩,与业绩薪酬挂钩,有效调动网格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网格管理与客户需求无缝对接。全面推进信用工程建设,推行“整村授信、整村用信”,实行网格化服务、蜂窝式管理。

(2)扩展普惠金融广度。持续拓宽普惠金融广度,拓展客户基数,实现个人及团体类客户服务覆盖面的稳定增长。加强与政府及县内各涉农单位的联系,利用他们的关系,从纵向拓展客户群,利用好涉农各局业务资源,做好各局级机关的账户开户及招投标,单位集团授信及相关业务关联营销。制定业务发展战略,明确零售业务为主的业务发展目标和经营策略,借鉴互联网的做法,走大众化、普及化和电子化道路,从成本、品牌、产品、营销、渠道、服务等方面进行差异化战略设计,以更便捷低价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广大零售客户在小额投资、小额融资和支付市场方面的巨大需求。

(3)挖掘普惠金融深度。加强与教育局及辖属学校的联系,利用智慧校园打造,提升联社丰收卡在学生中的应用,占领年轻客户群,提高社保卡场景应用,提升客户体验度。与各大商会合作,发挥丰收购、丰收家、E支付、智能付及一码通工具平台,打造商业金融应用圈。与旅游集团等公司合作,添加智慧停车场以适应象山旅游经济的发展。做深做特网点区域特色,积极推进“社区+”试点,无缝对接海洋渔业产业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全域旅游产业链金融服务、工业产业化金融服务、城镇化商业金融服务。

(4)提升普惠金融质量。积极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质量,每年至少推出主打普惠创新产品1个,努力提升金融服务便捷性和客户服务满意度。发挥现有信贷创新产品功能,加强与财政、民政、工商、水利、国税等部门合作,利用相关单位资源,为我所用,提高产品应用度,并在合作中寻找新的商机。

(5)强化普惠金融效能。发挥集团授信等各种创新产品的作用,利用资信档案,简化办贷流程,做好市场对接,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与服务,促进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提升产品和服务联动性。特别要加强对村集团经济的融资支持,将集团授信模式复制至全县所有镇乡(街道),即对各村集体经济融资授信实行以镇乡(街道)集团管理方式,整体打包授信管理,在支持村级实体经济同时,适当给予利率上的倾斜。

(6)推动普惠金融智能。实施“互联网+”,大力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加大移动银行、移动支付、移动社交、电子商务、微社区等的应用,着力打破服务空间与时间限制,不断提高农村地区普惠金融的智能化和可得性。采用“1+N”整体营销模式,积极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丰收E支付、手机二维码等新型电子产品和工具的应用,切实推动小微金融多元化,顺应农业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特点。加快网上放贷、还贷的推广运用,扩大消费信贷的服务领域,提高批量获客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静.新形势下普惠金融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4(09).

[2] 杜晓山.普惠金融,根在农村[J].农村工作通讯,2014(04).

猜你喜欢
做法普惠建议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盐城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建议答复应该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