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和气象条件对浚单玉米系列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2017-05-30 10:48任丽伟申健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30期
关键词:播期玉米产量

任丽伟 申健

摘要[目的] 研究浚单玉米系列品种在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的气候适应性。[方法]通过选取浚单系列4个品种,分不同播期播种,探讨播期和气象条件对该系列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各品种的生育期随播种推迟而缩短,每推迟10 d播种,生育期平均缩短6.5 d,这可能与温度升高有关。由于播期推迟,穗长、穗粗、茎粗和产量下降。浚单509和浚单29较其他2个品种产量明显偏高;积温和日照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在吐丝后尤其明显。[结论]黄淮海地区应在麦收后提早播种玉米。

关键词播期;浚单;产量;玉米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30-0022-03

Abstract[Objective] Climate adaptability of Xundan maize varieties was studied in Huanhuihai summer maize planting area .[Method] Four cultivars of Xundan maize varieties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day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this series . [Result]Growth period of each cultivar was shortened with the delay of sowing date. For ten days delay, the growth period was shortened 6.5 days. This may be related to temperature rising. For sowing date delayed, the ear length ,ear diameter, stem diameter and yield were decline. The yield of Xundan 509 and Xundan 29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two cultivars. The accumula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sunlight had the greatest effect on yield. It was very obvious after spinning . [Conclusion]The sowing date in Huanghuaihai area should be early after wheat harvesting.

Key wordsSowing date;Xundan;Yield;Maize

玉米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多种工业原料的来源 [1] 。近年来,浚单系列玉米品种以其丰产性和稳产性成为黄淮海区域的主栽品种。在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稳定的情况下,光照、温度、降水等气象条件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因子[2-3]。因此,在高产之外,品种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也是其推广种植的关键因素 [4]。如刘明等[5]认为播种时间推迟,会使玉米全生育期缩短,出苗至抽雄期尤为明显。张宁等[6]认为推迟播期对灌浆速率影响很大。目前在国内的研究中,主要是对个别品种或单个气候因素的分析,很少涉及一个系列品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因此,通过分播期种植的方式,对浚单29、浚单20、浚单509、浚单3136这4个品种的生育期、生长状况、产量因素进行分析,探索该系列品种的气候适应性,为指导该系列品种适期播种和品种的进一步布局推广提供支撑。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田情况

试验于2014—2015年在鹤壁农业气象试验站进行,土壤质地为黏土。2014—2015年玉米生育期间(5下旬至10月上旬)积温为3 140~3 167 ℃,日照时数为768~858 h,降水量为308~395 mm,土壤凋萎湿度为8.3%,田间持水量为23.9%,土壤容重为1.5 g/cm3,前茬作物为冬小麦。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播期为主区、品种为副区。结合当前耕作制度,以常年玉米播种期为正常播期,

分别按提前10 d(播期1)、正常(播期2)、推迟10 d(播期3)、推迟20 d(播期4)、推迟30 d(播期5)共计5个播期,时间分别为5月30日、6月9日、6月19日、6月29日、7月9日。测试品种为浚单20、浚单29、浚单3136、浚单509 4个品种,每个处理4次重复,共计80个试验小区,每个小区面积21.6 m2(6.0 m×3.6 m),其中6月9日的正常播期每个小区面积43.2 m2(6.0 m×7.2 m)。

1.3观测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发育期观测。

发育期判别方法参照《农业气象观测规范》。

1.3.2生长状况记录。

吐丝期测定植株高度、穗位高、茎粗、密度。

1.3.3产量结构分析。

分别测量果穗长、果穗粗、秃尖比、株籽粒重、百粒重、实产等。

1.3.4数据处理。

数据图表处理用EXCEL 2010和SPSS 19.0軟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播种时间对玉米发育期持续时间的影响

图1为不同播期下浚单玉米系列品种的生育进程,总的来说,随着播期的推迟,发育期日数逐渐缩短,每推迟10 d播种,生育期平均缩短6.5 d,这可能与日平均温度升高有关。4个品种相同播期条件下出苗天数没有差异,播期1~2比播期3~5出苗天数多2 d。就苗期(出苗—拔节)而言,4个品种在前3个播期没有差异,在后2个播期相差1~2 d。拔节—吐丝期为穗分化时期,试验中该时期的持续天数表现较为复杂,浚单20,在播期3持续时间最长,浚单29在播期4持续时间最长,浚单509和浚单3136则在播期5持续天数达到最大值。吐丝—成熟期的持续时间直接决定着产量,4个品种表现基本一致,随着播期推迟,持续天数也逐渐减少。播期5收获时未成熟,故不统计吐丝—成熟期的天数。

