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潼南工业发展走产业集群之路的建议

2017-05-30 13:34米小林
大东方 2017年10期
关键词:集群园区建设

米小林

产业集群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型工业化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促进后发地区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节约成本、推進技术创新、开拓市场、规模扩张、实现各种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潼南要实现由工业弱区转变为工业强区,必须全力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坚定不移地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潼南工业发展走产业集群之路的基本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夯实基础,挖掘潜力,抢抓机遇,全力打造工业发展平台;以园区为载体,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培育优势特色龙头产业,提高产业集聚度和企业关联度,放大产业集聚效应,提升企业和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把潼南建成新型工业基地。

一、制定产业政策,加强产业集群引导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首先要靠产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明确重点扶持产业,重点突出对产业集群的导向作用,强化政府引导,着力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和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向产业集群倾斜。建议着力对“十三五”规划的“4+1”产业从产业、土地、融资、财税等政策方面大力扶持。产业政策上,围绕产业强化培育,制定产业发展引导目录,对目录涵盖的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尤其是对产业具有带动,能形成集聚的龙头企业,要给予特惠政策。如机械制造产业重点扶持发展汽车、摩托车配件、农机制造等,汽摩配件依托主城抓配套,农机制造抓自主品牌创新;精细化工产业重点支持民丰化工的产业链延伸,万利来化工、新华化工的技改升级、环保搬迁,搬大搬強,全力推进大唐国际热电联产项目,并依托该项目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消费品产业重点扶持发展高档文化生活用纸及包装纸、纸板、商务用纸,各种开关、插座、现代灯饰及照明产品,加快灯具制造基地标准厂房建设等;IT产业重点支持发展微波通讯设备和笔记本电脑元器件生产,逐步形成拳头产品。土地政策上,政府可以采取征用、收购、置换流转等多种方式,对产业集群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给予先保证用地,然后逐步完善征用程序,以确保项目快速推进。融资政策上,引导产业集群企业运用多种信用工具和多渠道融资方式筹资,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多种方式对龙头企业和重要配套企业给予支持;财税政策上,优先安排与产业配套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设立专项资金扶持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每年财政预算2-3千万元,采取贷款贴息、专项补助、资本金注入等方式,重点支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做大做强、配套企业和配套产品做专做精。

二、加快园区平台建设,培育产业集群载体

大力实施“筑巢”工程,利用好城市发展新区各种有利政策,加快园区平台建设,强化园区项目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功能,吸引同行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实现物流、信息流、基础设施等的集聚与共享。

1.进一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适度超前、滚动发展原则,着力做好基础设施项目包装、报批、招标投标等工作,根据入园项目多少、规模大小,严格按规划标准合理安排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决不能因为资金紧缺而降低建设标准。同时,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或企业等到园区建设“园中园”,走工业地产开发之路,建议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政策。

2.强化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产业集聚。把项目建设作为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加快产业集聚发展的突破口,通过项目带动,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新的增长点。加大对项目建设的督促力度,强力打击阻挠施工行为,确保无障碍施工,做好企业用地、用水、用电、用气、通讯等生产要素供给,确保落地企业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对建设速度慢的企业进行整改,督促企业加快建设和投产。

3.强化园区建设与城市功能配套建设相结合。适度配套商住用地指标,快园区生活、文化、教育、休闲娱乐、园林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

三、加强招商平台建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紧紧围绕“4+1”产业集群规划和产业集群重点项目发展引导目录,抢抓沿海地区和主城产业转型升级机遇,精心包装、策划和储备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积极对外招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1.不断创新招商模式。强化专业招商队伍建设,主攻专业招商和重点招商。突出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招商,实现以政府为主招商到龙头企业主导招商的转变。坚持引大、靠大、壮大策略,瞄准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产业,力上环保型、循环型、集群型项目,鼓励全民招商,扩大招商成果。

2.加强项目包装策划。策划项目既要脚踏实地、严密细致,又要“异想天开”、“无中生有”催生裂变项目,加强对周边地区大项目、大企业的研究,力争从老项目催生更多的新项目,从大项目裂变更多的配套项目。狠抓开放合作,深化与周边地区在资源开发、产业转移、企业管理、市场流通等领域的共建共享,尽快融入成渝城市群、产业带,打造川渝合作共赢先行区。

3.严把项目准入门槛。完善项目论证和评审机制,有选择性招商,严把入园项目质量关,提高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投入产出比、税收含量、节能减排等准入门槛,着力对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型企业的引进,强力引进能形成产业集群型的大项目。

