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7-05-30 13:46徐亚亭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30期
关键词:营销黑龙江省

徐亚亭

摘要从分析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要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大力开展市场调研工作、提高营销人员素质、加强品牌建设、加大网络营销投入等措施,以促进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农产品;营销;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30-0227-02

AbstractStart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ing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setting up green marketing concept, vigorously carrying out market research work,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arketing personnel, strengthening brand building, and increasing network marketing investment, which purpose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Key wordsGreen agicultural;Product marketing;Heilongjiang Province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购买绿色食品,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大幅提高。黑龙江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对全国绿色农产品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黑龙江省在绿色农产品营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根据新形势下绿色农产品市场的特征,结合相关经验,在分析目前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问题的基础上,就目前的市场环境和形势,对黑龙江省的绿色农产品营销提出创新思路。

1绿色农产品及绿色农产品营销

绿色农产品是指按照特定方式生产的生态、安全、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产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目前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这3类经过专门机构认证、具有绿色标志或环境标志的认证农产品和食品,简称“三品”,这3类农产品和食品像一个金字塔,越往上要求越严格。

绿色农产品营销是使绿色农产品实现最高市场价值的必然环节,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绿色农产品营销就是以满足消费者绿色农产品消费需求为出发点,通过相关营销活动使绿色农产品实现最佳市场价值,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活动,包括市场营销调研、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开发与生产、定价与调价、渠道建设、产品促销等旨在提高目标市场利润的各种活动[1]。

2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现状及问题

2.1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面积辽阔,地势平坦,雨热同季,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地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山麓,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地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黑龙江省从1990年开始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截至2016年,黑龙江省有292个产品獲得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其中加工产品共198个,种植产品共86个,养殖业产品32个,绿色食品产量占全国的20%,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占44.8%。经过多年发展,黑龙江省已树立全国绿色食品第一大省的稳固地位,绿色食品认证面积、产量、标准化水平、产品质量、市场网络和品牌影响力等指标多年居全国首位,绿色食品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的金字招牌和靓丽品牌[2]。但是,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认证的面积大、企业规模大,品种少,如大米一个产品就占垦区获标总数的35%,原字号产品占23%,绿色食品品种少,市场销售竞争力不强[3]。

目前,黑龙江省拥有466.7万hm2绿色食品认证,已在全国建成上百家绿色食品销售体验旗舰店,有上千个绿色农副产品品牌。黑龙江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粮食产量连年居全国首位,但农产品价不高,量大利薄,一直是黑龙江省农业面临的重要问题。2016年陆昊省长在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营销工作会上指出,做好有竞争优势的绿色食品营销工作,是实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农产品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进而靠“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的关键环节,也是广大农民创业致富的重要领域和途径。当前黑龙江省靠粮食增产和国家提高保护性收购价格实现的农民增收机制遇到了新的严峻挑战,要全面彻底转变“重产轻销”的观念,做好绿色农产品的营销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和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2.2面临问题

2.2.1绿色营销观念滞后。由于我国绿色营销理念发展较晚,很多农业企业对于绿色和环保的概念意识薄弱,没有利用现代化的绿色营销理念提升品质、树立品牌、提升价格,农业生产关注的重点仍然是提高产量,而对质量安全、绿色环保以及消费者的需求等方面并没有足够重视。有的企业还没有形成绿色营销观念,对绿色农产品营销的理论知之甚少,只注重眼前利益[4] 。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紧密相连,水、空气、土壤是农业生产的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要素。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前景和速度。随着农业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耕地环境质量和农产品污染等问题的突出,绿色农业发展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5]。

2.2.2营销专业人员不足。从事绿色农产品营销的人才大多数是农户本身,通常是生产兼销售,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营销知识培训,很少有人按照营销理念对绿色农产品进行包装加工,并对其进行整合营销。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人员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人员结构比较单一,文化知识水平较低,不能满足绿色农产品营销的需要。一些企业缺乏人才,管理落后,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此外大多数优秀人才不愿意深入农村,不愿意创新农业,使得愿意献身农业的优秀复合型人才稀少,也对绿色农产品营销造成障碍。

2.2.3品牌建设落后。黑龙江省在绿色农产品品牌意识方面相对淡薄,品牌营销相对滞后,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产品大都没有形成明显的品牌优势。一是因为企业经营者的品牌建设意识不强,对绿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关注不够,投入不够。二是因为品牌的宣传力度不够,品牌价值没能被消费者认知。黑龙江省农产品品牌多而杂,竞争力小。例如黑龙江省大米品牌就有73个,但在全国市场上销售份额占比大的却寥寥无几[6]。省内由于农产品品牌不够规范,影响了不少名、特、优、稀产品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并严重阻碍了农产品的出口[7],抑制了黑龙江省绿色农业的发展,制约了黑龙江省在新常态形势下的经济结构转型。

