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御窑瓷器的艺术成就 传世和出土明代成化御窑瓷器对比展探微

2017-06-01 12:21
收藏家 2017年2期
关键词:斗彩御窑传世

成化御窑瓷器的艺术成就 传世和出土明代成化御窑瓷器对比展探微

□ 吕成龙

“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成化瓷器对比展”(简称“传世和出土明代成化御窑瓷器对比展”)、“明清御窑瓷器—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陶瓷考古新成果展”在故宫博物院延禧宫和斋宫展出数月,吸引了众多陶瓷爱好者,此展将持续到2月底。20世纪70年代,位于今景德镇市珠山(图1)的明代御窑遗址已零星出土过一些明代御窑瓷器残片。80年代以来,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配合基本建设工程对明代御窑遗址进行过多次局部考古发掘,取得丰硕成果(图2),出土的数以吨计的御窑瓷片标本成为研究明代御窑生产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随着对出土瓷片标本的不断修复、展示和出版,人们发现其中有大量瓷器能与传世品相互印证,而且寄希望于能看到将传世品与出土物进行对比展示。故宫博物院收藏明代御窑瓷器数量多、质量精,与景德镇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传世与出土御窑瓷器对比展,可谓珠联璧合。举办这样的展览,也是让分离数百年的御窑瓷器再次聚首。“明代御窑瓷器”展属于系列展,展览共分5个单元,分别为清新优雅—青花、釉里红瓷器,轻盈秀丽—五彩、斗彩瓷器,色彩缤纷—杂釉彩、素三彩瓷器,均匀纯正—颜色釉瓷器,影响深远—后仿成化御窑瓷器。共展出文物183件套。

图1 明清时期景德镇御器窑厂遗址所在地—景德镇市珠山之巅的龙珠阁

图2 考古人员在清理成化御窑瓷器废品堆积

图3 1966年出土于苏州市虎丘乡新庄明代墓宪宗元宵行乐图卷中的朱见深

处于15世纪下半叶的成化朝(1465~1487年)虽然只历时23年,但在整个明代御窑发展史上却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仅次于明初永乐、宣德时期。

成化皇帝名朱见深(1447~1487年)(图3),庙号宪宗,系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年)长子,朱明皇室的第六代,年号成化,是明代第八位皇帝。关于明宪宗,一般人知之不多,有所知者可能多局限于其怠于朝政、设立特务机构—西厂和独宠年长其19岁的万贵妃。若以求实的眼光看,朱见深即位之初还是干过几件有益的大事。如任用贤能官员并惩治奸佞之臣、为主持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于谦等人所蒙受不白之冤平反昭雪、释放不愿在宫内当差的宫女等。在宫廷艺术方面,朱见深擅长书画,对明代宫廷书画艺术的发展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当时宫中汇聚了一批技艺高超的书画家,如林良、俞鹏、林时詹、许伯明等。尤其是林良,其水墨写意花鸟画法在当时自成一体,颇具影响(图4)。朱见深还自幼习字,并受到名师指教。即皇帝位后,常将所书诗赋赐予大臣。在绘画艺术方面,明代帝王当中,宪宗朱见深所取得的成就堪称仅次于其祖父宣宗朱瞻基。朱见深在绘画题材方面涉猎较多,诸如人物、花鸟、走兽等无所不能,其中以人物画为主,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最大,尤受人称道。从故宫博物院所藏朱见深《一团和气图》轴、《岁朝佳兆图》轴(图5)和台北故宫所藏《达摩图》轴等,即可窥其一斑。由于成化皇帝爱好书法、擅长丹青,又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致使成化朝在御用瓷器烧造方面亦不免受到文人气息的熏陶,清新脱俗,取得非凡成就。从《明宪宗实录》记载看,成化十五年(1479年)和二十一年(1485年),有关官吏均曾分别因灾异和耗费巨大而建议皇上下令停止或暂停瓷器烧造,但成化皇帝均未立即下令停止。如《明实录·宪宗实录》(卷195、成化十五年十月“戊子”条)曰:“户科都给事中张海等以灾异上言五事。一,南北直隶河南、山东、陕西、江西、湖广、四川、福建等处水旱频仍,军民饥馑……江西之地,被灾尤甚,所造瓷器宜暂停止……上批答曰:灾重地方追征粮草、颜料,并停俸。官吏所司即为查照斟酌奏闻。烧造瓷器将完,不必停止……”这反映出成化皇帝对瓷器烧造有浓厚兴趣,当然,也造成该朝御窑瓷器烧造数量相当可观,仅故宫博物院就收藏有180多件,品种包括青花、五彩、斗彩、白釉、黄釉、仿哥釉瓷等。台北故宫所藏多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仅在2003年举办的“成化瓷器特展”中,即展出207件成化御窑瓷器。据1981年学者谭旦炯《陶瓷汇录》一书统计,台北故宫藏有594件成化瓷器,其中斗彩瓷器有248件,青花瓷器有266件。据对传世和出土成化御窑瓷器进行初步统计,成化朝御窑瓷器品种至少有29个,其中以青花和斗彩瓷器最受世人称道。

