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职历史教学的思考与创新

2017-05-30 16:55何帅
大东方 2017年10期
关键词:历史课素质教育中职

何帅

摘要:面对新世纪的来临,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历史科目作为实现完成中学基础教育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同其它科目一样,其目的应该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字:历史教学,素质教育,历史比较法

一、中职学校历史教学的现状

(1)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态和基本国情决定了企业用工太过于注重工人的专业技能,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等大部分人都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就是培养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学校,甚至是放弃了对文化课尤其是历史这些小学科教学的重视。认为学生只要专业技能掌握的好,就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根本用不着学习历史之类的副课,导致了目前大多中等职业学校不开设历史课的现状。

(2)即使是有个别中职学校开设了历史课,也仅仅是在个别专业开设,而且课时很少。就这样甚至还有学校让非历史专业的教师讲历史課,而让年富力强的历史专业教师改上其他课程。这样,造成了中职学生历史文化知识极度贫乏,历史文化素质较低。

(3)因为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不重视,加上个别教师的不负责任,目前中职学校的历史课或者照本宣科填鸭,或者机械死板教条,或者自由散漫。

二、中等职业学校的历史教学的思考

(1)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设立难点疑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语言尤为重要, 而利用实物、历史文物、图片、地图等材料最能直观反映历史真相, 能够以形象感人, 在学生的心灵中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

创新的历史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创设出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接近历史,感触历史,感受历史,从而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教师正确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

(2)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大胆质疑,勇于创新。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随便讨论自己的想法,学生有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后, 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方面的答疑, 更要给学生这一良好的求异思维苗头以鼓励与进一步引导, 激发他们永不熄灭的创新能力。教师也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正确的或者不正确的答案,耐心倾听后,让学生自由讨论,而不要急于下结论,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后,再耐心帮其解释,学生的错误思维通过老师的点拨得到纠正,学生既掌握了知识,也在思考中发展了创新思维。

(3)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现代社会中,由于家长的溺爱不少学生显得特别自私,不懂得关心别人照顾别人,不懂得如何正确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只能接受别人的表扬,却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我行我素不顾别人的感受。历史课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的学科,不仅能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而且可以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历史课也是培养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手段。

三、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的创新

(1)普及历史教学,把历史教学与学生专业学习结合起来

中职学校普及历史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买上教材,配备教师。而应该针对各自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规模,针对学生历史文化素质低的特点,尽量的开发校本课程,加强本地历史文化的教学,让学生多了解家乡文化的渊源和历史;更要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結合,使历史教学明显的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修养。(2)充分利用现有教师资源,彻底实现人尽其用。

让历史专业教师回到自己的专业上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加强历史教学。坚决杜绝随便找人顶任历史教师的现象,避免教师上课照本宣科,不知所云。

(3)改革历史教学,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①历史教师也要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的提高,改革历史教学方法。

要把历史教学搞好,关键还是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采用有趣导入新课,尽量多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讲课中注意文史结合等等,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诵心记,尽量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生活化历史教学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过于重视知识点的落实,对重点难点的掌握,强调历史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及死记硬背,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理解、体验和感悟,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这种脱离生活的历史知识已经完全失去了它固有的精神、文化、智慧与情感等丰富的生命内涵。再加上历史教育极度缺乏那些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素材,势必影响到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

③开展历史学科课外活动

充分发挥课堂社会课堂效益历史学科课外活动是历史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是历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在历史学科的重要表现课堂里书本上学到的历史知识和道理,可以通过课外知识得到印证启发和补充,通过人体多种感官功能得到更具体更鲜活更深刻的体验,铭刻于心。

④关注现实,挖掘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历史学科的设臵目的看,本学科不应停留在对残墙断垣,名胜古迹的发掘和复述上,而是应该通过历史素材探索历史发展规律。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从而增强人类顺应社会进步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当今重大事件和现实问题。

(4)中学历史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历史创新能力,由知识型转化为科研型

在思考如何让历史教育适应新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时,首先不是考虑如何去教而是如何去学,把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自身提高放到比教书更重要的地位,,所以中学历史教师除了具备“专业思想的巩固、研究和实施历史教学目标的基本技能、继续教育中的自学能力”之外,还要有“开展教研和科研的能力”。

(5)激发兴趣,引起探究

如果学生对某一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自觉地将探究活动内化为自身的需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结合历史事件的情境,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同时发现问题,进而产生一探究竟的欲望。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结合教材特点,生动地叙述能引起疑问的史实,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参考文献

[1]李付堂.精神培育:历史教育的根柢-著名特级教师齐健谈历史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 .

[2]肖川.教育永恒的支柱:历史与文学 [J]. 当代教育科学,2012.

[3]孙双武.珍惜改革成果,推进素质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

猜你喜欢
历史课素质教育中职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