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兴国万亩生态油茶基地建设规划

2017-05-30 13:07钟喜林蔡远成罗玲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30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

钟喜林 蔡远成 罗玲

摘要以江西兴国万亩生态油茶基地规划为例,从基地范围、优势、劣势几个方面分析了油茶基地现状,在基地生态景观营造的基本原则及指导思想下,提出了该基地的总体布局,即“一核五区、两翼八景”的规划布局,阐述了基地建设途径与方法,并简单地讨论了辅助设施及观景台设计。

关键词油茶基地;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S7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30-0152-04

AbstractTake Jiangxi Xingguo Ten Thousand Mu ecological base of Camellia oleifera planning as an example, the status of Camellia oleifera base was analyzed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base scope, base advantage and base inferiority.Based on basic principle and guiding ideology of building in the base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base, which was “a nuclear five eight, wings of the layout” was put forward,the way and method of base construction were expounded.And the design of auxiliary facilities and observation platform were discussed briefly.

Key wordsCamellia oleifera base;Ecology;Construction

目前,我國非常重视具有生态效益的油茶基地建设,在《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林造发〔2006〕274号)和《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2009—2020)》(国家林业局,2009年7月)等文件中明确提出在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同时,要达到油茶基地建设的生态要求;在《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文件中也指出,油茶基地建设具有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是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促进江西绿色崛起的绿色生态产业。可见,生态建设是油茶基地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

江西省兴国县将油茶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其种植面积扩大,种植基地数量增多。在种植基地建设中,重点建设生态油茶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基地的建设将提高兴国油茶产业的知名度、发展油茶文化的内涵、推动油茶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笔者以江西兴国万亩生态油茶基地规划为例,分析生态油茶基地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油茶基地建设途径,旨在为生态油茶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1油茶基地现状分析

1.1基地范围

油茶基地规划红线范围内面积0.20 万hm2,其中生态林面积0.11万hm2,油茶种植面积0.09万hm2,分别为含田村0.05万hm2,古境村0.02万hm2,和平村0.01万hm2。以基地最高点为中心,将基地划为东、西、南、北4个片区。

1.2基地优势

基地距离兴国县城区约10~22 km,兴国到于都县道从基地穿过;年平均气温约为18.9 ℃,平均气温最高在7月,平均气温约29 ℃,最冷在1月,平均气温约7.2 ℃,极端最高气温39.9 ℃,极端最低气温为-6.3 ℃;造林地所处海拔为200~268 m,相对高度68 m;基地土壤为pH 5~6的红壤,其土层厚度大于80 cm,石砾含量少,排水良好,肥力较好;气候温和,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常年主导风为西北风,夏季为西南偏南风;基地处于雩山支脉,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局部有中山、低山;地势由东向西缓慢逐渐降低。基地东片区生态保护林较多,风景较好,水源丰富;西片区主要以原有油茶林和马尾松林为主,已进行了部分油茶种植,土壤进行了改良;北片区有部分荒地、生态林和马尾松林,土壤条件较好;南片区土壤条件较好,分布土壤肥沃的林地,水源丰富。可见,基地的气温、林地立地条件均较好,符合基地建设要求。

1.3基地劣势

其一,基地内主要分布着马尾松林、杉木林和以前栽种的油茶林。油茶林由于缺乏养护,生长不理想,树龄老化,油茶产量低,导致逐渐被马尾松林侵占,油茶成为林下植物。其二,许多植被在生产过程中遭到了严重破坏,导致部分山体裸露,土壤流失和肥力损失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其三,基地的河流和山塘数量不多,蓄水量难以满足基地灌溉需求。河流只有杰村河从规划区流过,山塘只有7个,大坝2个,分别为东片区3个,大坝1个;西片区山塘4个;南片区大坝1个。

2基地生态景观营造的基本原则及指导思想

2.1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量力而行、延续特色、生态环保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2.2指导思想

以生态为本,遵循现代林业发展理念和油茶基地建设开发的方针政策,把油茶产业建设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产业,为江西省油茶建设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3总体布局