2.2播期对植株生长状况的影响

由表1可知,浚单509的株高明显高于其他3个品种,除浚单509外,各品种株高均在播期3最高,但前4个播期高度差异不显著,播期5则明显矮于前面4个播期。浚单3136的穗位高最低,其次是浚单509,综合比较株高,浚单3136抗倒伏性优于其他3个品种。播期之间的茎粗表现为随着播种时间推迟先增大后减小,播期3达到最大水平,播期5茎粗比前几个播期差异显著,易出现倒伏。

2.3播期对产量相关因素的影响

各个品种随着播期的推迟对产量影响很大,果穗长、果穗粗、百粒重、实产均随着播期推迟逐步下降(表2)。相同播期下,浚单509的穗长最大,浚单3136的穗粗最大,在实产和百粒重方面,浚单509和浚单29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结果表现出播期越早产量越高的趋势,每早播种10 d,增产1 510.5~2 050.5 kg/hm2,在2年的试验当中,播期5最终都未能成熟,播期4产量也远远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因此这2个播期的产量没有实际意义。

2.4各发育阶段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播期的推迟,日照时数和积温呈递减趋势。降水前3个播期差别不大,播期4和播期5略少,由于按照当地一般水浇地灌水量和时间进行浇灌,所以降水对最终产量影响不大。产量最高的播期1积温、日照、降水、日均温均为最高,验证了玉米作为喜温、高光效C4作物的特点。从整体情况来看,每晚播种10 d,全生育期总积温减少195.6 ℃,日照时数减少52.8 h,平均温度降低0.4 ℃,降水量播期1较少,其他播期差异不明显。

从图3、4可看出,积温与产量的相关性要高于日照与产量的相关性,即积温对产量的影响更大。由表3可以看出,吐丝-成熟阶段气象条件对产量的影响最大,说明在玉米灌浆期间需要充足的光温条件,随着播期的推迟会缩短玉米的灌浆时间;拔节—吐丝期的积温条件及3~7叶的日照时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小,对作物产量影响不大。

3结论与讨论

玉米高产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生育期间的光、温等主要气候因子与其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关系密切,光、温是难以调控的因子,故可通过播期适当调节[7]。农谚中也有“春争日,夏争时,夏播争早,越早越好”[8]的说法,即夏玉米提早播种,能够延长生育期,充分利用光温条件,增加干物质的积累,尽可能延长灌浆期,保证玉米穗大粒足,提高产量和品质。该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日平均温度不断升高,使得发育期有缩短的趋势。鹿红卫等[9]认为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应在麦收后尽量早播,与该试验结果一致,浚单系列的4个品种均在5月30日最早的播种时间播种达到最高的产量。玉米开花至成熟阶段,积温与千粒重的关系雌穗迅速增长期和籽粒形成阶段,日照条件与植株有机营养丰欠密切相关[10-11]。通过试验,得出浚单509和浚单29在高产方面有明显优势,如按照相对高产的播期1、播期2两个播期的光温水条件,选择气象条件相似地区进行推广,可以取得较高的产量。该研究只是初步探讨了播期对浚单系列4个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品种间的详细比较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各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69-72.

[2] 李言照,刘光亮,张海燕.光温因子与玉米产量的關系[J].西北农业学报,2001,10(2):66-70.

[3] 郑洪建,董树亭.生态因素与玉米产量关系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1(3):315-319.

[4] 石海春,潘绍伦,柯永培,等.3个玉米杂交种的丰产稳产性分析[J].玉米科学,2008,16(1):62-66.

[5] 刘明,陶洪斌,王璞,等.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9,17(2):108-111.

[6] 张宁,杜雄,江东岭,等.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32(5):7-11.

[7] 刘培利,刘绍棣,东先旺,等.高产夏玉米与播期关系的研究[J].玉米科学 1993,1(1):23-27.

[8] 周进宝,杨国航,孙世贤,等.黄淮海夏播玉米区玉米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J].作物杂志,2008(2):4-7.

[9] 鹿红卫,李彦昌,梅兹君,等.不同播期对浚单20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0(12):134-136.

[10] 王忠孝,高学曾,滕世云,等.玉米生理[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57-76,127-138.

[11] 莱阳农学院.紧凑型玉米栽培技术[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88:52-56,75-80.

猜你喜欢
播期玉米产量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收玉米啦!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艾玛土豆1号”在日喀则市的播期试验研究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播期和包衣对“藏青2000”产量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