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职业院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施研究

2017-05-30 09:24徐会芳
中国商论 2017年36期
关键词:移动APP智慧校园职业院校

徐会芳

摘 要:伴随“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移动APP受到社会各界的追捧,尤其在青年群体集中的职业院校中,移动APP已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此,在智慧校园建设发面,以移动APP作为“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服务平台方式,以更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群体智能使用平台的方式,为其提供学习及生活多方面的信息服务。本文从当前某职业院校学生群体消费习惯入手,了解到该群体消费特征存在缺乏消费规划的情形,将职业院校学生群体吃穿住行及学习等多方面信息纳入移动智慧APP功能规划中,以此为其提供消费及学习信息参考服务。

关键词:智慧校园 移动APP 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F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2(c)-182-02

近年来,在“互联网+”背景下,移动APP信息服务平台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更加借助与移动APP平台获取各类信息,但目前,在高职院校中还未推出以学生日常生活及学习信息的移动APP,导致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取消费参考信息方面相对缺乏,以致于出现各种盲目消费及享受消费的情形。对此,本文将设计基于高职院校生活及学习信息的移动APP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时代下的技术优势,为该学生群体提供正确信息参考,以此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及学习习惯。

1 职业院校学生消费习惯调查

本文主要以互联网专业问卷调查平台的形式,对当前某职业院校学生消费习惯进行调查。问卷数量总计800份,从收回的634份有效问卷中对其消费特征进行分析,具体有以下两点。

1.1 享受型消费

根据收回有效问卷中了解到,当前职业院校学生消费习惯偏向于享受性。问卷数据中表明,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生活开支中购买电子产品、旅行以及饮食方面占据比重极大,成为职业院校学生群体消费主要支出。另外该学生群体在人际关系交往方面每年支出在2千元以上,也就是每年职业院校学生群体花费在社会活动方面的支出也相对较高。此外还有8%的学生存在校外租房现象,此类学生每月生活开支均在3000元以上,已经完全超出当前职校学生基本生活水平。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前职业院校学生消费方面更加注重增加自身丰富的生活,并更加偏向追求高品质消费以及享受型消费。

1.2 盲目型消费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今线上购物已经是职业院校学生群体主要购物方式之一,随之而来是各种校园信贷、信用卡等消费贷款服务。根据本文中调查文件显示,目前职业院校学生群体中有70%的学生能够接受当前消费信用贷款,其中有45%的学生已经在日常消费中使用过消费信贷,有25%学生表示若是出现必要情形会使用消费信贷。目前名气较大的消费信贷有几种: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蚂蚁借呗等,这些消费信贷都是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广为使用的类型。其中由于蚂蚁花呗是当前最大电商平台“淘宝”的重点推出服务,是职业院校学生群体最为常用的消费信贷。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职业院校学生中听说过蚂蚁花呗的群体占据90%,其中50%学生正在使用该消费信贷进行购物,近一年内最高金额平均为2000元,并且在此50%的学生群体中,几乎沒有人会对自身消费进行信息参考以及支出规划等。由此可见,当前职业院校学生消费方式太过盲目,缺乏更多的消费参考信息,且并不对自身生活支出进行提前规划。对此,本文将对智慧校园移动APP项目进行设计开发,以此为学生生活及学习提供更多参考信息,便于其对自身消费支出进行合理规划。

2 移动智慧APP功能规划

本文所设计的智慧校园移动APP是一项借助第三方平台,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吃穿住行消费及学习等信息,为学生生活学生等提供便利的应用软件。对此,笔者认为该APP应当具备以下两种功能。

2.1 生活服务

本次智慧校园移动APP首先应当考虑到职业院校饮食方面的服务。APP应具备每日更新学校食堂菜色信息,将每日食堂的招牌菜色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于校园饮食模块中,并在图片之下标注价格以及与食堂一同推出的电子优惠卷等,便于职业院校学生对饮食消费进行规划;其次是职校周边购物信息,将附近周边商场、大型超市、咖啡馆、电影院等休闲消费场地信息规划于APP内,为学生提供各种打折优惠、团购等消费信息;再次是设计职业院校学生闲置物品交易模块,学生可在APP中发布可交易或交换的闲置物品信息,以此实现资源充分利用;最后是校内生活信息的提醒,在APP校内生活模块中发布停水停电等提醒,为学生职业院校生活提供优质服务。

2.2 学习服务

智慧校园移动APP在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方面也需增设服务模块,如在学习模块为学生提供计算机、英文四六级等各类证书考试信息,便于学生提前对考试作出准备工作。同时还可在APP中发出考试资料组团购买信息、闲置学习资料交换信息等,为职业院校学生对其学习消费提供规划服务。另外该APP还可向职业院校学生提供自习室分布及人数分析具体信息,为其提供自习室占位服务。

3 系统整体框架设计

本文主要将移动智慧APP系统框架分为四层,分别为软件应用层、服务器接口层、数据服务层以及基础设施层。其中软件应用层(SaaS)主要以ESB架构作为基础,再利用各类SOA接口通过开发者中心及应用超市进行创新应用开发工作;服务器接口层(PaaS)是通过将各种校园业务和数据抽象模型,将云平台中的源数据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聚合封装配置,再利 用ESB服务总线发布SOA标准的统一访问接口,以此构建“智慧校园”服务接口云;数据服务层(DaaS)则是利用分布式计算和存储技术,通过大数据ETL平台,对各类原始数据进行实时抽取、清洗以及转换的工作,再通过ESB服务总线的各类数据处理服务按需生成大数据云平台的各类业务源数据;基础设施层是基于通用云计算模型的复合型链路解决方案,发布资源、汇聚应用,以此面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4 移动智慧APP的具体实现

本次设计的智慧校园移动APP主要借助第三方平台(安卓、IOS),并以接口设计实现第三方平台的连接,能够满足职业院校学生群体不同移动手机端的APP应用。本文所设计的移动智慧APP将分别采用Android8.0以及IOS11.1两款最新运行环境,开发过程以 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框架为主。分别将视图层和业务层、模型与控制器和视图进行分离。由于应用程序的数据层以及业务层具有易改变的特征,对此该应用程序在设计方面应具有低耦合性。而MVC(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模式能够允许相同服务器端代码以各种形式的视图访问,以此实现多个视图共享同一模型的目的。该APP在安卓端的数据库选用SQLite,以服务器中返回的数据进行解析并存储至数据源。同时,在APP实际开发过程中,还需根据手机型号的不同进行屏幕分辨率、屏幕对角线长度计算出屏幕密度,再利用多套资源配置,达到满足主流型号手机更好的显示效果。另外结合手机Wife功能,在APP定位中加入GPS技术,根据定位自习教师Wife的连接情况判断其基本人数,以此达到寻找定位自习教师的目的。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移动APP已成为当前广大群众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方式。对此,本文将以移动智慧APP的形式,为职业院校学生群体提供信息参考的服务。首先主要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全体消费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该群体具有享受型及盲目型消费特征。以此作为基础对移动智慧APP进行功能规划,认为该APP应具有生活及学习服务两大功能,并对其系统的整体框架以及具体实现进行设计分析。以此作为智慧校园职业院校服务平台的设计,为当前职业院校学生提供信息参考等优质服务,便于其对自身学习及日常消费进行合理规划。

参考文献

[1] 白广申.“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6,15(02).

[2] 闫广芬,张栋科.“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架构与创新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6(08).

[3] 许华.基于“互联网+”智慧校园建设应用研究[J].软件, 2016,37(10).

猜你喜欢
移动APP智慧校园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智能云教学系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高校学习者对日语学习APP使用状况的研究调查
移动APP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