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浅析

2017-05-30 09:52史倩佘亚宁
科技风 2017年5期
关键词:历史演变起源家庭

史倩 佘亚宁

摘 要:家庭是社会和国家的最小组成单位,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之一。本文通过对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进行分析,研究家庭的起源和历史演变。通过对一代思想大师的有关家庭的理论的研究和探析,分析社会上各种家庭现象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家庭;起源;历史演变

思想家考茨基曾经出版过一本书,名为《婚姻和家庭的起源》,这本书是考茨基所述的关于古代人的婚姻状况的文章的合辑。在这本专辑中,考茨基提出人類的婚姻的最终形式将会走向一夫一妻制。但是,在对这一最终形式归结原因时,他错误的认为这简简单单的是因为每个人都具有嫉妒心理,而历史上出现的“共妻制”是历史过程的一个“派生现象”。从而错误的认为“原始共产制”也是历史的“派生现象”,因此便否定了私有制的历史性。考茨基关于个人在历史上始终占有统治地位,共产制是个人占有制的派生现象,这些观点与资产阶级的观点一致,从而从根本上承认了私有制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从而充当了资产阶级的说客,企图永久性的将人民埋在鼓里,让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专政的辩护士的谎话下忍受压迫和剥削。

针对这一现象,为了批判考茨基的错误观点、让人民真正看清事实的真相并且和考茨基这一派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专政的辩护士们划清界限,恩格斯写作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在家庭的起源和历史演变方面,恩格斯认为,家庭是夫妻双方之间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生产本身。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生产的制约。劳动越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越受限制,社会的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婚姻和家庭形式的发展同社会的经济的发展有着相适应的关系。在原始的社会当中,人们受低等的生产力的制约,因此许多的男男女女便群居在一个洞窑中,以集体的力量共同寻找食物、共同抵御袭击。因此,在起初人类的两性关系方面是杂乱性交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杂乱性交关系的发展阶段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近亲结婚的缺点,因此,两性关系便逐步出现了由各地不同的社会习俗约束和规定组成的社会禁例。恩格斯:所谓杂乱是指后来有习俗所规定的那些限制那是还不存在。这些禁例使得人类群婚值得范围在一步步的缩小。这些各地不同但是却普遍存在的社会禁例的出现表明,两性关系必须由一定的社会规范所确立。而这些由社会规范所规定的两性关系的出现标志着两性关系走进了“婚姻关系”时代。因此,只有由社会规范确定的两性关系才能称之为家庭。这些社会规范组成的社会禁例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最起初的社会规范是非常简单的,如单纯的血缘,地区等。随着社会禁例的复杂化,群婚关系也逐渐由广泛变狭窄。这便是恩格斯提出的历史上家庭的起源和社会演变。

人类历史上家庭制度经历了四种形式:血婚制家庭、伙婚制家庭、偶婚制家庭和专偶制家庭。血婚制又称为血缘婚,兄妹夫妻。血婚制家庭时代时,人们按照辈分的高低来划分婚姻的范围,同一辈分的人被划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人便可以结为夫妻。与群婚制相比,血婚制出现了简单的、不严格的社会禁例,即不允许父母和子女结婚。与群婚制相比,这在一定程度上进步了。伙婚制又称为族外婚、普纳路亚婚。伙婚制家庭时代的社会禁例是不仅不允许不同辈分的人之间结婚,即父母与子女成婚,同时不允许同辈之间结婚,即兄妹之間成婚。与血婚制相比,这在一定程度上进步了。偶婚制是群婚制与专偶制之间的过渡形式。偶婚制在起初是一个男子有多个妻子,但是其中有个主要的妻子称之为主妻;一个女子有多个丈夫,但其中有个主要的丈夫称之为主夫。这种关系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发展为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结婚的一夫一妻制。与伙婚制相比,偶婚制在一定程度上进步了。但是,偶婚制家庭具有不稳定性,即随时可以解除这种婚姻关系。专偶制又称为个体婚,是指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一夫一妻制对于夫妻双方来说社会禁例是独占性同居,这种社会禁例不仅确定了家庭和婚姻财产,同时也确定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固定关系。与血婚制家庭、伙婚制家庭和偶婚制家庭来说,专偶制家庭在较大程度上进步了。

恩格斯指出,婚姻和家庭形式的发展同社会的经济的发展有着相适应的关系。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婚姻和家庭形式整体上出现了较大的发展。主要标志是社会禁例在逐渐复杂化,并且全国各地的差异性在逐渐缩小。这从《婚姻法》的设立以及一次次的修订和完善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但是,正如任何事情都具有差异性一样,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婚姻和社会制度方面社会上还存在着很多不正常、不和谐、倒退的现象。例如,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制度并不完全,出现了法律制度和社会现实不符的情况:法律上规定任何人都必须遵守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法的要求,但是现实中“养小三”、“包二奶”的情况屡见不鲜。再如,杂乱性交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初期、原始社会的一种现象,所谓的杂乱是因为现在社会所存在的社会禁例在那个时代并不存在。现在社会禁例已经逐渐完善,但是北京“天上王城”现象的揭露表明妓女、卖淫等现象依然存在,而这种存在不得不说是一种倒退。爱情应该是婚姻的基础,而如今选择“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意在自行车上甜蜜”的“拜金主义”的女性开始渐渐变多,这是由于最近几年经济水平发展的迅速,使得社会制度的完善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因此,政府应该从客观上,完善和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使得社会禁例更加复杂、合理和健全;主观上,加大宣传力度,使得人们从主观上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历史演变起源家庭
圣诞节的起源
奥运会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
家庭“煮”夫
万物起源
恋练有词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形态的历史演变
从范例复制到自由表达:对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观的历史演变考察与现实反思
中共中央秘书长和秘书工作部门的历史演变(上)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