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金融危机应对办法的几点思考

2017-05-30 10:48杨雨
中国商论 2017年36期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资本主义

杨雨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金融危机就成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产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金融危机的发生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它不仅会对相关产业和世界实体经济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世界经济的衰败。本文将以2008年经典金融危机为例,并从一名高中生的视角出发,从出现金融危机的原因入手,寻找解决金融危机的措施,从而更好地完善我国金融危机的应对管理办法,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 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F83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2(c)-031-02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我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浪潮之中。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因此,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必然会波及整个世界的经济,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置身事外而单独发展。要正确看待金融危机,深度剖析其发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减少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在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沉着冷静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损失,促进本国以及世界经济繁荣发展。

1 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环境下,金融危机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必要产物。金融危机的普遍出现,不仅对国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巨大的威胁,并且从世界大格局的角度来考虑,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降低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为了更好地对金融危机进行有效合理的防范和应对,我们要积极从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入手,在对其原因充分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对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措施进行探究,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具体来讲,金融危机的原因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组成,下面进行简要分析。

1.1 资金流动过快,有效利用部分减少

通常来讲,一提到金融危机,人们便会想到2008年那场风靡全球的经济危机。而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几次经济危机,但历史背景不同,也就意味着在分析原因的时候会有所不同。我们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简要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成立了许多经济组织和经济共同体,比如欧盟、世界经济贸易组织等,在这种大环境下,一些资本家在“尝到了投资的甜头”之后,由于对于金钱有着急功近利的心理,因此,在具体的投资与经营过程中,对项目的考核环节过于简单与草率,导致资金的流动过快,资金利用率低下,企业将大把的资金用于大量项目的投资,处于流动的资金在运转过程中,有效利用的部分大大减少,从而加大金融危机发生的几率。

1.2 缺乏规范的金融制度

在不同的领域,都有不同的规范制度,这样才能保证社会有序运转。就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制度,美国采用资本主义制度,而我国采用社会主义制度。对于金融领域,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制度。金融危机是商家生产出来商品卖不出去,积压在库房,而库房、人力等一系列都要算在每一天的成本中去。商品卖不出去也就意味着工厂等需要的员工减少,大量的经济性裁员导致老百姓根本无法正常生活。老百姓没有钱去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生活水准直线下降,也就刺激不了消费,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比较规范合理的金融体系去管理整个金融秩序。

1.3 缺乏规范有效的监管体系

在金融领域,监管不力是非常致命的。监管制度就像一部法律一样,只有存在这个科学合理规范的监管体系,才能够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从管理思想的角度来看,由于在金融行业并没有建立统一规范的监管体系,加之一些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导致行业标准不统一,导致监督不到位的现象频繁发生。

2 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研究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监管体系不健全,信用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很容易诱发经济危机等问题,对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要在探索中对监管体系进行有效改进与完善,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改善目前的发展状况,提高我国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水平。

2.1 严格规范银行借贷制度,有效利用资金

金融危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资金的盲目利用。许多投资者认为借贷门槛低,风险小,就肆无忌惮地进行贷款,并且没有将资金进行有效利用。市场不断变化,社会大背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在考虑成本的基础上进行投资生产。因此,要严格规范银行信贷制度,比如,提高贷款的准入门槛,让投资者对于还款有一定的忌惮,减少银行的呆帐、坏账,保证银行内部的正常运转,使每一笔资金都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不至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浪潮中翻船。

2.2 建立健全完备规范的金融制度

制度建设对于金融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经济学来讲,我们从最早的交易习惯到后来的合同合约约束,再到后来的法律约束,每一步的发展都意味着金融领域的进一步繁荣。但是,在金融领域,许多制度并不规范。简单来讲,制度是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正式制度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式的有关法律,比如宪法。非正式制度就是一些经过反复实践被人们一致认可的制度,不仅包括一些日常的实践部分,还包括一些交易理念,礼仪等。因此,建立并且完善完备的规范体系对于应对金融危机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3 建立健全规范的监管体系

规范的金融监管体系是保证金融秩序正常运转的又一必不可少的制度。监管力度小是目前金融领域的一个很大的问题,这里的监管不仅仅指的是业内人士内部的监管,还包括政府方面对于金融领域监管的执行。拿美国来讲,在20世纪,美国有很长的一段时期是自由放任的监管。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投资者不断增多,产业也变得五花八门,但实际上真正的资金利用率却很低,导致人们变得贪得无厌、不理智。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讲,建立健全完善有效的监管体系就变得非常有必要,对金融领域加强监管,不仅可以充分保证日常的有效供给,保障人民生活稳定,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金融危机的发生进行有效防范,在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可以充分在制度上对其进行把握和控制,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提高其承受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2.4 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健全金融管理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经济的平稳运行来讲,不仅需要市场的自由调节,更重要的是,还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只有这样,在二者互相配合的情况下,才能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讲,政府针对此种情况要如何进行宏观的把握呢?众所周知,目前我国抵押担保、抵押保险等相关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一刀切”和“大跃进”式的增加住房贷款的投放给银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因此,以这个角度为切入点,从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角度来讲,政府应加大经济适用房的供给,改变经济适用房“只售不租”为“租售并举”的现状,并积极给予政策引导房地产企业,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的供给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3 结语

金融危机不仅会对本国的经济产生影响,对于世界经济也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害,虽然经济危机是资本市场不可避免的產物。但是,我们也应该及时总结经验,从每一个细节入手,从投资、消费等各个领域入手,建立健全金融制度和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 卢东辉.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之我见[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1(15).

[2] 戎建仁.应对金融危机之我见[N].朔州日报,2009-01-09.

[3] 周友苏,廖笑非.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与完善[J].清华法学,2009,3(02).

猜你喜欢
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存发展分析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探究新时期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