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视域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2017-05-30 08:06张新
中国商论 2017年14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创新能力

张新

摘 要:创新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走质量内涵式道路的必然要求。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服务作出了贡献。随着国家提出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新理念,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培养日益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处于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如何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技能人才培养之中,已成为有关人员研究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创新能力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技术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F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5(b)-185-02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明确提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调配师资、改革教法、完善实践、因材施教,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推动着创新教育的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在高职院校拉开了序幕。但是,客观的现实也告诉我们,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在高职教学的全过程很好地进行,由于受到惯性思维和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创新能力培养是雷声大雨点小,说得多做得少,特别是由于受高职院校自身的局限,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信心不足研究不够。针对当前的现状,笔者就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初步的论述,从创新与创新能力的概念出发,讨论高职教育开展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切入点来分析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各环节的变革,把创新能力培养要素全部融入到高职教学的全过程,做到专业教学与创新教学有机融合,培养出具有更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 创新与创新能力

1.1 创新的内涵

“创新”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概念化的过程,表现的特征为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主要含有三层意思: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活动的核心在于一个“新”字,就是通过新的方式、新的方法和新的手段得到不同于以前的、更好的、更优化的结果。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更有成效的成果,同时也获得了取得新成果的新方法、新方式与新手段,是结果与过程的结合体。创新涉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又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一个创新型人才。创新活动是一项实践性活动,重点不光表现在思想、行动,而更加强调通过创新活动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创新也不只是技术手段上的改变,而更是方法论切实可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新成果,而是要能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解决那些“隐于现状”和“限于常规”的问题。

1.2 高职教育与创新能力

高职教育面向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生产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其根本任务。那么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否需要具备创新能力,一直以来是模糊不清的。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明晰。创新人才培养摆在了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上来,创新能力不仅仅是高端人才的专有属性,也是其他各类人才应具有的属性之一,高职教育也要承担起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新型技能型人才。

创新能力具有不同的主体,按其主体的不同,常常会提到国家、区域、企业和人的创新能力,这里主要是指人的创新能力。综观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对创新能力内涵的阐述上,国内学者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一切能获得的信息,产生出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四个部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核心是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第二类认为创新能力是有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基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创新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第三类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或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

2 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近十几年的高速增长,目前已从粗犷式的数量增长转向了質量内涵建设的轨道上,随着我国创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也得以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了一个重要位置。肩负生产第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理所当然地要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同步出发,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创新驱动是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驱动,没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像无源之水,没有动力和活力。高职教育需要培养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来满足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人才需求,为在新形势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国制造2025提供人才资源。

创新能力培养是新时期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首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国家层面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人才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没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不可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这就要求各类各型人才的培养务必要强化创新能力培育。其次,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建设本身也要求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近十年来,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从量上来说得以了扩大,但从质的方面来看还没有完全随量而质变,多方统计的数量表明,企事业单位对高职人才的满意度偏低,毕业生对专业对口率、收入、岗位适应性、可持续发展空间都不十分满意,根本的问题是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近人意。再次是高职学生自身迫切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接受高职教育最终要走向生产一线的工作岗位,毕业生如没有一技之长,没有练就一身技能,那么就无法寻找到较好的岗位,不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那么就很难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最后是社会发展需要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当前的产业转型升级和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改造对生产一线的各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创新能力培养推动高职教学改革

3.1 转变教育理念,强化顶层设计

高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从转变教育理念出发,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高职教育历来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方向,强调“以技能为本”的基本思想,因此,从“以技能为本”到“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是高职院校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教育理念的转变驱动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的改革,在技术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融入创新能力要素的注入,要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重要作用,一是从学校层面建立起相关创新能力培养的规章制度,如制定《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规定》、《高职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办法》、《高职学生创新指导教师工作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文件,从制度上给予保障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前提。二是要增设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管理机构,以突出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三是制定出对学生和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奖惩办法。通过鼓励和奖励来推进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努力做到创新能力与日常教学的有机结合。

3.2 构建创新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和学生评价方式

高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不是孤立的事物,它必须融入到具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才有生命力。从“以技能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是要强化学生个性的培养和体现,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摆脱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条框,强调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因此,创新能力培养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开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把创新能力各要素充分体现与融入,构建起有创新能力内涵的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加强实践体系的建设,通过课堂内外的实践实训活动,落实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人才培养过程也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结累与体现,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完成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实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强化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多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一个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活动的评价十分重要,如何开展好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具有对学生学习的导向作用,要开展多样化的学生评价活动,减少终结性评价的权值,通过对学生教学过程的分阶段考核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多的是鼓励学生主动作为和自主学习。

3.3 加强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

教师是高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主导者,加强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保证。高职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彻底改变传统的以课堂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思想,大胆创新教学新方法和新手段,改革课堂教学形态,以充分挖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导向,大量采用启发探究类课堂教学方法,积极引入互联网等信息化教学平台,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强化教师自身学习,积极参加企业实践性活动,投身科学研究,提高教师自已的学术水平与科研视野,学习并参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提高教师整体能力,有效保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4 建设创新实践的实训实习平台

创新能力培养离不开创新实践的实训实习平台建设。创新能力培养是融入到教学过程各环节之中的,实践实训教学活动在高职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更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实践活动,

只有建设好具有良好条件的校内外实践实训体系,才能有效保障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在实践实训平台提供良好的的教學环境下,通过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教学、头脑风暴、直观演示、分组研讨、讲练结合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提高其综合技能、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实训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实训实践平台也是学生技能竟赛和第二课堂开展的基本保证,技能竟赛和第二课堂活动都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良好形式,实践证明,这两项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4 结语

创新能力培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在职业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创新型国家建设驱动高职教育开展创新能力培养,应当说高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理念和思想不够完备,需要大家来研究和探索,笔者只是对其进行了一点点思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陆尚平.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广西教育,2015(08).

[2] 任飏.论创新型人才及其行为特征[J].教育研究,2017(01).

[3] 赵炜.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分析[J].新教育时代, 2016(9).

[4] 赵桂英.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述[J].文教资料, 2016(11).

[5] 李阳.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09).

[6] 余云飞.提升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