图5 明 朱见深 岁朝佳兆图 故宫博物院藏

图6.1 明成化 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熏炉

图6.2 明成化 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熏炉

成化御窑瓷器素以胎质洁白细腻、釉质平整油光、装饰题材丰富、构图疏密有致、设色清丽典雅、绘画技艺精湛而闻名于世。早在明代晚期,一些文人笔记,如王士性撰《广志绎》、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等,即对成化御窑瓷器给予很高评价,认为明代御窑瓷器以宣(德)、成(化)两朝取得的成就最大,青花瓷器以宣德御窑产品最好,斗彩瓷器则首推成化御窑产品。明代万历前期,精于鉴赏瓷器的文人认为“宣(德)窑”为明代御窑之冠;而万历后期以后,则认为“成(化)窑”在“宣(德)窑”之上。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卷26)载:“本朝瓷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古今之冠。如宣窑品最贵,今日又贵成窑,出宣窑之上。”清代程哲撰《窑器说》载:“成杯茶贵于酒,彩贵于青。其最者斗彩可口,谓之鸡缸(神宗时尚食,御前成杯一双,值钱十万),成、宣靶杯皆非所贵。”

图4 明 林良 灌木集禽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这次展览故宫博物院首次将珍藏的经过几代专家鉴定过的成化御窑瓷器悉数展出(一些重复品除外),共计67件套,为人们提供一次较全面欣赏成化御窑瓷器标准器的机会,另外还展出9件具有代表性的后仿成化(或仿成化款)御窑瓷器,供人们对比研究。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则从历年考古所得中遴选出107件套具有代表性的修复品参展,其中有的见于传世品,可与故宫博物院藏品对照展示,使人们一目了然地看出正品与落选品的区别。而展出的不见于传世品的出土物,则能够丰富人们对成化御窑瓷器的认识。

图7.1 明成化 青花怪石茶花图碗

图7.2 明成化 青花怪石茶花图碗

图8.1 明成化 斗彩海水天马图“天”字罐

图8.2 明成化 斗彩海水天马图“天”字罐

图9.1 明成化 斗彩婴戏图杯

图9.2 明成化 斗彩婴戏图杯

图10.1 明成化 斗彩折枝葡萄纹高足杯

图10.2 明成化 斗彩折枝葡萄纹高足杯

图11 明成化 青花龙穿花纹鹅颈瓶

图12 明成化 祭红地抜白云龙纹碗

图13 明成化 祭蓝地抜白云凤纹碗

图14 明成化 孔雀绿釉菱花口折沿花盆

对比展示的成化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鼓钉三足熏炉(图6)、青花怪石茶花图碗(图7)、斗彩海水天马图“天”字罐(图8)、斗彩婴戏图杯(图9)、斗彩折枝葡萄纹高足杯(图10)等均为成化御窑瓷器中难得一见的名品。不见于传世品的青花龙穿花纹鹅颈瓶(图11)、祭红地抜白云龙纹碗(图12)、祭蓝地抜白云凤纹碗(图13)、孔雀绿釉菱花口折沿花盆(图14)、矾红地绿彩缠枝灵芝纹双耳三足炉(图15)、白釉绿彩缠枝灵芝纹双耳三足炉(图16)、素三彩鸭形香熏(图17)等,则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而展出的青花云龙凤纹盘(图18)则非常有趣,其内底龙的一足画成六爪、外壁龙的一足画成四爪,不知工匠有意画错还是无意为之,此盘可能即因此而落选。

图15 明成化 矾红地绿彩缠枝灵芝纹双耳三足炉

图16 明成化 白釉绿彩缠枝灵芝纹双耳三足炉

图17 明成化 素三彩鸭形香熏

图18 明成化 青花云龙凤纹盘

图19 清康熙 仿成化斗彩鸡缸杯(一对)

成化朝御窑制瓷工匠将造型、胎釉、纹饰、色彩和彩绘技法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出质美色新的一代瓷器,成为后世追仿的楷模。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景德镇盛行仿成化朝御窑瓷器,御窑厂和民间窑厂均有仿烧。特别是由于这三朝皇帝对成化朝御窑瓷器均表现出浓厚兴趣,致使当时仿成化朝御窑瓷器不但产量高,而且水平也高,有的仿品甚至达到了真赝难辨的水平。后仿成化朝御窑瓷器主要指造型、纹饰、年款均模仿原作的一类仿品。如康熙朝仿成化斗彩鸡缸杯(图19)、雍正朝仿成化斗彩海怪图“天”字罐(图20)、雍正朝仿成化斗彩团莲纹盖罐(图21)等,均与原作极为相似。