2.2.4网络营销投入不足。黑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中的营销手段主要依靠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在网络推广和促销手段上缺少创新,网络营销手段单一,影响力不足[8] 。农村地区的上网条件和网络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特别是在网络技术、上网速度、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都比较薄弱,无法满足网络营销的客观要求。虽然已建立了一些农业网站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但应用范围狭窄、效率低下,能真正从事农产品网上交易的网站却很少,无法为农户搭建高效便捷的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难以实现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的运行。此外,网络营销所需要的物流体系、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能提供绿色农产品销售所需的配套服务。这些使网络营销成本低廉、方便快捷的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在如何将实体营销业务和网络营销进行无缝融合和对接上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3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对策

3.1贯彻绿色营销的理念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以保证企业的永续性经营,为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利益以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而对其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的策划与实施过程[9] 。绿色营销更加注重生产资料的节约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保证产品安全和卫生。贯彻绿色营销的理念需要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绿色营销的前提是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消费者更高层次的消费理念的体现,因此要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的理念,使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选择具有绿色产品标识的产品。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到使用的整个营销过程都要考虑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保利益。要求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更加重视人类的长远利益,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际生产紧密联系起来。

3.2大力开展市场调研工作

市场调研是进行营销工作的前提,通过调研可以充分了解市场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工作。开展绿色农产品的调研,首先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情况,包括居民的购买力、消费习惯,对农产品在种类、数量、品牌等方面的要求。其次,要调查绿色农产品的市场情况,包括市场竞争情况、科研进展、政策变化等。最后,还要了解销售渠道的情况,可以通过销售人员来了解渠道各个环节中存在的問题,以便及时调整,确保渠道通畅。

3.3提高营销人员素质

首先,开展多种类型的农民职业教育,加强对农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由于多数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因此必须有计划、分步骤地提高农民文化知识水平。其次,根据黑龙江省在实施绿色农产品营销过程中面临的实际情况,在全省各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研究院所增设绿色农产品营销的相关课程,培养既懂农业生产、加工,又懂营销的综合性人才,并针对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对于人才实际的需求情况制订专项人才培养计划。最后,面向全国特聘绿色农产品营销专家,依靠其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创新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发展,提高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发展水平。

3.4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是消费者识别绿色农产品品质的最重要标志,也是绿色农产品赢得市场的关键。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首先要提高品牌意识,对广大农民实施品牌意识和市场知识的教育,使其认识到实施品牌建设对绿色农产品竞争力的作用,构思形象突出的牌子,并及时注册商标,获取法律保护。其次,要重视产品质量。依靠科技创新和遵循产品质量标准,不断开发高质量的新产品和新品种,对传统产品进行技术改造。然后,要注重农产品的包装,塑造品牌形象,通过对农产品分级化、特色化的包装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最后,要重视绿色农产品的品牌推广,通过品牌规划和借助展销会等开展一系列品牌推广活动,还要善于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

3.5积极开展网络营销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传统社会群体的消费模式,同时颠覆了传统生产行业的生产模式和营销模式。农产品营销者需要用网络技术改变网络营销运作模式,进而推动农产品营销业态升级和营销效能提升。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绿色农产品营销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子商务平台,将体验营销、O2O与绿色农产品营销相结合,逐渐向成本低廉、方便快捷的网络营销转移。绿色农产品应利用好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推广网络营销,建立自己的品牌[10]。随着网络营销的移动化趋势日益明显,农产品产品营销者应当打造自营的APP客户端,让农产品自营者的产品可以绕过营销平台而直接通达客户[11] 。

4结语

绿色农产品的发展是黑龙江省经济结构的重要一环,绿色农产品的营销则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研究从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结合我国经济

发展的环境状况,提出了针对性的营销措施,旨在为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发展和营销提供一些思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需要不断尝试和创新并因地制宜地做出相应调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加强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是需要长期面对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王延明,张越杰.吉林省绿色农产品营销SWOT分析与对策[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3,35(5):615-626.

[2] 龙江绿色食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J].黑龙江粮食,2016(12):53.

[3] 张涛.浅谈黑龙江垦区绿色食品发展现状[J].现代化农业,2017(6):69-70.

[4] 张静.国外绿色农产品营销的特点及借鉴[J].食品与机械,2014,30(5):276-278.

[5] 王峭然.绿色农业与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5):132-134.

[6] 孙宝玲,初凤荣.新常态下黑龙江省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商场现代化,2016(4):88-89.

[7] 刘清娟,王杜春.黑龙江省农产品市场营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6(6):9-10,13.

[8] 李立辉.黑龙江省农产品营销模式优化与发展探析[J].对外经贸,2016(6):101-104.

[9] 王永石.黑龙江省农产品绿色营销中的问题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21-23.

[10] 孙荣煜.黑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6.

[11] 郑亦麒.“互联网+农产品”型网络营销效果提升策略[J].农业经济,2016(4):138-139.

猜你喜欢
营销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黑龙江省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网络竞拍模式下的艺术品流通分析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