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小险企如何提升盈利能力

2017-05-30 03:45李春然
中国商论 2017年14期
关键词:盈利提升能力

李春然

摘 要:近年来,财产险公司保费规模持续增长,但综合成本率却一度迫近盈亏临界点,大部分中小险企更是亏损严重,究其原因,有外部市场竞争的影响,也有内部管理影响导致的赔付成本和综合费用的增加。那么中小险企如何才能提升盈利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加强创新、提升经营效率和风险选择能力入手。

关键词:中小险企 提升 盈利 能力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5(b)-084-02

自1980年我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保险主体从197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到1991年的人保、平安、太平洋三足鼎立的老三家,而到2016年末,20多年的时间,市场主体翻了几番,仅财险公司就达81家。保费规模也以每年百分之十几甚至三十几的速度在增长, 2016年财险全国原保险保费收入为9266.17亿元,远高于1980年产寿合计的4.6亿元。

但与之相比,财险行业承保利润率却不增反降,尤其占财险总保费70%以上的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一度迫近盈亏临界点,大部分中小险企更是连年亏损。一份同业交流数据显示,全国财险市场2016年车险保费合计6834.55亿元,占整体业务比74%,较上年同比增长10.25%,高于财险行业整体增速。但整体车险综合成本率达99%,承保利润不足66亿,且81家财险公司中,仅有14家公司车险承保盈利,共计盈利129亿元。而这14家中占市场份额65%的老三家盈利额为110亿,剩下的11家公司整体盈利额不过19亿;而另有41家公司车险承保共计亏损63亿元。从亏损榜的规模来看,有一半都是车险保费收入排名20~40位的中小型险企,其保费收入普遍在10亿~30亿元之间。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中小险企自然也不例外,尤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因为规模小、无品牌优势,本想通过高手续费拼出一席之地,但高昂的手续费却只抢来了少量劣质客户,不仅没有抢占到市场份额,同时还面临高赔付,也因此导致承保大幅亏损。那么作为中小险企,怎样才能提升盈利能力呢?我们先从分析中小险企的成本入手。

1 综合成本率的概念

综合成本率是衡量财险公司盈利能力最主要的指标,其分母是以原保费收入为基础的已赚保费,分子是综合赔付和综合费用两大块内容。具体公式如下。

综合成本率=综合赔付率+综合费用率

综合赔付率=(赔款支出+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分保赔款支出-摊回分保赔款-追偿款收入)/已赚保费×100%

综合费用率=(业务及管理费-摊回分保费用+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分保费用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已赚保费×100%

从公式中可看出,在保费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已赚保费肯定是增长的趋势,而无论是赔付支出还是综合费用的增加,都会导致综合成本率的上升。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小险企赔付支出和综合费用的增长呢?

2 综合成本率上升的原因

2.1 外部因素变化导致的赔付支出增加

首先,随着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的提升,保险客户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以及媒体等非专业质疑对保险理赔带来的舆论压力,造成纠纷案件增多,整个行业赔付成本也在逐渐上升。其次,占财险业务70%以上的车险业务,车辆零配件价格逐年上涨,且汽车厂商多采取“前端价格下降,后端维修成本提升”的经营策略,导致维修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因此间接影响车险赔付率也在逐年升高。再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类事故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数量和赔偿标准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人伤赔偿标准均有不同程度地提升,而且上涨趋势还在继续。最后,中小企业因为管控能力弱,因骗赔、骗保案件导致的跑冒滴漏,也是赔付支出增加,造成综合成本率上升的一个原因。

2.2 外部市场竞争的加剧,引发销售费用的增加

随着财险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加,外部市场竞争也在加剧,尤其是2012年开始,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及外资涉足交强险等制度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险公司特别是中小险企对于市场改革不确定性的担忧。为抢占市场份额,以中小险企为代表的财险公司纷纷采取提高手续费、加大销售投入比例等手段,从而又引发了新的一轮价格战。2016年是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全國推进的第一年,虽然车险综合赔付率有所降低,但车险综合费用率却高达41%,为历史最高值,个别中小险企甚至高达60%~80%。

