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创新研究

2017-05-30 10:03常利娟
科技风 2017年5期
关键词:基层公务员制度创新考核

摘 要: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完善重点在于公务员的考核工作,在基层公务员的考核中,考核内容、标准、程序、结果等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通过细分考核内容、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建立科学考核制度、加强考核结果管理等创新考核制度,有利于推进基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改进与完善。

关键词: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创新

基层公务员与人民群众有着最为广泛的联系,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代表党与政府的形象,对整个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基层公务员队伍的廉洁、公正与高效建设有利于政府威望的提高,对于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有着很大的增强作用。优秀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与其考核密切相关,做好基层公务员的考核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員积极性与行政效率,保证廉洁与公平,最终推动地方社会实现稳定发展。

一、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一)考核内容不具体,标准有待规范

虽然公务员考核制度对考核内容与考核结果等级的划分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并针对各项子内容有进一步的解释与说明,但这些解释与说明并不具体,很难对各项问题予以准确的把握。具体有:

其一,岗位区别不清,考核内容与标准并没有对领导干部与担任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具体领导职能与业务职能进行详细与清晰的划分,对分级分类分层管理原则的体现较为欠缺,与实际相结合、适用于不同级别与职位要求的考核内容亟需丰富;

其二,考核标准设定的具体性较为欠缺,没有充分地体现出不同级别与职位各有的特征,量化的考核标准亟需制定,现有考核标准偏向定性,较少涉及定量内容,虽然有一定的全面性,但是对重点的强调较为乏力,对考核标准做出的各项规定太过笼统,可操作性不高,很难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得到准确与细致的把握。

(二)考核程序形式化特征鲜明,考核信息很难实现充分利用

虽然公务员考核制度对考核程序与考核结果的公示做出了明确的阐述,但是在考核环节的实践中,很多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为了方便行事,会忽略一些应有的程序,最终的考核等级只以投票或填表形式便能确定,个人总结与群众意见均被忽略,考核委员会空有其名,扮演的只是一种摆设的角色。为了“不得罪人”,部分单位不管考核对象的具体表现就会做出称职的评价。

另外,一些单位不会真正地以书面形式向个人通知考核结果,只是张贴公告或口头通知。等等将考核视作走过场的行为极大地降低了考核制度的激励作用,打击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加之考核工作涉及公务员每天考勤情况、工作完成质与量等多种数据,过于繁琐造成一些部门对日常考核的忽视,进而与定期考核相脱节,难以提供真实、有效与准确的数据,降低了考核工作的权威性。

(三)考核结果可信度不高,激励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在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工作中,经由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与称职等级的公务员并不会获得明显的职务晋升、加薪或奖金等奖励。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规定,三年内不间断被评为优秀或五年内不间断被评为称职及以上的公务员应得到职位晋升的奖励,但这一规定缺乏弹性,激励先进的作用难以充分地发挥出来。不仅如此,制度关于不称职公务员的惩罚措施有时候甚至比曾接受过行政处分的公务员还要严重。制度规定,年终考核被评为不称职的公务员需接受降职处罚,如果连续两年均被评为不称职,则需对其采取辞退措施。然而,一些由于严重违纪而接受行政处分的公务人员是无需担心被辞退的,因为他们在接受处分的期限内无需参加考核,受到的惩罚自然轻于考核等级过低的人。如此规定有很大的不科学性,不能将考核结果的真正意义发挥出来。

二、转变思路,创新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

(一)细分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标准

根据基层公务员的工作职能,应对五项考核内容进行管理与业务两大类的划分,设定针对性的考核项目,量化考核指标。具体地,各类考核需要进行分支比例的划分,以岗位职能为依据进行注册登记、监管、交易等业务的设置,通过各项业务的考核,对基层公务员的“能、绩”考核成绩予以反映,使业务类绩效挂钩于基层公务员职能履行考核,对单位成绩及职能履行考核成绩进行正比计分,明确问责,对考核单位与个人的统一性予以体现。

此外,还要将上级部门的指导作用发挥出来,进行基层团队分数的设置,对于排名靠前的团体实施加分政策,排名靠后的则要减分,以施加一定压力推动基层单位考核指导与服务,同上级单位共同完善基层公务员的考核工作。

(二)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

将考核寓于管理工作之中,进行培训、复议与通报等考核机制的建立,开展常态化管理与考核工作,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并接受上级单位的直接考核。此外,可以对基层公务员实行季考,每年定期考核四次,每季度按照特定的比例随机抽取考核对象。各基层单位要随时做好随机考核的准备,对以往的突击迎考方式予以转变,将其视作日常管理工作。在上级单位的带领下,基层还要组织相应的讲评工作,筹划并开展全系统基层公务员绩效管理与考核知识轮训,集中力量统一解决基层公务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个别问题个别对待,在基层工作的始终对指导与服务予以贯彻,打造团队荣誉精神,培育基层公务员管理与履责意识。

(三)增强管理活力,对考核结果予以兑现

考核的关键之一在于结果兑现,这在考核工作中最难得到有效处理。基层单位应对公务员考核进行重要部署,实行有限资源向考核结果优秀的单位流动,对以往“大锅饭”的形式予以打破。具体地,提升先进基层单位优秀公务员的比例,进行年度先进个人的推荐,在处理人员晋升与晋级工作之时给予优先考虑;针对考核成绩差的基层单位,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免职或降职领导职务,责其异地待岗。针对一些由于失责而带来恶劣社会影响的公务人员,需实行问责与责任追求制。

参考文献:

[1] 秦蓁.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12X):286-287.

[2] 刘东庚.转变思路改革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2(3):za59-61.

作者简介:

常利娟(1979-),女,汉族,陕西渭南人,硕士,讲师,西安文理學院政治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法学,思政。

猜你喜欢
基层公务员制度创新考核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浅谈心理疏导在基层公务员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基层公务员政策执行过程中伦理困境及对策
加强基层公务员职业道德监督体系建设刍议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河南省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分析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电子政务: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