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探讨

2017-05-30 09:08李秀芬
中国商论 2017年36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现状财务管理

李秀芬

摘 要:事业单位是国家通过国有资产创建的,目的是为了广大的社会人民群众,做公益性服务的,是国家的机关单位,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的一个组织机构。从定义上来看,就决定着事业单位与一般企业的性质不同,事业单位具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公益性,代表了国家的某些职能。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加上事业单位的特殊性,长此以往,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突显出了许多的不足之处。本文通过事业单位日常的财务工作入手,深入的研究财务管理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完善财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来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2(c)-092-02

事业单位具有社会公益的性质,直接影响公民的利益,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一直是我国财政以及相关部门,比较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发展迅速的国民经济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的不足逐渐地暴露出来,与当下的经济发展理念有所差异,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经济利益和日常生活中的工作效率,下面我们根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及解决的策略办法。

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一般企业不同,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不是核算利润的收入,而是核算事業单位日常的事业经费和每个项目的前期预算,在预算、分配、调剂和使用当中,要全面严格地进行管理和监督。综上所述其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是:编制单位内部的各个项目的前期预算,把各个项目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如何的反映出来;要合理合法的增加收入,尽量降低成本和开支;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不断地提升单位内部经济的监督和控制。

2 我国事业单位目前的现状

2.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低下

在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中,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财务工作都是由上级领导分配,长久以来这个观念逐渐的根深蒂固。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认为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只要上级下达命令和管理就好,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的职位设定非常的简单,一般只是设立了会计岗位,对于财务管理完全地疏忽了。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是关系到整个事业单位的运营,由于领导层对于财务管理不够重视,并且日常的行政影响了财务管理的独立性,给员工造成了财务管理是他人的工作的这个误区,对于财务工作也不够重视和关心。另外,现在的事业单位没有创新意识,还是沿用陈旧的观念,不能利用先进的科学网络技术等手段进行管理,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2.2 重视会计核算,对于预算管理和审计监督不够重视

目前,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普遍存在了一个事业单位都容易出现的问题,这是要事业单位引起重视的。首先,就是对于项目的预算管理编制的问题。在项目启动之前,没有对项目做好前期的了解,做好科学的预算计划,后期的预算执行不能按照编制合理进行,执行力极为低下,浪费挪用的现象频频增加。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进度,不能维持正常的运转,同时还要计算投资额,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其次,审计监督的力度不够,审计部门不能够独立,把相当大的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国家的拨款上,对于国家的拨款的细化上有所疏忽,对于项目的各个部分用款说明不够明确,审计监督不到位,浪费和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

2.3 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的素质低下

近些年,我国的事业单位的人员也在不断的变化,事业单位在对于财务人员的选拔上也不够严格。首先,大多数都没有进行考试,因此,财务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很难提高。其次,有很多人都不是会计科班出身,有的是在其他岗位转过来的,在会计的专业知识上有的是一窍不通,对于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是参差不齐,然而事业单位近几年的会计核算量又非常长,长此以往,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的管理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和简单的核算上。最后,财务管理的工作逐渐与市场经济的变化脱轨,财务管理手段落后,对于新的财务知识缺乏培训和再教育,财务管理不能够适应形势的需求,距离相差越来越远。

2.4 事业单位缺乏有效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开始处在复苏的过程中,加入WTO后更是与世界经济逐渐接轨,会计制度和准则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会计制度和秩序的维护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不难看出,国家的相关部门对于大多数的事业单位在会计制度的设定上还是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对于不同行业的事业单位都会有更细致的规定。因此,事业单位除了要适应普遍性,还要根据不同的事业单位管辖的不同和工作内容,建立具体细致和适合某个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能够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可谓是少之又少,因此,一旦出现了财务的特殊问题,事业单位就很难快速的解决,影响了财务工作的严肃性。

3 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策略

3.1 提高事业单位全体对于财务管理的态度和重视

首先事业单位的全体员工要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并不是某个人的工作,或者是某个领导的工作,也只就是简单的核算工作,财务管理工作是大家的工作,需要全体人员和部门的配合协作完成,关系到事业单位的系统工作,如何能够让财务管理工作顺利的开展,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第一,要提高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从单位的领导层开始,对于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要加强重视,赋予其相对的独立性,定期的开展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财务管理的认识性。其次,领导提高认识会带动下级的工作人员,把财务管理工作提上会议日程,只有所有的工作人员共同配合,财务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益,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3.2 做好预算报表的编制、执行和考核的管理工作

预算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根据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科学的编制预算的财务报表,并且能够从项目的开始到完成严格按照预算的编制执行,使用零基预算、绩效预算编制的方法,尽量细化预算的编制,有效的监督与评价,能够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度,在每个项目中都要进行监督,保证预算的真实性,并且能够合理地利用财政的款项,建立健全的科学评价体系,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要作出正确的评价,预算管理是根本,监督和考核是保障,两者要共同配合,才能使财务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事业单位的资金才能被有力的执行。

3.3 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的素质

对于事业单位不是科班出身的财务人员,首先要督促他们考取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对于参差不齐的会计人员要定期的请专业的资深的会计老师对其进行培训,并且传授最新的会计知识和会计准则,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在财务业务的处理上,要多跟经验丰富的老财会人员学习,了解每个项目的核算方式,财务人员自身也要多多学习,多了解国家的会计法律法规,要勇于创新,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和作用,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岗位的工作,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素质。

3.4 事业单位应该建立自身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由于每个事业单位所分管的工作内容不同,在财务管理制度的设置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每个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建立适合自身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指导,事业单位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财务工作的稳定性,制度的建立应该根据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一定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又要适应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和内容,但是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经济在前进发展,会计理念也要不斷地创新,财务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方法和手段,不断地摸索和探究,制定出适合事业单位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

4 结语

事业单位在我国的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和作用,是国家的隶属机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这样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发展的核心内容和重点,与我国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紧密相连。目前,虽然我国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缺陷,但是,随着事业单位领导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加深以及不断的完善管理,财务管理工作一定会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莉.对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4(29).

[2] 门红伟.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2(03).

[3] 本刊编辑部.切实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J].中国农业会计, 2012(03).

[4] 夏同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2(08).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现状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