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控系统建设

2017-05-30 09:24王芝前
中国商论 2017年36期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王芝前

摘 要:我国传统的内部控制审计体系逐渐的凸显出其不足,急切的需要更加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随着会计电算化的迅速发展,在会计工作中,出现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这种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本文针对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系统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怎样建立起与企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内部控制系统 问题以及解决方式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2(c)-136-02

在会计人员进行繁重的算账、记账工作中,会计电算法能够简化繁重的工作,且能够准确、有效地进行计算,将企业在算账、记账工作的时间用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1],能够显著的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2]。

如何在会计电算法的前提下,增强企业对内部的控制,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国家及企业的财产更加的安全,使得国家及企业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到落实在目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系统的概念以及背景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在内部会计控制中是一种特殊的形式。是指在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工作的前提下,保护经济资源的安全、信息的真实可靠,使得各项业务能够有效的运作而进行制定程序、组织方式、控制制度的总称,是目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为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会计信息的真实,同时提供企业及时、有效的信息,以便于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企业适应会计电算的发展形势,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系统。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跟传统的手工财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手工财务是通过财簿以及组织控制来进行实现目标,电算条件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则是通过计算机对数据的处理,除了需要人工对原始数据的收集、审核、输入以外,其余的操作均由计算机完成,大大地提高了效率,同时因为会计电算化不存在纸化的问题,财簿中复杂繁琐的问题被杜绝,财簿之间的控制不在,实现了会计的电算化,以往传统的人手算账中,人员与人员之间的牵制,会部分的演变为人员与计算机的关系,这就表明在系统内部控制的风险会很隐蔽,难以发现,其潜在危害大,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认识到电算化内部控制系统可能会存在的风险。

2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系统所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会计系统组织中,会计电算法化使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受到的影响最为深刻,但是在会计电算法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会计电算法使其的内部控制范围以及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对内部的控制难度有所增加,尽管原有的一些手工形式的记账等内部控制措施被取消,但是根据信息系统的特点有多增加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内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如防火墙、密码控制技术等,如何对信息系统内部的控制状况进行评价、测试、了解又成了目前新的一个难题,企业的信息全面化以及对网络的大幅应用,改变了电算化最初的独立、单一的业务处理模式,在业务处理流程以及业务重组方面都非常的高效,业务数据、业务处理、财务数据、财务处理等集合在一起,使得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以及财务控制结合在一起,这在无形之中扩大的内部控制的范围,这就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以及对内部控制的难度提高了许多。同时这种形式使得业务数据以及财务数据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繁琐,使的其中的追查变得极为困难。

很多的企业在实现系统集成化之后都改变了原有的管理模式[3]。同时对数据的安全、保密性较差,一般情况下,企业对财务的数据是要严格保密的,但是在会计电算化中,其特点就是会计数据能够自动、集中化的处理,这就表明以往传统的凭证能力在逐渐的弱化,对数据的保密、安全有一定的影响。会计电算化对各类信息的储存形式,使得有形的记录大大减少,一些拷贝、修改的痕迹不容易被发现,这就造成数据文件很容易被泄露。

3 解决方式

首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严格是保证会计电算化信息真实的前提,其中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了以下几点,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分不同的部门,即对组织的控制;对相关人员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处理权限进行限制,即对授权的控制;保证各人各职,不能越权处理,即对职责分工的控制;对业务处理的标准化控制,对相关软件的使用、保管以及维护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即对软件安全的控制;对数据的保管、使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即对数据文件安全保密的控制;在对数据输出、处理、输入的控制,即对运行的控制;对所建立、执行的会计档案进行归档、保管、销毁等,即对会计档案案例的控制[4]。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信息系统控制可以被分为两种,应用控制系统和一般控制系统。应用控制系统[5],对应用系统的控制是对根据应用项目、对数据的处理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在进行数据输入时,其中的控制方式主要包括了对输入前后数据的审核、对编号顺序的检验、数据接线的检查、逻辑关系的检查、错误更正以及关键字的审核。在进行联机处理系统时,对输入的控制除了上述的方式以外,还包括了后批量控制以及设立参照文件。审查软件对数据的处理计算方式的正确与否是应用控制的关键所在,其主要控制方式为数据有效性的检测、程序的审核、数据完整性的检测、上机日志的处理以及对短电技术的控制。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的一般控制系统中,对于功能与会计电算化知识的集中,必须要制定相应的管理组织制度,在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实施组织、岗位分工控制,明确的分开维护人员与内部其他人员的职责,不能出现兼任的情况,各个岗位人员的人数要保持相对的稳定。

4 结语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控制主要是针对会计软件开发单位的控制,在系统进行正式运行之后,能够对系统进行维护而在制定的制度及措施[6]。

这种系统的出现使得会计工作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是随着国家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对会计内部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在发展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新的挑战[7],所以对我国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能够有效地提高我国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水平、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制止虚假错误的出现,对我国的资本市场能够有效长远的发展运作有关键意义。

参考文献

[1] 闫海豹,曾海燕.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6).

[2] 郝晔.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4).

[3] 申国利.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方法的探讨[J].会计师, 2015(11).

[4] 田佳.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1).

[5] 李群.试论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6).

[6] 王福全.会计电算化对医院财务内控的影响及建议[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4).

[7] 杜婷.會计电算化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J].北方经贸,2016(4).

猜你喜欢
会计电算化
我国ERP环境下的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转型初探
会计电算化下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
浅谈会计电算化对财务管理的作用
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中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探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变化
会计电算化实训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