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双向赋能“清”上加“亲”

2017-06-05 18:10沈政
支点 2017年5期
关键词:政商双向行政

沈政

政商关系和政企关系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范畴。一方面,政商关系偏重政治和伦理,政企关系偏重经济和实践;政商关系偏重个体和微观,政企关系偏重整体和宏观。另一方面,政企关系是政商关系的核心和基础。那么,“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靠什么样的政企关系支撑?或者说,中国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新型政企关系?

近年来,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以来,一种新型政企关系正在形成。

一方面,政府向企業赋能,即向企业减负增信、释放利好。近期,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要求,从4月1日起取消和调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授权地方政府自主减免部分基金。此前,国务院集中公布了已经清理规范的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和取消的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赋予企业监督权能。在近年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各级政府或取消、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用银行出具的保函代替保证金等帮助企业减少成本;或成立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为中小型企业担保,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企业增信;或缩短工作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实行负面清单、容缺预审、审批代办、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制度创新,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增强企业发展动能;或与大型国有企业开展政企战略合作,提升区域高端聚集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开展各类形式的“干部联系服务企业”活动,拓展新型政企关系。整体上看,政府改革正在深化,既减企业财务成本,又减企业时间成本;既为企业减负,又为企业增信,开始从审批、中介服务、政务流程、财政金融等方面,全面向企业赋予权能和发展动能转变。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努力向业界、市场和政府赋能,参与新型政企关系构造。一些企业通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创新赋予外界强大发展能量。如京东和阿里巴巴推进的电子商务这一技术和市场创新,不仅改变了传统商业、金融、物流业态,“互联网+”也改变了政府职能和行政流程,为政府创新注入强大能量;不仅拉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且拉动了大量就业,有力推动了政府经济增长和就业稳定目标的实现。

政府和企业双向交互赋能,是一种全新的政企关系。传统政企关系的基本特征是,政府干预和监管企业,企业被动接受政府干预和监管。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化程度提高,这种干预和监管不断放松和弹性化,但以各种行政性审批、行政性收费和行政性规范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干预和监管始终是政企关系的基本面。与此相比,正在形成的政府与企业双向交互赋能关系,则具有双向性、互动性、主动性的特点,因此,是一种与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合作型的良性政企关系模式。

无论先发还是后发现代化经济体的发展历程都表明,政府和企业双向交互赋能,形成一种合作型政企关系,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包括责任制、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等企业改革,实际上都是政府向企业赋予权能的过程。政企双向交互赋能,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基础。

迄今为止,政府是构建双向交互赋能政企关系的主导。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向政府赋能。诚如马云所言,首富,不仅是财富上的首“富”,还应该是社会责任上的首“负”、社会贡献上的首“付”。我以为,还应该是向政府赋能上的首“赋”。(支点杂志2017年5月刊)

猜你喜欢
政商双向行政
行政学人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治理理论对构建新型政商关系难题的破解
政商良性互动关系应遵循的原则及路径探析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症结与出路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政商关系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一种工作频率可变的双向DC-DC变换器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