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目标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2017-05-30 09:08郭春亮
中国商论 2017年36期
关键词:应用措施成本管理制造业

郭春亮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同时我国制造行业也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在制造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源是有限的,在制造业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如果还沿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就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很多制造业企业已经应用了目标成本法来控制成本,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因此加强目标成本法在制造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从目标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差异和优势出发,分析了制造业成本管理采用目标成本法的重要性,并对目标成本法在制造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出目标成本法的重要作用,控制好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目标成本法 制造业 成本管理 应用措施 波士顿矩阵 产品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2(c)-112-02

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对于制造业来说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对成本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就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力。因此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制造业企业采用了目标成本法来控制成本,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因此制造业企业要将目标成本法灵活地应用到成本管理中去。

1 目标成本法与传统成本的差异和优势

1.1 目标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差异

目标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主要差异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形成成本的依据不同。在目标成本法下形成成本的重要依据是对市场的预测,成本所需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和市场上产品受欢迎的程度;传统成本管理下形成成本的重要依据是由产品前期成本管理、成本限额、生产经营情况等因素综合形成的。其次,对技术的态度不同。技术对企业的影响往往是全面的、基础性的、不可逆的。在目标成本法下技术的地位很重要,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就应通盘考虑产品性能、成本、仓储、制造及使用时的舒适性等因素,锚定产品成本,为后续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奠定基础,从而更好地实现目标成本;但是在传统成本法下技术仅仅是作为成本计划和成本指标的协调对象,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技术的重要作用。最后,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同。在目标成本法下成本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他工作均是围绕其展开;而在传统成本法下成本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处于附属地位,是企业运营成本的数据反馈与分析,往往是滞后于企业管理,不能及时解决日常工作中的成本问题。

1.2 目标成本法的优势

与传统成本法相比,目标成本法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可以更好地实行事前控制。在传统的成本法下,不能对成本进行事前控制,但采用目标成本法可以做好成本的预算、核算工作,进行合理的事前控制。其次,可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全方面、全过程的管理。在目标成本法下成本管理成为了经营活动的核心工作,企业成本目标在各环节、各部门分解,有利于各责任主体实现自己的成本目标,从而最终实现企业的预期利润。再次,有利于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目标成本法使各责任主体都有自己的成本目标,通过各责任主体相互间的制衡牵制,可以保证企业的生产质量,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及时调整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偏差,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工作效率。

2 制造业成本管理采用目标成本的重要性

在我國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制造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制造业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行业,涉及的运营成本也较多,例如设计成本、制造成本、营销成本等。如果制造企业的管理出现问题,就会提高制造业的营运成本,给制造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制造业中采用目标成本管理可以更好地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可以对制造业的成本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制造业的管理效率也会因此提高,从而推动制造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现阶段目标成本法在制造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因此加强目标成本法在制造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十分有必要。

3 目标成本法在制造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从上述论述来看,目标成本法较传统成本法有着很大的优势,对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制造业的管理者要认识到目标成本法的重要性,对目标成本法在制造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3.1 确立目标售价

在采用目标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确立目标售价。对于目标成本管理体系,企业也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样才有利于保证目标成本法的顺利实施。企业在对目标售价进行确定的过程中,要从企业所处的市场情况出发,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来确定目标样品,并搜集相关样品的详细信息,例如样品的价格、规格、质量、功能、市场占有率等。为企业后续制定产品价格储备充足的资料信息。由于制造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复杂多变,通过市场售价来对目标售价进行确定的过程会遇到一定的阻力,因此在对产品进行定价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3.1.1 顾客对产品的要求

对于企业来说顾客就是上帝,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因此在制定产品价格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价格的科学合理性,就需要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企业产品的最终消费者是顾客,为了提高产品的销量,就必须了解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及心理价位,并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出发来对产品价格进行定位,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销量。

3.1.2 市场可接受顾客的价格定位

企业在对产品进行价格定位的过程中,不能根据顾客的意愿随意定价。由于在产品定价上顾客可能出现非理性,因此企业要从产品的主要功能出发,既要在市场可以接受的价格范围内,还要从顾客的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制定产品的价格。

3.1.3 对竞争者产品的性能和价格进行分析

在制定产品价格的过程中,企业除了要考虑顾客对产品的要求和市场对价格的可接受范围,还要跟踪分析竞争企业的产品性能和价格,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廉,这样才能取得较高的市场价格竞争优势。

