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的危险品常识推广实践

2017-05-31 19:21孙树德赵敬左桓瑜郑礁冷明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航空安全危险品微信公众平台

孙树德++赵敬++左桓瑜++郑礁++冷明遐++罗星娜

摘 要:随着航空业蓬勃发展,航空出行旅客规模日益增加,而前期调查发现仅有8.9%的受访者准确了解航空限带品的限制规定,由此为帮助旅客在乘机出行前便捷准确地查询是否携带有影响航空安全的物品,普及生活安全常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危险品查询平台。平台核心功能包括安全常识推送、乘机限带查询、答疑解惑。通过数据收集、信息加工、后台分析、更新补充的闭环数据处理方式实现后台数据的持续更新适用,保持与用户双向沟通。设置智能搜索网页,提升用户搜索便捷度及准确度,并考虑航司差异化规定汇总了国内部分航司联系途径,进一步丰富用户查询途径。最后探讨了平台的管理及推广。

关键词:危险品 旅客 查询 微信公众平台 航空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b)-0112-05

危险品运输安全是航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危险品运输环节繁杂,涉及人员众多,危险品的理化性质大不相同,危险性爆发时极易造成严重后果。旅客获取危险品运输要求的途径主要为航空企业宣传挂图和主动网络搜索,信息获取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受限。2016年12月13日,民航局公布《民航旅客禁止随身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和《民航旅客限制随身携带或托运物品目录》,但依照危险性分类的概括性介绍对于普通旅客易读性较差。旅客携带的危险品存在数量小但种类多,新产品频频出现不易识别。设计信息全面准确易读性高的大众危险品信息平台以提高大众危险品安全意识,为乘机危险品限制查询提供便捷途径。

国内外学者关于危险品运输监控和风险控制的研究较多。Joanne Ellis[1]认为确保危险品被正确记录与处理对于安全十分重要。杜珺[2,3]等国内航空危险品运输专家对航空危险品运输的风险管理和监督提供了大量指导。在航空危险品知识宣传方面,王永刚[4]提出要摆脱谎报、瞒报、夹带进行运输危险品的局面,局方及航司必须协调一致,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手段,加强宣传学习。徐刚[5]提出机场应在适当位置提供足够信息,告知旅客禁止携带危险品的种类规定。如何把危险物品航空运输安全意识灌输到安全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特别是在公众中普及危险品知识,已成为危险品运输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建立危险品查询微信平台,用户可以快速获取准确信息,节约询问航空公司及网络查询的时间。通过定期推广危险品安全常识,实现提高用户危险品安全意识,减少因误带禁限制物品乘机造成的经济和时间损失。

1 信息推廣平台功能设计

1.1 大众危险品常识需求调研

通过开展网上问卷及现场访谈调查,重点关注大众对乘机携带危险品规定的了解情况、处理携带危险品意识、信息获取途径及常用网络工具等方面的内容。回收有效调研结果共计247份,调研人群年龄分布集中于18~30岁(见图1)。

危险品知识水平结果分析。有效被调查样本中,8.91%准确知道乘机危险品限制,28.34%准确了解常见物品乘机限制,60.32%知道有限制,但不了解或记不清具体要求,2.43%完全不知道有乘机危险品限制。联系对查询途径的多项选择的调查结果,89.47%人群选择网页搜索,就进行百度搜索“乘坐飞机限制携带危险品”来说,首页的10个结果中分别来自“百度知道”、航空公司网站、旅游网址及危险品运输网,其中“百度知道”中用户均询问特定的物品是否可携带乘机,如,剃须刀刀片、皮带等,最佳回答却是民航局关于限制危险品的全文规定,不能清楚针对地回答用户问题,同时存在部分有乘机经历的旅客的经验之谈,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飞行安全意识结果分析。有效被调查样本中,86.64%认为危险品对飞行存在极大危害性,必须制定限带、禁带要求来限制,10.93%认为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很低,但仍愿意遵守要求,2.43%认为日常用品没有危险性,要求完全是多此一举。调查表明,绝大部分民众具备较高安全意识,若配合危险品知识的宣传,将在公众配合度层面提升飞行安全,而少部分民众对飞行安全认识不够,需要及时普及相关知识。

危险品处理方式结果分析。安检时发现自己携带有不符合规定的危险品时,有68.42%的被调查者选择主动丢弃或邮寄,24.7%的被调查者在被查到后才会选择丢弃或邮寄,而6.88%选择藏在隐蔽处,尽量带上飞机来避免损失。同时调查得知,有71.2%的被调查者发生过由于携带危险品乘机而导致的财物损失。上述说明大部分民众能自觉遵守要求,而仍然存在一部分民众心存侥幸,安全意识淡薄,在危险品知识宣传须加大对航空危险品事故严重性的关注度,同时增大惩罚力度增加违规成本,以降低部分民众侥幸心理。

