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的就业观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

2017-05-30 12:07段媛
大东方 2017年10期
关键词:启示

段媛

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各高校备受关注,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马克思的就业观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走向成熟奠定了理论基石。

关键词:马克思的就业理论观;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启示

一、马克思的就业观

(1)马克思就业观的概述

马克思一直都注重实践理论的研究。他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实践不仅是检验人的思维的标准,还能使人从中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实践的就业观要求人要学会认真思考并为之付出行动。人只有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才能锻炼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就业过程是大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的具体化。因此,可以运用实践的就业观来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与此同时,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并注重积累实践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下次的实践活动。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业生涯意识淡薄,重视度不够

大学生群体处于即将踏入社会的过渡阶段,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经历和错误的就业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大学生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举措不够重視。首先,大学生群体的活动范围有限,因而社会经历受限,并不能真正体会就业形势的严峻而选择忽视。其次,以往的就业观念是就业要专业对口、高薪、留在大城市,以及受先毕业再就业的思想的影响,对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漠不关心。再次,现在部分大学生总是认为“计划没有变化快”,“走一步算一步”,从而选择逃避职业生涯规划。

(2)职业定位不准确

现在的大学生考虑得更多的是“我想做什么”,而忽略了“我能做什么”和社会需要什么这一现实问题;还有的大学生自以为是,凭着自己的学历、专业、成绩、证书等优势,对一般的职位视而不见,一味的追求好的职位;还有的学生到处撒网,有时在多个职位中优柔寡断,难以取舍;还有的学生不愿吃苦,求稳求好,对“金饭碗,铁饭碗”过于执着。在这种不良的选择倾向下,大学生就变成了“眼高手低”的人,因此,影响了其正常就业。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利用多样化的途径,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度

大学院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学校的正确指导才能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得以顺利进行。学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要从根本上给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高度的重视,二是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和人员的建设,让他们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学习,让班主任和辅导员定期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讲解,就业指导人员在對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

(2)转变就业观念,合理地进行职业定位

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转变保守的就业观念,践行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与此同时,大学生也要树立灵活就业的观念,为以后转换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一个人或许一辈子只从事一种职业,或许一生中可能会接触多种职业,但每个人在心里都期望找到一个稳定、合适的工作。而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就需要根据社会现实的要求,随时做好改变原有的职业目标、兴趣和迎接新的挑战,还要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和对岗位的热爱之情,这样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和在工作中有所成就。

四、马克思的就业观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

(1)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认真思考,慎重选择

就业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件大事,虽然在社会上选择职业的机会很多,但如果我们一不小心可能会走很多弯路。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能这样选择是人比其他生物更为优越的地方,但是这同时也可能毁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 所以,马克思在一再强调“认真的考虑”、“冷静的研究”、“不要凭借一时的感情激动”、“正确对待虚荣心等”。这些都表现出了马克思在对待职业选择时慎重严肃的思考态度。而我们在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亦是如此。

(2)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当今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因此强调个人的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并不违背人生价值观,反而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不谋而合。此外,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精神动力,充分全面自由地张扬个性、施展才华、奉献社会,这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所弘扬与鼓励的。但目前,部分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一味强调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很少关注社会需求,片面追求物质层面的自我价值,忽视为集体、国家利益奉献的精神层面的价值,很少顾及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利益与要求,把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个人成长的辩证关系置之度外,习惯了把自己的兴趣、爱好放在首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而不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心态暴露了某些大学生逃避社会现实、缺乏应有的责任感,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具体表现,已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

(3)在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马克思认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当代大学生在未来选择职业的时候,也要具备这样高尚的情怀,不要将实现自我的价值看成是唯一的奋斗目标,使自己处于幻想的追求中,让双眼迷失在单一的目标中。大学生更多应当注重的是作为社会成员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3-7.

[2] 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9.

[3]汪小丽.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联系[J].法制与社会,2014,6:175-176.

[4] 陈兴娜.“中国梦”视域下再谈青年马克思的职业价值观[J].淮海工学院学报:文社会科学版,2013,3,(12).

猜你喜欢
启示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浅谈庄子眼中的“至德之世”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浅析目的论视角下汉语新词英译的特点及启示
国外企业融资主要监测体系、法理依据及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