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7-05-30 13:07王婷
大东方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云南

王婷

摘要:云南农业生态系统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功能的多样性、生产的高效性、价值的珍贵性和潜力的巨大性等特征。当前, 云南农业生态系统存在着耕地撂荒、地力下降、土壤污染、灾害频繁、效益低下和后劲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严重制约着云南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云南

云南省高原地区海拔地势北高南低,海拔相差大,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水资源雨量充沛,河流湖泊众多。据统计,截至2010年云南人口数量为45966766人,云南土地面积位居中国第八位,达到39.4万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3176.09万公顷(47641.35万亩),占82.88%,如图1。由此可见,云南农业在我国整个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维护和保持云南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云南农业生态系统特征

与我国北方农业生态系统相比,云南农业生态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结构的复杂性

由于云南地处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适宜多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云南地区形成了以一年多熟为主体的耕作制度体系, 具有配置方式多、种植模式多、作物品种多等结构等特点。

(2)生产的高效性

云南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高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土地利用率高,再加上云南雨热同季,因此云南耕地种指数普遍高于北方,多行一年二熟或三熟。二是单位面积产出高,从2011年到2016年云南一直持续增长状态,到2016年已达到1902.9万吨。如图2。

(3)潜力的巨大性

2002年,在联合国粮农有关组织联合有关国际组织的和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截止目前,全球15个国家36个传统农业被列入名录,中国入选11个中,云南农业生态系统占了两个,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很显然,云南在生态农业的保护与传统文化、保护物种多样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注重保护。

二、云南农业生态系统问题

(1)耕地利用率制约因素多

云南省土地总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八位,人均土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云南省为高原山区省份,全省山地约占84%,高原约占10%,坝子(盆地)约占6%,空间分散,组合各异,高海拔土地和陡坡土地占有较大比重,不利于耕地作物的种植和交通运输。

(2)土壤和气候类型多样,但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云南省低纬高原地区,海拔差距较大,多坐落在垂直性地带,气候也呈现出“低热、中暖、高寒”的特点,从而国内大多数的作物在云南都能找到。同時,云南地质灾害也是我国频发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隐患频频发生,对生态农业规模化的发展产生了威胁。

(3)土地利用类型丰富,但分布零散且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

云南省的耕地和林地面积位居全国首位,优质的耕地分布面积主要位于坝区,而林地分布则不均衡,分布零星。云南的土地类型丰富多样。拥有全国3个一级土地利用类型和10个二级土地利用类型。

(4)土地垦殖率较高,但质量较差且后备资源不足

云南省农业用地质量普遍不高,且多陡坡耕地和劣质耕地,耕地总体利用率低,林业的产出率相对较低,且草地也有退化的趋势。由于云南地势地形的局限性,使得云南开垦的潜力降低,使得后续开发难度大。

三、云南农业生态系统发展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云南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

(1)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科学、合理、适度开发资源,提高土地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同时扩大有效耕地面积,促进云南绿色生态经济的大力发展和建设。

(2)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大力推进耕地综合整治,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稳产农田,稳步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控制建设用地總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广节地技术,优化农村居民点用地。

(3)推行轮作休耕的制度

实行有机会的轮作休耕,进行生态修复,待农田完全恢复了生产能力后,再进行正常耕种。加大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实行生态修复和轮作休耕。待其完全恢复生态后再进行正常的耕种。

(4)深化农村改革,优化系统结构

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加强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创新机制,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激发农村的发展活力。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云南生态农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 中国统计年鉴—2015[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9 云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

[2]佘玮,黄璜,官春云,等.我国典型农作区作物生产碳汇功能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 2016, 18(1): 106-113

[3]赵其国,吴志东,我国南方农业综合发展战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0,(4):316-323

猜你喜欢
云南
云南图片库
云南图片库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最后的秋境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云南潦浒柴烧陶煴
云南行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聚焦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