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2017-05-30 09:08英永刚
中国商论 2017年36期
关键词:持续发展风险控制全面预算管理

英永刚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所需要面临的各种风险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本文主要就企业风险控制以及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得出企业要想得到持续的发展,也就必须重视自身的风险控制工作,并需要借助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模式来使得自身的风险控制力度得到进一步地提升,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

关键词:持续发展 全面预算管理 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2(c)-106-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以及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在日常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面临越来越多的经济风险。为了获得持续的发展,能够促进该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从而为其持续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需要企业能够进行全面预算工作的全面推广,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风险控制力度。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由于投资失败,可能一夜之间就会破产。为了减少决策失误,提高经济效益,大部分企业纷纷注重财务管理,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财务风险控制。通过预算管理来降低成本,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进一步降低金融风险。但是许多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内部预算管理的推行,影响了实施效果,加大了经济风险。

本文主要就企业风险控制以及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可行性、模式构建、机理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究与分析。

1 企业风险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可行性

1.1 企业风险控制可行性分析

企业进行风险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但是企业目标的实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可行性。在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之中具体包含有市场风险、战略风险、运营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在结合了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人、物以及环境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考虑,并需要在结合了事故发生频率以及后果严重程度的基础上,来进行风险等级的划分,以及进行风险预警措施的合理设置,这样才能够使得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得到提升,并使得企业得以持续发展。

1.2 全面预算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企业所需要面临的竞争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为了获得持续的发展,也就要求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并在结合了自身发展战略、经营状况的基础上,来运用系统的方法进行经济发展计划的合理制定。通过全面预算模式的实施,能够在结合了市场变化的基础上来进行经济发展计划的合理调整,并能够严格按照相应的预算目标来进行发展。在这一管理体系下企业的内部资金运行合理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并可以使得经济风险得到有效地减少,从而使得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可以说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应用,还能够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一定程度地提升,并促进企业得到持续地发展。

2 企业风险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模式构建

2.1 预算管理模式构建

(1)全面性控制。在該过程中要求企业能够对各个部门以及单位的预算编制责任进行明确,并需要将所有的业务活动都纳入到预算管理之中。在此基础上还要求企业将自身的经营、投资以及财务等多项经济活动都纳入到预算编制范围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以经营预算、投资预算、筹资预算以及财务预算等组成的综合预算体系。

(2)编制依据以及基础控制。要求企业进行战略规划的明确指定,然后进行年度经营目标以及计划的制定,来将其作为预算目标的首要依据,从而确保全面预算工作的顺利进展,以提升企业的风险控制水平。此外企业还需要积极进行外部环境的调研以及预测工作,调研主要内容需要包含客户需求、行业发展以及宏观经济政策,这样才能够保障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能够与市场以及社会环境紧密联合。最后还需要就企业上一阶段中的预算执行计划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现有预算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确保预算编制工作能够充分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客观需求。

(3)进行程序控制措施的编制。企业还需要通过上下结合以及分级编制等程序,来进行年度全面预算工作的合理编制。首先在具体编制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指标分解体系的建立,其次与各预算责任中心进行充分沟通来进行初步预算目标的下达,最后各预算责任中心还需要结合自身经营特点以及预测执行条件,来对该责任中心所提出的预算草案进行认真的测算,并对预算管理工作机构进行汇总上报。在完成预算草案的测算工作之外,还需要进行该草案的充分协调、沟通以及审查,以确保整个预算操作的合理性。另外还要求预算管理委员能够就企业发展全局角度来对草案进行不断地调整以及修改,并将修改之后的预算草案提交给董事会,在董事会通过该预算草案之后严格按照其预算需求进行企业的管理以及控制。

(4)编制方法控制。企业还需要在结合经济活动规律以及企业自身经济业务特点、基础数据管理水平和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来通过固定预算、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等多种模式来进行预算的标志工作。

(5)预算目标以及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及控制。一是企业需要按照“财务指标为主体、非财务指标补充”的原则来进行预算指标体系的构建;二是需要在企业的预算指标体系中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的战略规划以及经营目标;三是将企业的产供销投以及融资等多个活动环节以及活动内容都纳入到预算指标体系之中;四是进行预算指标体系以及绩效评价指标的协调与统一;五是根据各个责任中心工作性质以及权责范围的差异性,来进行预算指标体系的合理设计。