常用网络工具结果分析。有93.12%的民众经常使用微信,76.92%经常使用QQ,56.28%经常使用微博,其余依次是手机网站53.04%、手机APP52.63%以及电脑网站48.5%。由结果可得,微信是绝大部分民众获取信息的首选网络工具,同时绝大部分工具可通过手机实现,说明公众倾向于快捷、灵活的信息获取途径。

调研结果表明,大众具备基本乘机安全意识,但是大部分不了解具体的要求,部分存在侥幸心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而当前危险品信息宣传方式存在覆盖面窄、信息失真、传播效率不高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建立该危险品信息推广平台,兼顾生活安全与乘机危险品限制查询,采取大众喜爱的新媒体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基于调研结果建设了危险品查询微信公众号,微信号为wxpcxpt。

1.2 功能菜单设计

基于调研结果,同时考虑到增加平台受众面,简化用户查询操作,微信公众平台功能菜单设计如图2所示。

微信平台分为三大模块,分别是“安全小常识”“乘机限带”以及“联系我们”。

安全小常识板块现包含3个子模块,“食品安全”“设备安全”以及“更多”。用户可以获得关于衣食住行方面的安全常识,内容包括社会热点安全问题、常见生活设施设备的安全使用。如,在“吸尘器的安全使用”一文中,可以了解到吸尘器在使用之后若不及时清理,达到一定阈度时会发生粉尘爆炸的危险。

乘机限带板块包含5个子模块:“电子产品类”“日常用品类”“户外用品类”“医疗用品类”以及“其他类别”。该分类考虑了各大电商平台的分类模式,尽可能涵盖用户日常生活中的各类物品。如旅客不清楚能否随身携带化妆水乘机,可以在此模块中输入“化妆”的关键字,平台会自动推送化妆类信息,其中包括“化妆水”可否携带以及限制数量的文章。

联系我们板块包含5個子模块:“国内航空公司客服查询”“答疑解惑”“联系我们”“联系航司”以及“投稿专区”。如果旅客在现有的数据库中无法查阅到乘机限带要求,可以在“答疑解惑”中进行询问。如需要携带电饭煲乘坐飞机,在乘机限带中查询不到,用户可以选择以下途径查询:通过答疑解惑询问后台工作人员,后台将问题收集后发送至航空专家群,专家回答后工作人员再将信息反馈给用户。此外可在联系航司模块查找即将乘坐的航空公司联系方式,进行电话或网站查询。

2 信息推送与查询功能实现方式

2.1 安全小常识板块

“安全小常识”模块预期功能是实现对用户日常安全常识的普及,模块中包含安全注意事项以及案例(见图3)。

此模块数据库的文章来自网络转载及项目组编撰,推送文章主题涉及日常生活的安全现象及常识。现包括食品及设备两方面,在逐步地填充数据后该模块内容覆盖面会不断扩大,将新增交通安全、财务安全、信息安全等内容,逐步覆盖用户日常生活。由平台维护人员负责微信平台的维护,每日午饭时间或晚上9点更新推送,以提高阅读量。同时接收用户意见及反馈,确定推文主题,改进页面编排。

2.2 乘机限带板块

“乘机限带”板块预期功能是实现用户快速、准确查询到乘机时是否携带了限制数量物品或违禁品、限制数量及相关要求等信息。

该模块是本平台的核心模块,查询方式按信息陈列模式分为列表式搜索、关键字搜索及网页智能搜索(见图4)。

列表式搜索主要提供对物品种类较少的三类用品的信息获取,需要用户按所查物品的分类顺序点击,获取内容。关键字搜索提供日常用品类的物品信息查询,输入化妆、母婴、厨房或家用,获取内容。上述两种搜索模式优点在于查询特定目标物品的同时可以学习到其他物品的限带要求,但缺点在于受微信平台后台限制,需要用户对查询物品事先分类。

添加的网页智能搜索弥补了该缺点,通过对数据库信息拆分,每一件物品受独有的关键字链接,可以实现输入查询名称,即得所需信息的效果。如查询电池是否可以携带时,查询流程如图5所示。

数据库内信息来自民航局及各航空公司的权威公示公告。数据库将持续关注民航局发布的最新公示公告、各航司发布的声明等权威信息,及时变更不符合最新公告的条目,保障信息的持续适用性,使旅客可以获取准确有效的危险品信息。通过将公示公文进行口语化、生活化转述,编写为二人对话的形式,方便不同文化程度的用户准确获取所查信息。