2.3 内部管理粗放,导致运营费用的增加

现今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而对于新成立或份额较低的中小险企来说,更面临成立时间短、影响力小、人才储备不足等劣势,因而单纯把机构铺设、网点扩建作为提升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结果导致高投入、低产出,直接使运营费用增加,推升综合费用率。

3 降低综合成本率要从加强创新、提升经营效率和风险选择能力入手

基于以上分析,降低综合成本率,应从增加保费收入、减少赔付支出、控制综合费用入手。虽然有些因素是外部环境、社会影响形成的,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但是中小险企可以从加强创新、突出专业化特色,同时提升经营能力,优化管理流程和技术手段入手,从而达到提升盈利能力的目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措施。

3.1 找准定位,细分市场,突出专业化特色

近年来,中小险企在市场中一直处于竞争劣势地位,究其原因,大部分中小险企都按照大公司的商业模式参与竞争,“设机构、拉人头、拼手续费”,在缺少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前提下,久而久之中小险企必将被挤出市场。那么如何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呢?那就要通过细分市场、找准自身定位,以专业化特色切入市场。

如笔者所在的公司中煤保险,是国内首家以煤炭行业为背景的高危风险领域的专业保险公司。众所周知,中国是煤炭生产大国,也是煤炭事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对于一般财险公司往往是谈煤色变,拒保煤矿财产险业务。而中煤保险通过深入生产经营一线,了解高危风险生成、发展的规律,创新技术、产品、管理和服务模式,构建经营管理高危风险的核心能力,在煤矿保险业务中实现盈利。

如在车险经营方面,中小险企应试图走出车险产品的开发、营销同质化的怪圈,形成个性化、专业化的经营特色。商改第一阶段实施后,费率定价向着市场化迈进,借此机会,中小险企必须通过市场细分、找准自身定位,设计针对特定客户群的专业车险产品,做精做优,同时创新营销,花大力气提高客户的服务体验,不断提高理赔服务质量,逐渐的创建品牌效应,在提高业务规模的同时,提升盈利能力。

3.2 加强创新,引入“互联网+”战略,积极转型升级

达尔文曾说过,“最终存活下来的不是最强壮的物种,也不是最有智慧的物种,而是那些对环境变化做出最快反应的物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作为中小险企,更应该积极探索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引入保险“互联网+”战略,并借助先进技术再造业务流程,丰富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如利用微信平台,开发集微信投保、理赔一体化的营销模式,扩大营销渠道,提升业务规模;引入跨界联盟模式、拓展云技术优势等,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盈利能力。

3.3 提升经营效率和风险选择能力,不断降低经营成本

作为中小险企,规模小、机构少,完全可以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充分运用车联网、云产品、移动互联等技术,将业务流程的再造与新技术高度整合,最大化降低理赔和管理成本,此外,在流程的创新上要充分理解互联网的共享服务理念,将工具的运用效能发挥到最大化,通过提升经营效率不断降低经营成本。

其次作为风险的经营者,对风险的选择能力,也即风险管控能力尤为重要。但是近几年的行业发展现状,中小险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重保费规模、轻风险管控的现象,不加选择,盲目承保,也是造成亏损的原因之一。因此提升盈利能力,必须先提升风险选择能力。如建立有效的风险信息系统,收集公司内外部的、行业内外部的,各类风险数据、损失数据,并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系统定价和资源匹配模型,有效地识别和选择承保风险。从而控制风险,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总之加强创新、突出专业化特色,同时提升经营能力,优化管理流程和技术手段,是提升效益,降低综合成本率的有效途径,只有成本降低了,利润增加了,中小险企才能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宁.浅析财产保险公司强化成本管控的路径选择[J].企業研究,2014(5).

[2] 张丽芬.商车费改给财险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讨[J].时代金融,2016(20).

[3] 浅论中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EB/OL].http://lw.3edu.net/ baox/lw_189308.html,2015-04-04.

猜你喜欢
盈利提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农村电商怎么做才能盈利
车市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不盈利的扩张都是徒劳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