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

2017-05-30 09:38杨燕
中国商论 2017年36期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跨境电商

杨燕

摘 要:经济的逐步发展,使得我国更多企业的发展转向了跨境电子商务,且在该发展趋势下,对相应的人才需求量也逐渐增大。本文将从跨境电商行业对经贸人才的要求出发,阐述了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基于不足提出一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以促进该专业人才的发展。

关键词:跨境电商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2(c)-184-02

跨境电商的发展为各个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许多外贸公司都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逐渐开展了电子商务,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各个外贸企业对相应的人才需求量也逐渐增大,这就为各个高校培养跨境电商背景下的高素质经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跨境电商行业对经贸专业人才的要求

1.1 掌握传统外贸技能和网络营销能力

跨境电商通常是以国际贸易为基础而展开各项工作的,因此,从业人员必须要对国际贸易的规则、惯例、交往礼仪等进行深入了解,并且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商务谈判能力,具备草拟信函、传真的能力,同时能够独立完成信用证件审核、相关出口业务操作能力等[1]。

1.2 具有跨境电商管理能力和操作能力

跨境电商企业一般都是将外贸业务信息发布在几个跨境电商平台上,经过后期的运用和管理来得到经济效益。因此,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平台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比如:当下较为流行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在阿里巴巴上开网店,需要具有业务推广能力、产品编辑和发布能力、报价和核算能力、跨境结算处理能力、产品数据分析能力、运营能力等。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操作能力,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

1.3 具有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

跨境电商平台是一个国际化的平台,在销售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各国人,因此,要求相关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能够在外贸交易的过程中熟练使用外语,不仅可以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相关的业务推广工作,而且能够完成基本的业务洽谈。而英语作为基本的交流语言,需要从业人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使用,在掌握基本交际能力的同时能够用专业的术语展开交流。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业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学习多种语言,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方便形成“本土式”外贸交易[2]。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面对跨境电商行业对经贸专业人才的要求,高校应当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及时找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有效改善。在目前的高校经贸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在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谈判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基本能够满足传统模式下的国际贸易的需求,且高校学生在经过系统的培训后可以独立完成外贸业务。但是在跨境电商的背景下,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不仅要掌握传统的基础知识,同时要具备电商平台管理和运营的相关技能,同时还要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行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够在跨境电商平台下进行商品的销售,创造经济效益。因此,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需要进行不断地深化。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只是简单地将《电子商务》改成《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在课时上也安排的较少,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跨境电商所需要的知识,是非常困难的。

2.2 实践教学相对落后

在目前的实践教学中,我国高校多数采用的是“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实训模式,虽然从理论上来看,这种方式是一种相对先进的实践教学方式,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第一,校内实训基地所配备的实训设备、软件等,缺乏交易环境的真实性,且数据相对更新较慢,与市场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第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存在一定难度,很难找到能够接收大量实习生的单位,即便有单位愿意接收实习生,也多数是让其做一些辅助性工作,很难真正锻炼到核心能力[3]。

2.3 师资队伍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现阶段,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师多数都是高校经济类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虽然都具备着非常好的理论基础水平,但是由于教师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很难在跨境电商背景下进行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电商平台专业化、规范化的前提下,教师只能以买家的身份进行相关内容的演示,无法為学生们讲解电商平台后台操作相关技能。综合来讲,教师队伍的建设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4 外语教学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跨境电商外贸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国际上的交流,在洽谈业务、推广商品、物流等环节中都会涉及到英语,但是从实际效果上来看,我国目前高校的英语都向着应试的方向发展,真正能够锻炼到学生实践英语能力的地方非常少,可以说,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以及训练中接触专业化的英语锻炼非常少,导致学生的英语能力并不能够满足实际跨境电商平台的需求。

3 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3.1 完善国际经贸课程体系

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课程体系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因此,高校必须要完善国际经济贸易的课程体系:第一,高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一些与跨境电商相关的内容,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补充,逐渐满足现跨境电商背景下学生们的需求,比如:增加《网络营销》课程、《电子金融》课程、《国际物流》课程等。第二,补充课程内容。高校应当对不同学科的内容进行适当补充,添加一些跨境电商背景下所需要的知识和内容,逐渐完善课程内容,为学生们提供完善的学习内容。比如:在结算内容中增加跨境电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相关知识;在国际货运与保险中增加国际物流内容。第三,开设实训课程。在传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加实训课程,开设跨境电商实训、国际商务实训等课程,为学生们提供实训的平台,增加其对跨境电商平台的认识,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平台操作技能[4]。

3.2 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

跨境电商对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高校应当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第一,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要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来开展实训教学,使学生能够真正接触到跨境电商平台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将跨境电商平台的货源引入到学校,并指导学生从简单操作开始,逐渐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使其能够掌握跨境电商平臺的推广、销售等技能,并在练习中逐渐提升技能的熟练程度。第二,鼓励学生通过创业来加强实践能力。虽然教师的指导起到一定的“引导性”作用,能够让学生基本上掌握操作技能,但是通过鼓励学生创业的方式来加强其操作技能是更加有效的方式。比如:让学生通过阿里巴巴国际平台来开设网店进行运营和实践,积累相关实践经验,在获得一定的报酬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第三,创建“实践操作+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鼓励学生在创新及创业的同时提高自身实践操作能力,使其在真实的环境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5]。

3.3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良好的导师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有效的指导,促进其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共同提升。第一,高校派遣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挂职或是兼职,使教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接触真正的跨境电商市场环境,积极参与到企业的运营中,直接与跨境电商背景下的平台、客户等进行接触,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进而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力提升,为学生们展示更多的实用性技能。第二,高校可以聘请跨境电商相关企业内经验较为丰富的人员到校内举办讲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进行内容讲授,弥补校内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在这种方式下,教师与企业的讲师能够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6]。

3.4 加强英语综合能力

为了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英语能力的提升,高校应当注重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第一,加强英语课程的课时。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虽然专业课的学习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英语能力也同样重要,因此,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英语课程的课时,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学习英语的机会。第二,加强专业英语的教学。在跨境电商平台中,企业会用到很多专业的术语,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专业术语的教授,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外贸术语,使其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无阻碍交流。第三,改变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适当改变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加强英语实践教学,并与经贸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促进英语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在真正的外贸交易中发挥作用[7]。

4 结语

综上所述,跨境电商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高校应当在了解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到现阶段高校国际经贸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不足之处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解决,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使其能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 曹素云,于维刚.跨境电商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

[2] 周艳玲.“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讨[J].商业经济,2017(07).

[3] 王琼.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商人才实践教学的探讨——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为例[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7(02).

[4] 王鹏.跨境电商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商论,2017(04).

[5] 倪琳.“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国贸专业为例[J].电子商务,2016(11).

[6] 张文倩.民办高职《国际贸易实务》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基于跨境电商背景下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经济市场,2016(06).

[7] 张文倩,林彩香.民办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6(06).

猜你喜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跨境电商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浅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理财类课程的开设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