鉴别这类仿品主要应从造型、胎釉、纹饰画法、款识特点和器物底足处理工艺等方面仔细观察,寻其破绽。比如在造型方面,仿品往往略显臃肿,不如原作俊秀,而这种差别一般很小,只有对成化御窑瓷器造型熟练掌握、谙熟于心方能看得出来。在纹饰画法方面,仿品往往画得过于规整、拘谨,不如原作上的纹饰灵动。在款识方面,虽然有的仿品上款字写得很像,但只要认真仔细观察,还是能够窥其破绽。关于这方面,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在20世纪50年代曾总结出著名的成化御窑瓷器上所署“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图22)和“天”字款(图23)歌诀,若能对其深刻理解、谙熟于心,就不难找出仿款的破绽。

清代康熙、雍正时期出现大量只署“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或“成化年制”四字年款的瓷器,但造型和纹饰均为当朝瓷器风格,显示出当时人们对成化御窑瓷器的推崇。

孙瀛洲在《成化官窑彩瓷的鉴别》一文中谈到的“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年款歌诀为:“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七平微头,製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肥胖,成字一点头肩腰。”

图20 清雍正 仿成化斗彩海怪图“天”字罐

图21 清雍正 仿成化斗彩团莲纹盖罐

图22.1 明成化 青花怪石茶花图碗底款

图22.2 明成化 斗彩海水异兽图盘底款

图23 明成化 斗彩祥云应龙纹罐外底所署青花楷体“天”字款

第一句是说款识中“大”字之第二笔“撇”画的出头尖圆,但并不太高。第二句是说“成”字第五笔的“撇”画直而生硬,第三笔则有直立向下者,也有向左方弯曲者。第三句是说“化”字左边的“亻”和右边的“七”上端基本持平,或右边略高,但高低差别不大。第四句是说“製”字下半部“衣”字之“横”画一般不越过右方之立刀,“製”字大多上丰下敛。第五句是说“明”字左边的“日”多是上窄下宽或上、下宽窄相同,与一般习惯写法不太一样。“日”、“月”头部则基本持平,高、低差别不大。第六句是说“成”字末笔的点,有点在“横”画之上者,有点在与“横”画持平部位者,也有点在“横”画之下者。利用该歌诀仔细审视康熙朝仿成化斗彩鸡缸杯所署青花楷体“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可以看出其中的“大”字出头不是尖圆,而是顿笔;“成”字第五笔“撇”画不够硬直,而是显得软而无力。

孙瀛洲所总结出的部分成化御窑斗彩罐之外底所署“天”字款歌诀曰:“天字无栏确为官,字沉云蒙在下边。康雍乾仿虽技巧,字浮云淡往上翻。”

第一句是说一部分成化御窑斗彩罐外底中心所署青花楷体“天”字款,虽外无边栏,但确为官窑(御窑)制品。而且“天”字一定是标准的楷书体,要写的舒展、大方,“撇”要撇出去,“捺”要捺出来。第二句是说如用高倍放大镜观察成化“天”字款的笔画,可以发现釉内气泡密集,笔画下沉,笔画上像是蒙了一层云雾。第三句、第四句是说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都仿造过成化斗彩“天”字罐,但若用高倍放大镜观察仿品上所署青花楷体“天”字,则会发现釉内气泡稀疏,笔画漂浮不沉。利用该歌诀仔细审视清代雍正仿成化斗彩海怪图天字罐外底所署青花楷体“天”字,可以看出“天”字两横间距离过大,“撇”、“横”不够舒展。

时光荏苒,虽然成化御窑瓷器自问世以来已经过500多年风雨的洗礼,但相信这些造型俊秀、胎釉精细、装饰文雅的瓷中佳品,仍然会给您带来美的享受。故宫博物院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今后还将合作陆续举办出土、传世弘治、正德和嘉靖、隆庆、万历朝御窑瓷器对比展。

(责任编辑:田红玉)

Chenghua yuyao ciqi de yishu chengjiu

Lü chenglong

猜你喜欢
斗彩御窑传世
斗彩
豆腐是怎么来的?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地下遗址篇
中国传世名画之《捣练图》
明刻《绿筠窝帖》及传世拓本考
千古“贵”瓷 争奇斗艳
论青花斗彩的情感色彩
传世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