3 信息反馈与咨询功能实现方式

用户在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时,可以通过“联系我们”模块来解决。第一,如果用户无法在“乘机限带”模块中查询到所需要的物品是否可以带上飞机,或具备什么样的危险性的时候。第二,如果用户对于在“乘机限带”模块中查询到的信息存在疑惑、不理解的时候。平台将联系航空危险品方面的专家对用户提出的疑惑进行解释,再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途径将信息反馈给用户。此模块用于方便用户获得权威、专业的危险品方面问题的解答、拓展数据库内的信息条目,解决危险平台的局限性问题。此外,平台还接收用户来稿,来稿在审核通过后可用作“安全小常识”的推送的文章,并给予投稿用户一定酬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对此微信平台有意见或建议,也可通过“联系我们”模块与平台进行交流(见图6)。

通过借助辅助工具——表单大师,收集每天用户提交的疑问,由平台后台工作人员整理后将表格传送至已经建立好的QQ群内,该QQ群内为航空危险品方面的专家,均为来自民航企事业单位的民航科研工作者,具备危险品运输的丰富经验,可以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权威而且专业的解答。专家们会就表单内容进行讨论,解答用户们的疑惑并填写回复,在两天之内将解决版表单传送至后台工作人员处,平台维护人员会在一天内根据用户留下的通讯方式一一回复。同时分析该解决版表单,排除无实质意义的提问、没有危险的物品,将问题中未包含在数据库内的危险品、隐含的危险品创建条目,扩充到数据库中。

4 航司咨询模块详细设计

民航局出台的危险品运输相关的规章规范属于国家层面对危险品的安全运输可接受水平,而细化到各个航空公司之后难免存在差异。由此为避免在数据库中登入的信息不适用于部分特殊情况,平台在“联系我们”中添加了“咨询航司”模块,其中登入了国内及国外部分航空公司的联系电话、官网网址等信息,当用户需要的信息过于特殊,而未能在查询中获取到时;或者当用户对查询信息存疑时,均可以通过联系航空公司获得该公司对于特定危险品的运输规定。同时在“联系航司”模块提供了部分航空公司的电话、网站等联系方式,可供用户自行选择查询危险品的信息或其他信息。

通过汇总的方式,可减少用户自行查询航空公司联系电话的时间,也降低用户查询发生失误遭受不法分子诈骗的机率。

5 危险品信息微信公共平台推广与展望

危险品查询平台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及普遍性,填补了旅客乘机前对携带物品的查询需求。该文分析了乘机危险品查询现状及微信公众号的功能价值,得到现存在的危险品宣传途径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建设危险品知识推广平台,为航空危险品运输及日常安全常识的普及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平台的推广运行,以下方面值得关注。

(1)立足服务号,通过平台回复、线上及线下活动等方式与用户积极互动,搭建双向沟通平台,确保平台保持活力,形成主动更新和用户促进的双效机制。

(2)采用多平台的模式,微信为主,微博宣传造势,扩大受众,探索更多传播途径,覆盖尽可能多年龄段的群体。

(3)与航空公司和机场安检沟通,共同推广查询平台。例如:在购票信息后提供微信公共号二维码或在购票确认短信后增加查询网址链接,在休息区增加平台宣传牌提醒旅客即使处置禁限带危险品,将遇到的新危险商品信息上传至该平台以供其他旅客及行业内企业参考。

(4)创建微信安全机制。微信平台的安全机制包括认证、日常密码保密、防止被病毒感染等防范与应对制度。建立风险防范预案,针对发生推送内容错误、网友恶意攻击等情况下的处理措施。

在运行过程中,平台将进一步扩充后台数据库,丰富内容展现形式,分析关注平台运行的状态,对用户增长数、推送阅读量、点赞数等信息进行分析,推动平台的优质发展。

参考文献

[1] Joanne Ellis.Analysis of accidents and incidents occurring during transport of packaged dangerous goods by sea[J].Safety Science,2011(49):1231-1237.

[2] 杜珺,王立浩.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危险品航空运输收运风险评估[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1(3):77-79.

[3] 杜珺.国内外危险品航空运输管理体系的探讨[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5(5):34-37.

[4] 王永刚,胡云峰.中国民航开展危险品运输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综合版,2001(2):28-32.

[5] 徐刚.机场危险品运输管理(二)[J].空运商务,2008(17):30-32.

猜你喜欢
航空安全危险品微信公众平台
这些标志带你了解九大危险品
考虑误差不确定性的航空安全预测新方法
在世界各地,航空安全问题变成了美国领导地位问题
构建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
ANOTHER YEAR OF SAFE FLIGHT OPERATIONS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是谁让危险品企业埋伏居民区?
一种新型危险品液罐车安全阀
基于ARM的危险品搬运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