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指导应有序、有法、有味

2017-05-30 04:08蔡文秀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笔画生字写字

蔡文秀

【镜头回放】

镜头一:学完了《蚂蚁和蝈蝈》一课,最后10分钟教师指导写字。教师先范写“汗”字,一边范写一边带学生读“三点水,加个‘干,劳动果实汗水换”。再范写“洞”字,“三点水,加个‘同,齐天大圣水帘洞”。

镜头二:一位二年级教师教学《识字6》一课,在“生字我会写”这个环节,出示课后要写的生字中三个反犬旁的字:狮、猴、猩。出示写字方法:看、记、写、比。(看:看清结构;记:记住要点;写:写好笔画;比:对比改正。)教师范写并简单讲解,学生拿出习字册描红、临写。练习之后没有评价反馈。

镜头三:一位教师在二年级下册《学棋》一课的写字教学环节中,一直在讲解木字旁、竹字头的写法,“弓”是这堂课要学习的新部首,教师却没有讲,而且也没有给学生练习的时间。

【教学思考】

镜头一中教师只是范写,顺口溜只能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对写好生字没有什么作用,近乎无效指导。镜头二中教师出示的教学方法看似很好,但只是“摆设”,教师并没有有效指导学生写好反犬旁的字。如写反犬旁的笔顺、弯钩的弧度、书写要领以及两撇的位置和角度等。镜头三中教师不了解学情,教学没有重点。

学生的写字很难达到要求,究其原因,与教师在写字教学中目标模糊,没有系统性,不同年级同一个模式有关。那么,如何让低中年级的写字教学有效呢?

一、有序:遵循学习规律,以形象比喻让学生写好基本笔画

听课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对各学段的写字目标认识模糊不清,要么写字目标过低,学生在原地踏步;要么目标过高,学生难以企及,失去了写字的耐心和自信。课标要求低年级写字以书写的正确、规范、端正为主,到第三学段才提出书写时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因此,写字教学首先要“有序”。

统编本教材的写字从识字课开始安排,每课3~5个字,上册100个字,以獨体字为主。在笔画笔顺的安排上,重视打好基础。这样编写的意义是:起步平缓,循序渐进,便于学生领悟书写规律,并迁移运用。一年级上学期是学习笔顺、运笔的基础练习阶段,如何教学生掌握笔画的书写要领、写好笔画呢?我遵循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规律,巧用比喻进行写字指导。如“点”画:头尖,尾圆,像小水滴。再如,教“无”字的主笔竖弯钩时,让学生知道“间架结构摆匀称,主笔突出有精神”,并让学生观察这个笔画形态像什么?像浮鹅,看,这一笔多像鹅浮在水面的样子啊!这时再讲王羲之见白鹅游水之姿悟出“浮鹅钩”的笔势故事。学生立刻来了兴趣,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是啊,额头上有个小疙瘩,脖子长长的,尾巴短短尖尖的,有点向上翘……”之后在学生形象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再范写并讲解笔画写法,这样学生就容易掌握了。

再举一例,统编本一年级上册的《金木水火土》一课。学生第一次写字,首先要教学生认识田字格,重点是教学生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横”。在学生端正坐姿后,讲解“横”画书写要领,如:起笔重,行笔轻,收笔重。讲解时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横”有什么特点,然后通过顺口溜来领悟写法:“毛毛虫,平又平,身体轻轻尾巴重。”

低年级是写字的起步阶段,教师一定要多示范,一笔一画地教,指导学生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到位。尤其要引领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发现笔画的高低、长短、斜正、弯直等。如果能采用“图片展示”和“边示范边讲要点”相结合的方式,再借助多媒体动画课件放大展示汉字的运笔过程,让学生更为形象、直观地看清指定笔画的运笔技巧,教学过程将会变得更有趣、更有效。

二、有法:加强字帖临摹,以分类比较帮学生掌握间架结构

字帖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比较强,在习字时要先摹后临,临摹结合。现在学生用的习字册,一是字体为印刷体,不适合临摹;二是只有字,没有教法,学生只是流于形式地进行练习,依葫芦画瓢,很难从中掌握运笔的方法,找到汉字的规律。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读帖、临摹就很重要,即在读帖、指导书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帮助其掌握汉字的结构。

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学过的很多字都变成了偏旁,许多字作为偏旁的时候形体有了变化,如:“月”字变得很瘦;“口”字变得很小;“王”字最后一笔“横”变成了“提”……这些都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和比较,掌握其中的规律,从而把字写正确、端正。如写带口字旁的字,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口字旁是左小部首,一般在田字格左上格的右下角,边竖向内斜,下面一短横向上斜。到了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笔画的写法,也掌握了很多书写规律,教师此时应重点引导学生关注间架结构,且多让学生自己练习,课堂指导应少而精,有针对性地教。比如,薛法根老师执教《剪枝的学问》一课,这样点评学生写字:“他有两笔写得很好,就是撇和捺。一个字的关键笔画要写好,这个字就好看。”指导针对性强,效果才会好。

另外,分类指导也是写字指导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如教学生写“品”字结构的“晶”“森”“众”等字,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后得出规律:抓住中线重心稳,上宽左小右中等。掌握了这类字的结构规律,学生就很容易写好这一类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写字时要有类别意识,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按照结构特点分类来教。如人教版四下《蝙蝠和雷达》一课共有12个生字:蝙、蝠、捕、蛾、蚊、避、锐、铛、蝇、揭、碍、荧。它们都是左右结构,教学写字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分类,然后选有代表性的字指导书写。如,左小右大、左高右低的字:蝙、蝠、蝇、蛾、蚊、碍。左小右大、左右同高的字:捕、揭、锐。学生通过比较很容易找到规律。

三、有味:注重展示评价,以欣赏激励使学生增强写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写字教学中,教师须运用智慧和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小学生天性好胜,成功的喜悦往往能带给他们无穷的动力。教师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习字进行讲评,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增强自信心,明确努力的方向。

课堂上,我们采用实物投影仪来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从中感受写好字的喜悦,并找到写好字的规律。评价中,教师应努力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愉悦的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练习书写的积极性。我以前带的四年级一个班,基础不错,可不少学生总喜欢把字写得长长的,要不就是写得太扁。在讲评时我把学生这两种特殊的字用投影出示,写长字的下面评语写着:“字如长蛇挂树。”写扁字的下面写着:“字如扁扁蛤蟆。”学生看了议论开来:长也不是,短也不是,字到底写得像什么才美呢?我顺势引导:“字如人,也有高有矮,有胖有瘦。该长的长,该短的短。长者如诸葛亮般秀美,短者如黑旋风李逵一样结实。”听了我的话,他们笑着不住地点头,似乎是第一次领悟了写字的要诀。后来我发现他们写的字完全改变了。我问他们:“为什么进步这么快?”有个学生说:“现在我写字时脑子里总是出现诸葛亮、李逵的形象,生怕又写成扁平的蛤蟆。”这话逗得大家都笑了。可见,幽默风趣的语言比反复强调十几遍有用得多。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浦口区教师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笔画生字写字
读儿歌识生字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生字辨识大闯关
我学写字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我学写字
找不同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