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退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2017-06-01 12:50刘玉琦郝晓刚
武警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门诊患者挂号门诊

刘玉琦,郝晓刚



医院门诊退号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刘玉琦,郝晓刚

门诊退号;预约挂号

加强门诊退号监管一直是各医院门诊部提高医疗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维护良好医疗秩序的重要举措。2016年9月笔者对国内18家二级以上医院电话调研,门诊患者退号率在0.64%~8.00%,平均2.99%;查阅2010~2015年文献资料显示7家三级医院的退号率在2.0%~7.9%,平均4.59%[1-7]。在当前“就医难”的情况下,患者挂号又退号的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利用某三级医院HIS数据库,统计2016-01-01至2016-03-31门诊挂号退号情况的数据。期间共挂号183834 人次,退号3553人次,退号率为1.93%。

1.2 方法 根据退号员详细登记的患者退号原因,整理全部患者退号数据,并对患者陈述的退号因素进行记录和分类。通过与数据库数据分类比对得出相应结论。

2 结 果

根据办理退号手续时登记的退号原因,整理汇总结果(表1)。

2.1 患者原因 共3012人次,占84.79%,是退号的主要原因,可细分为12种原因,前6种分别是未到医保患者开药时间、未出示医保卡、要求更改就诊信息、患者重复挂号、候诊等待时间长、未按时就诊。

2.1.1 未到医保患者开药时间 医保经办机构对患者开药时间有明确要求,患者本次开药时,系统自动核对历史开药的累计剩余量,符合要求的方能开药。由于历史开药累计剩余量的计算相对复杂,患者经常算错造成退号。

2.1.2 未出示医保卡 患者忘带医保卡或带了却未出示,在收费时发现不能参加医保报销造成退号。

表1 门诊退号情况

2.1.3 要求更改就诊信息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错误,身份类别错误等,主要发生在急诊患者和没有身份证的儿童、新生儿,造成退号重新再挂号。

2.1.4 重复挂号 该院为专科医院,学科差异不大,部分患者为缩短看病等候时间,分别挂不同诊室号,排上最快的号,就诊后,其余退号;还有就是患者挂多个学科号,想看不同医师的评估意见,到最后来不及看完所有号。

2.1.5 要求换号 从退号原因看,候诊等待时间长、患者挂错号、已挂特需号均有患者要求换号的因素,共348人次,占8.15%。

2.1.6 未按时就诊 医院可提前7天挂号,挂号后因各种原因未能按时就诊,造成退号。

2.2 医师原因退号 共385人次,占10.74%,主要是医师临时停诊和考勤不合格。

2.3 挂号员原因和系统原因 共240人次,占6.74%,主要是人工操作失误和程序测试。

3 讨 论

3.1 推行分时段预约挂号 在提高预约挂号率的同时,推行分时段预约挂号。根据学科特点测算单个就诊时间,精准定位就诊时间可减少患者因等候时间长导致退号。

3.2 提供多种途径的分诊服务 推行预约挂号、自助挂号后,人工分诊已无法适应新的挂号模式,一是应将分诊功能与各种预约平台有机结合;二是在自助挂号区的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分诊知识,以便及时为患者提供准确便捷的服务。

3.3 加强出诊考勤管理 建立出诊医师考勤制度,加强管理出诊医师的迟到、早退、中途离岗情况,建立相应处罚措施;建立医师停诊制度,提高停诊审批权限,临时停诊由业务副院长审批,减少因公务活动影响正常出诊。

3.4 为医保患者提供下次开药时间提示 通过对信息系统的改进,在为患者打印底方时,增加“下次开药时间:×年×月×日”的内容,避免患者提前来院,也可在APP手机应用中开发此查询功能等。

3.5 优化退号流程 取消患者退号需要医务人员签字确认是否就诊的环节,改为由系统自动判断是否就诊,凡未就诊者可直接退号,并实现自助机退号,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3.6 建立更完善的退号机制 患者退号可能导致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同时会增加医院的人力、物力和管理等成本,但目前退号没有任何手续费,一定程度上对多挂号再退号的患者没有任何约束力,特别是过就诊时间后是否能退,怎么退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借鉴火车票、飞机票等退票规则,根据退号时间不同,可收取一定比例的退号手续费,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调查中笔者发现如果实施先就诊再付费制度,则可以基本消灭退号现象,但可能带来更高的爽约率,在信息化互联互通的时代,如何最大限度为患者提供服务仍需我们大胆探索不断创新。

[1] 王肖然,吕 方,石 斌,等. 某院门诊患者退号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病案,2015,16(12):39-40.

[2] 龙 彬,张 文,张 彤,等. 门诊患者退号原因及应对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3):50-51.

[3] 李维维,王 韬. 门诊退号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国病案,2013,14(5):7-9.

[4] 程 辞,胡 岚,雷淑清.门诊退号原因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7):26-27.

[5] 董舒吟,赵艳玲.门诊退换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青岛医药卫生,2012,44(1):63-64.

[6] 王建平,潘丞中.浅析新信息系统启用门诊患者退号比例上升原因及干预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13,8(18):113.

[7] 赵婷婷.门诊退号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0,3(21):95.

[8] 刘盛东,范仲珍,汪 昕.我国医院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2012, 16(4): 74-76.

(2016-12-15收稿 2017-02-20修回)

(责任编辑 张 楠)

刘玉琦,硕士,副主任医师。

100039 北京,解放军第302医院门诊部

郝晓刚,E-mail:hxg302@aliyun.com

R179.323

猜你喜欢
门诊患者挂号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COVID-19疫情下某三甲医院1066例发热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探讨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改善分诊导诊护理服务的方法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昆明地区571例门诊患者HPV感染情况分析
挂号中介服务“赔本赚吆喝”
门诊患者用药安全管理实践
“医信通”对降低门诊预约挂号失约率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