做好以上几点就可以提高产品售价的可靠性,目标成本的确定也就更符合实际情况。

3.2 预期目标利润的确认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依靠是利润,因此要想实现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就需要保证一定的利润。在目标成本法下制造业成本管理中应该对预期目标利润进行科学的确认。预期目标利润的确认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从前期的获利情况出发。企业在对预期目标利润进行确认之前,要对之前的获利情况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取得重要的销售信息,并从中总结出关键性的信息。第二,结合自身实力和市场引力情况。企业在对预期目标利润进行确认的过程中,要从自身的生产经营实力出发,充分了解市场的引力,构建企业动态波士顿矩阵。分别针对销售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群(问题类产品),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高”的产品群(明星类产品),销售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群(金牛类产品),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低”的产品群(瘦狗类产品),制定不同的利润率。这样才能保证预期目标利润的科学合理。第三,参考预期销售额。产品的销量会受到售价的影响,因此在确定预期目标利润的时候,首先,企业根据历史资料与对市场的预判,预测各种可能销售情况并确定相应权重;其次,要预估各销售情况下的产品售价及销量;再次,加权计算出预期销售额;最后,要参考预期的销售额确定预期利润。

3.3 控制目标成本管理

企业确立目标售价和确认预期目标利润之后,就能根据目标售价和预期目标利润结合预计销量,倒挤出企业的目标成本。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控制工作就要根据企业目标成本开展,其中主要的控制流程如下。

3.3.1 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主要指的是在实施目标成本管理之前,对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所产生的影响,企业领导层要进行充分讨论。既要知道实施的必要性,也要明确实施的冲击性。为了工作职责的清晰性,要合理的分配各责任主体的工作任务,及时理顺工作流程;为了工作开展的效率性,要明确目标成本管理的目标,并逐层分解到各责任主体、各岗位,与其预算相结合确定绩效标准;为排除实施过程的风险性,要建立偏差预警系统与重大问题反馈解决系统,及解决目标成本管理发现的非常规问题。这样才能清晰目标成本管理的工作流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3.2 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是实现企业目标成本的关键步骤,也是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要加强对目标成本在执行过程中的事中控制。就单一产品而言,其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等阶段。大体对应波士顿矩阵中问题、明星、金牛、瘦狗的产品类型。企业在目标成本法管理的过程中,不但应对当前各产品按照波士顿矩阵进行分析,确定其各自的成本管理目标;还应根据产品生命周期预判未来成本管理目标。警惕产品“带头人变更”,跨越产品不连续性。

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目标成本控制。根据偏差预警系统及时找出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分析产生的原因。对于一般性、日常性差异,各相关责任主体应及时整改,加强后续成本控制;对于突发性、非常规性差异,要根据重大问题反馈解决系统,反映到相应层级,由相关管理人员沟通、决策;相关管理人员确定解决方案后,通知各责任主体贯彻执行,并对目标成本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突发性、非常规性差异相关管理人员,还应预估后期再次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点,提出优化流程方案,上报企业领导层决策执行,减少发生同样事件的概率。

3.3.3 事后控制

实现利润并不是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结束。在获得利润收益之后,从内部来讲,企业应该及时总结目标成本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根据新发现情况及时优化流程、更新技术、改善管理;深入到一线工作中,及时了解员工所思所想,解决员工的切实问题,提高员工幸福感与工作积极性;严格按照制定的绩效标准,对各责任主体、各岗位进行考核,奖励先进、激励落后。从外部来讲,企业应该对销售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和整理,虚心接受顾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听取顾客的反馈意见,这样才能不断地修改目标成本,提高目标成本管理的可执行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与传统成本管理法相比,目标成本法有着比较大的优势。由于制造业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涉及较多的运营成本。因此制造业的管理者要认识到目标成本的重要作用,要通过加强目标成本管理来控制好制造业的成本,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提高目标成本法的管理水平,最大化发挥目标成本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源.目标成本法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2] 赵丽.目标成本法下中小制造企業成本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

[3] 黄思聪.基于作业成本法与挣值法对目标成本法的完善[D].广东财经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应用措施成本管理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研究
探析关于仪表编程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