3.1规划思路

基地建设以原有油茶基地为基础,低山、丘陵区为建设重点,采用景观生态学和园林艺术理论进行布局,做到山顶“戴帽”(种植枫香、红枫)、山脚“穿鞋”(种植红叶石楠、映山红等),建设成具有高产示范、景观丰富、生态效果明显、休闲康养为一体的示范基地。

3.2总体空间布局

基地经过规划形成“一核五区、两翼八景”的规划布局(图1)。

3.2.1一核五区。一核五区是指以含田村为油茶开发核心区,同时涵盖油茶科技示范区、油茶繁育示范区、茶类花卉观赏区、油茶品种展示区和高产油茶种植区5个区域。形成良种繁育、高产示范、科研培训、综合加工、生态旅游“五位一体”的油茶产业发展区。

(1)油茶科技示范区。位于含田村规划区的北部,规划面积约86.67 hm2,桐子排(观音庙)水保示范园区域。主要功能是展示国内油茶产业相关高新科技和创意新成果。油茶科技示范区包括种质资源保存小区和新品种展示小区。种质资源保存小区,是以现代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及信息化管理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植物克隆分布区,其作用是实现物种快速繁育。新品种展示小区,是为国内外从事化肥、农药、农机及油茶等农产品加工和为销售企业提供新产品试验、示范、推广的展示平台,同时也是国际国内政府部门在油茶产业技术合作方面的培训基地。

(2)油茶繁育示范区。位于含田村规划区的北部。油茶繁育示范园,规划面积约为5.22 hm2。依据《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新建苗圃示范园4 000 m2,新增育苗塑料大棚、炼苗阴棚(炼苗场)4 000 m2。

(3)茶类花卉观赏区。位于含田村,规划区的北部,规划面积为15.05 hm2。茶类花卉观赏区以栽培、观赏、展示茶类花卉为主,为科普、科研、物种保存、游乐观赏等提供场所。

茶类花卉园观赏区又分为山茶花区、金花茶区和茶梅区,各种茶花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竞相绽放。开花先后顺序为茶梅、十八学士、一点红、明天、粉牡丹、五宝茶、金盘荔枝、白雪塔、金花茶、越南抱茎茶。

(4)油茶品种展示区。油茶品种展示区,规划总面积为14.83 hm2,包括优良油茶品种筛选区和油茶新品种科学研究评价、推广展示区。其中,展示区主要展示国家、省级审定的良种和具有重要增产潜力和特殊用途的良种。每个良种保存50株,成行排列成水平带,不混杂。

(5)高产油茶种植区。位于含田村、古境村与和平村3个村,整个种植区可考虑分成3期建设,依次建成含田村种植区、古境村种植区与和平村种植区。规划面积分别为含田村246.15 hm2,古境村220.87 hm2,和平村164.47 hm2。每个高产油茶种植区主要有6~8个高产油茶品种,这些品种都是有利于提高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的优良单株和品种。

3.2.2两翼发展。两翼发展是指油茶生产与经营由翼东向古镜、南向和平两翼发展,规划面积0.07万hm2。 两翼发展主要是为了构建规模化、产业化高产油茶种植示范园,展示现代标准化高效油茶生产与经营模式,实现油茶种植生产与经营的有机生态循环,达到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高产油茶种植示范园的规划为4个示范分布区,即新造油茶种植区示范分布区,共0.06万hm2;低改油茶林标准化示范分布区,共8.00 hm2;油茶林立体种养标准化示范分布区,共5.33 hm2;油茶混交林种植标准化示范分布区,共6.67 hm2。

3.2.3生态八景。八景是指旭日揽胜、陌上含田、千樟叠翠、西海印象、镜湖秋月、云龙悟禅、和平香谷、大江古村(图2)。

(1)旭日揽胜。旭日揽胜是示范园的重点景区,其中设计揽胜亭,与兴国县境南面最高峰云峰嶂遥相呼应,可以观赏到东方旭日破晓,雨后霞光满山间,群峰耸峙入云霄的景象。

(2)陌上含田。陌上含田指将含田村农业景观与油茶景观相融合,以轻松、自由、诗意为设计理念,形成“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辇来”的画面。