2.2 风险控制模式构建

(1)风险的识别:风险识别主要是对风险存在的原因进行识别分析,并对一些可能发生的后果进行评估。可以说进行风险的适时以及准确识别也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为了取得良好的风险识别效果,要求企业的董事会能够进行预算以及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设立,并进行预算管理以及风险管理职能的担当。该委员会需要在董事会授权下来对预算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的重大事宜进行决定,并对发现的问题对董事会进行定期的报告。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需要结合该单位实际情况,来就企业战略以及经营目标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准确有效地识别,并进行风险范围以及结果的合理预测,然后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的针对性选择。

(2)风险评估:企业结合社会控制目标以及自身发展特点,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工作。要求公司预算以及风险管理委员会能够将控制的主要风险因素作为预算管理的考核目标来分解到各个业务执行部门之中,然后根据具体的预算执行情况来进行动态监控。预算风险管理部门借助于预算指南来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汇总与分析,然后就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发生后带来的损失大小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多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模式,来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对一些重点以及优先控制的风险进行确定。此外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还需要对全面预算进行定期的审计工作,并对全面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纠正,只有及时发现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重大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才能够取得良好的风险管理效果。

(3)风险控制:在对企业风险进行识别以及评估之后,才需要采取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以及风险承受等风险控制措施来进行应对,借此来取得良好的风险控制效果。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来能够对企业经营风险起到良好的防范以及控制措施,但是无论多全面的风险防范措施都无法进行经营风险的全面规避,这也就要求企业进行重大风险预警机制以及突发事件控制机制的构建,然后对风险预警标准进行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突发事件在发生之后得到迅速妥善的处理,并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3 企业风险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机理

3.1 对企业的经营风险目标以及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明确

在企业预算编制工作的制定过程中还需要经历“战略规划—经营目标—预算”这一过程,否则就会导致其所制定的预算缺乏有可操作性,因此企业就需要根据经营目标来进行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还需要对预算期内市场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进行多方位的考虑,并对企业所需要承担风险的范围、目的以及风险控制措施来进行明确,这样能够进行企业经营风险的及时预测以及防范,并起到良好的风险控制效果。

在预算编制工作之中还需要保障编制工作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并需要尽量避免出现预算指标过高以及过低等问题。经营指标作为经营者任免的重要依据,因此部分经营者为了获得经营资格,往往会存在有编报预算很高的情况,借此来取得预算审批部门的高度信任。因此在全面的预算编制过程之中,还需要就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详细的数据化处理,并需要对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风险进行充分的考虑。因此企业还需要给予一些主要的风险因素进行详细的定量分析,对于难以进行定量分析的风险因素也需要给予其定性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应对措施以及控制措施的合理选择。

3.2 使得预算执行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完成了全面预算编制工作之后,还需要将其分解下发到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以及岗位上面。一般多是以合同的形式来进行下发,并由总部跟各个部门经理来进行预算合同的签订。部门经理再按照合同的形式来进行层层下发,这样也就使得预算目标的明确性得到进一步地提升,并且能够为风险监控措施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企业的经营风险多是因为经营业务所导致的,而多数企业也都将风险控制关键点设置在业务流程的多个处理环节之中,并将其作为内控制度的一部分来进行管理,这样也就能够实现对同一个风险点的多方面控制,并能够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全方面控制。

4 结语

预算控制以及风险控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控制效果往往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之中,能够借助于多元化的预算控制措施以及风险控制措施,来取得良好的经营风险预防效果,并对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只有这样才能夠使得该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得到提升,并为该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文英.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J].财经界,2013(11).

[2] 胡燕鸽.燃气企业风险控制和全面预算管理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19).

[3] 庄洪艳.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探析[J].商情, 2013(28).

[4] 邵互云.内部风险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综合运用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4(4).

猜你喜欢
持续发展风险控制全面预算管理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及改进措施分析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试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会计实施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