四、破解要素制约,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1.破解土地制约,为工业发展搭好土地供给平台。土地规划利用必须坚持“供应减量化、使用高效化、利用循环化、闲地资源化”原则。一是盘活存量。建立土地存量流转机制,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严格合同约定,对达不到建设进度和投资强度的项目,劝其主动退出,为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腾出发展空间。鼓励和支持建设多层、高层厂房,提高土地利用率,对闲置、低效厂房加快整改步伐。二是扩大增量。积极争取市里重点支持,做好园区用地规划工作,基本农田指标调整大力向园区倾斜,有效增加园区土地供给。建立有利于加快进度、降低成本、减少矛盾的拆迁机制,为空间拓展提供保障。三是探索镇域工业企业孵化园土地供应路经。镇街国土部门要为培育微型企业发展提供创业基地,以利做大做强后进入园。

2.破解融资难题,为工业发展搭好融资平台。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项目建设,提倡政府规划,企业建设,统一管理,不提倡只靠政府投入。一是建立多元投入的融資机制。出台优惠政策,推行市场化开发,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向市场,做到谁建设谁受益,谁投资谁享用。二是建立通畅的融资渠道。健全诚信评估担保体系,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和项目建设提供融资支持。三是整合资源建设园区。如交通方面的专项资金用于道路建设,林业方面的专项资金用于绿化工程,水利方面的专项资金用于给排水建设等。

3.做好人才引进培育工作,为工业发展搭好人才供给平台。一是大力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科技项目、科研院所,完善人才激励、竞争、保障机制,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二是充分发挥职业培训学校、培训基地作用,根据企业用工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为企业提供“适销对路”的劳动用工,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五、大力发展要素市场,构建产业集群支撑

1.大力发展现代商品流通市场,构建产业发展物流平台。一是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配合园区物流量的增加,规划建设一批适应产业集群发展、功能配套的运输、仓储、配送、包装等设施,积极鼓励民营资本投入物流业,拓宽物流服务市场,以物流业建设加速产业集聚。二是建设与产业集群发展相配套的专业市场。形成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物流圈和供应链,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

2.鼓励发展各类中介组织,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共享资源。一是设立产业信息中心。加强对地方的整体形象统一包裝、统一宣传,为企业及时提供所需的信息服务。二是鼓励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如管理咨询、信用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组织,建立专业性电子商务及结算平台,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三是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维护、行业自律、沟通信息和加强合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着力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区域名牌产品

一个知名的地区品牌能创造出惊人的综合价值,要充分利用业已形成的集群优势,打造区域品牌。按照“绿色、低碳、环保”标准,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规上企业,强力打造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在政府各类资源优先向龙头企业倾斜的同时,积极引导各种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对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充分发挥其集聚带动效应,引进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企业或企业集团,逐步衍生和吸引更多相关企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形成和健康发展。

2.着力打造产业链,增强产业集群功能。要从离散抓项目向抓产业链转变。一是依托现有骨干企业,上下延伸产业链,催生与之相关联的新项目。二是充分利用优势产业,通过资金、人才、技术等扶持政策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群和优势产业琏。

3.重点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名牌产品。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向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流动,以产业集群中骨干企业知名品牌为依托,通过自身生产、对外贴牌加工及零部件配套供应,实现由产品名牌向区域性品牌的转变。

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自主创新是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要积极引导企业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切实解决“有制造无创造”现象,走由“数量经济”到“质量经济”再到“品牌经济”的提升之路。一是推进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推动工作,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发展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实现企业装备、技术、工艺、产品的整体升级,提高企业的获利空间和竞争力。二是强化技术创新。整合技术资源,建设面向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加快整体技术的提高。采取行政手段引导,市场手段激励,探索企业与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经常性联系机制,弥补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

八、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水平

打造工业发展平台,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全区上下必须统一思想, 增强服务意识,及时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强化目标考核,狠抓工作落实。

1.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精简、高效、责权统一”原则,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府部门内设机构职能归并改革,减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增强“一站式”审批权限;完善现场办公、领导包帮等制度;对重点项目审批开设“绿色通道”,落实专人限期办结;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着力提高协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建成投产率和拉动增长率;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兑现承诺,提高政府公信力。

2.优化发展环境。环境是生产力,环境出生产力。环境的竞争已不再是简单的优惠政策,大量的是体现在法制、人文等软环境上。要努力营造“成本最低”的政策环境,尽可能降低各种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营造“效率最高”的政务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环节和时限;营造“信誉最好”的市场环境,强化行政责任考核和过错追究制度,加强信用体系和财务制度建设;营造“感觉最佳”的服务环境,“只立路标,不设路障”,切实提供“一站式、全程式、保姆式”服务,让企业在潼南进得来、立得牢、长得快、干得欢、发得大;营造“人文最浓”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使潼南成为西南地区最佳的投资旺地、人居福地、发展胜地。

猜你喜欢
集群园区建设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园区的开放样本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