(3)千樟叠翠。千樟叠翠是借助沿杰村河生长的百年古樟林,古樟树婀娜多姿,风韵十足,树干粗壮而繁密,其林间流水潺潺,层层叠翠,以古朴、淡雅、随和为设计理念,四季长青,形成芳香四溢、沁人心脾、心情舒畅的生态场所。

(4)西海印象。西海印象与兴国的将军县的历史元素相融合,以灿烂、青春、热血为设计理念,形成油茶林周边映山红、枫香遍野。一丛花,一树叶,犹如一片彩霞,交相辉映,形成春红花的海洋,秋紅叶的世界。

(5)镜湖秋月。镜湖秋月利用基地的火角弯大水库,水库面积较大,四周开阔,月亮倒影其中,甚是美观。以平静、开阔、洒脱为设计理念。镜湖秋月形成背倚群山,湖平如镜,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平和的环境中,充分感受心灵的宁静,能体会到秋日的韵味。

(6)云龙悟禅。云龙悟禅利用寺庙与兴国南面最高峰云峰嶂相对应的自然景观,登高望远,览产业美景,能清晰欣赏到其独立于空的姿态。以宁静、致远、体悟为设计理念,形成听晨钟暮鼓、看云卷云舒、悟生活真谛的人生境界。

(7)和平香谷。和平香谷闻香评禅为主题,利用基地的桂花香和茶花香,以闻香、评香,品香为设计理念,形成一种情调,一种欲语还休的浪漫。

(8)大江古村。大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村,建筑精巧,油茶文化深厚。古香古色的民居群与具有现代化气息的设施相结合,体现出生态和谐现代美。以挖掘油茶文化,发展油茶文化为设计理念。在古村中,规划油茶文化展览室,油茶文化主题园等体现油茶文化的设施。形成教育,传承油茶文化的特色古村。

4道路规划

从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示范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1]。以示范基地内外现有路网为基础确定示范基地路网系统:布置一条“一纵三横”主干道和一条环形主干道,连通周边乡、村道路;主干道与主干道之间根据地形地貌及交通需求布置若干次干道,主干道宽5 m,由此构成示范园顺畅的网状道路系统。同时进行作业道和观光道规划设计(图3)。

5辅助设施及观景台设计

在辅助设施及观景台设计中,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吸取当地民居建筑精华,传统文化新内涵,控制建筑斑块的盲目扩张[2-5]。辅助设施在建设中,主要新建管护棚,蓄水池、作业林道,管护棚采用客家建筑风格,达到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满足景观功能。

观景台布点顺应地形,充分运用“借景、渗透、转换、远眺”等园林艺术理论,达到登高可观基地景观、农业景观、乡村景观规划。规划主观景台3个,次观景台10个,在观景台上观景给人清新雅致、自然、亲切的感受。

6展望

生态油茶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考虑生态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景观塑造和农业经济效益[6]。通过生态油茶基地建设,打造了可观、可赏、可游的风景空间,提升了油茶文化内涵,引领了油茶产业的转型,加速了当地油茶产业化进程,实现了高产增收、水土保持、荒山复绿、文化提升,科普教育等生态目标,也辐射带动了地方油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现代化农村形象。兴国万亩生态油茶基地的建设,为赣州打造了靓丽的风景线,为江西乃至全国的油茶产业发展也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国莉,骆海峰,陈鸣春,等.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J].生态环境,2005,14(3):439-442.

[2] 张慧,缪旭波,孙勤芳.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J].农村生态环境,2001,17(1):29-32.

[3] 李艳秋,申瑞玲,高鹏.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中的应用[J].环境与发展,2010,22(4):31-34.

[4] 冯娟,戴岩.浅谈景观生态学原理在观光农业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09,29(2):6-9.

[5] 张尚宣,肖怀德,舒型武,等.景观生态学在农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179-184.

[6] 钟喜林,罗致迪,姜媛.江西赣州“绿源休闲农业产业园”生态景观营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71-15773.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