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政务变得智能

2017-06-05 10:52于德清
支点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脑人工智能政府

于德清

核心提示:有了人工智能的帮助,未来行政效率的提升是肯定的。

移动互联网让分享经济成为流行的生活方式,甚至让市场做起了政府的事情。政府解决不好的自行车出行问题,资本和市场却从中发现了商机,并让大众爱上这样一种出行方式。相对于共享单车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一个更有意思的话题是:随着技术进步,市场还能够替政府干哪些事情?

尤其是,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企业独自解决或者和行政部门合力解决的事情越来越多,一场政务革命即将爆发。

2016年10月,杭州市政府公布了一项“疯狂”的计划:为这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城市,安装一个人工智能中枢——杭州城市数据大脑。

城市大脑的内核采用的正是阿里云ET人工智能技术。这项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修正城市运行中的Bug,最终将进化成为能够治理城市的超级人工智能。在杭州萧山区部分路段的初步试验中,城市大脑通过智能调节红绿灯,车辆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

如今,中国人工智能研究已进入世界第一集团,中国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科学家已经占据世界半壁江山。据报道,在2015年全球顶尖期刊上发表的人工智能论文里,华人/中国人作者的比例达到了43%。2017年美国人工智能促进协会(AAAI)年会,原定于一月底在新奥尔良举行,但是,由于正好赶上中国春节,最后会议不得不延后一周举行。在这个会议上提交的论文,中美两国最终被接受的论文几乎一样多。

现在,地方政府与掌握人工智能技术企业的合作,已经远远超出了大众的想象。除了智慧交通,在城市信用体系建设、供水乃至医保结算等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深度介入,并开始积累数据,进行深度挖掘。

在这方面,美国政府也看得很清楚,而且早早就开始动手。2009年12月,美国政府公布以“透明性”、“公众参与”、“官民合作”为三大核心的“开放政府指令”,其核心内容就是,政府向社会公开数据,鼓励社会参与,通过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提升行政效率。

这些年来,美国政府已经将大数据挖掘,往前推进了很多。2013年5月9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行政命令《政府信息的默认形式就是开放且机器可读》,把数据开放上升到了法规层面。政府数据开放的好处,就是为社会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基础。这几年来,美国涌现出了各种基于政府数据开放而开发的应用,从灾情预警、灾情评估,到智能公共交通定價等等。

在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和社会能做的肯定会更多。有一天,我们可能不需要等到每个季度或者年初,才获得国家统计部门的GDP数据公报,而是可以实时分析、查看今天这个国家又创造了多少GDP,有多少资金投入了实体经济,又有多少资金参与制造了楼市泡沫。甚至,一个社会的疾控系统,也可能会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人工智能会不会让更多的公务员下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可能的。但是,人工智能带给社会的不只是替代人工,毕竟很多工作机器代替不了。人工智能的另一个妙用是,政府可以据此决策,让行政更有效率,优化配置行政资源。比如,一个城市有了智慧交通,不需要那么多交警了。可是,如果这个城市的大脑发现,某个城区的犯罪率较高,那么,公安部门就可以把过剩的交警,经过培训之后,派驻到犯罪率较高的社区去做治安警。

至于说,人工智能究竟会掀起一场怎样的政务革命,我们现在也只能管中窥豹。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将是一幅富有无限想象空间的图景。(支点杂志2017年5月刊)

猜你喜欢
大脑人工智能政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人工智能与就业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