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方式的选择对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

2017-06-05 15:01井跃华
关键词:障碍性基线盆底

井跃华

(曲阳东城医院,河北 保定 073100)

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方式的选择对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

井跃华

(曲阳东城医院,河北 保定 073100)

目的观察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方式的选择对产后盆底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依据分娩方式将标准产妇140例分为阴道分娩组、剖宫产分娩组。所有患者产后6~8周后复查,采用收治触诊检测盆底肌力,采用Oxford骨盆底肌力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比较两组阴道压力异常率、盆底肌力下降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治疗前后前基线值变化。结果两组产妇产后阴道压力异常率、盆底肌力下降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剖宫产组盆腔器官脱垂率、压力性尿失禁率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前基线值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分娩方式对前基线值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较低,盆底肌下降率较低,但并不能作为减少盆底功能损伤的手段,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远期影响需进一步探讨。

产后;盆底肌力;剖宫产;阴道分娩

妊娠、分娩是女性重要的生理阶段。子宫会随着妊娠期的进行增大,对盆底的慢性牵拉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1]。流行性病学调查发现,妊娠和分娩是引起盆底肌疾病的危险因素[2]。我院为探究阴道分娩、剖宫产对产后盆底肌力功能的影响,进行了一次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标准产妇140例纳入此次研究。所有产妇无泌尿道生殖系统功能疾病、神经功能紊乱疾病、良恶性腹部盆腔肿瘤,无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疾病等妊娠并发症。年龄21~35岁,中位年龄(27.8±1.4)岁。依据分娩方式将所有产妇分为阴道分娩组、剖宫产分娩组,各70例。两组产妇胎龄、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产后6~8周后复查,采用收治触诊检测盆底肌力,采用Oxford骨盆底肌力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盆底肌力。盆底肌肉收缩能力评分标准:强力收缩,手指有强而有力的压迫感记为5分;可抗阻力,收缩正常,手指下下压可感受到收缩记为4分;内缩上提感及轻度压迫记为3分;微弱收缩记为2分;微有抽动记为1分;毫无收缩记为0分。Oxford评分≤3分作为盆底肌力下降标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阴道压力异常率、盆底肌力下降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治疗前后前基线值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系软件SPSS 13.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产后盆底肌力

两组产妇产后阴道压力异常率、盆底肌力下降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

剖宫产组盆腔器官脱垂率、压力性尿失禁率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产后盆底肌力比较 [例(%)]

表2 两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 [例(%)]

2.3 治疗前后前基线值变化

治疗前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前基线值分别为(5.34±0.65)μV、(5.42±0.76)μV,治疗后两组前基线值分别为(2.56±0.46)μV、(2.62±0.67)μV。治疗后两组前基线值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分娩方式对前基线值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妊娠期子宫会不断增大,重力作用或多或少的会损伤盆底,使得盆底支持结构减弱[3],发生盆底器官脱垂等多种并发症。在阴道分娩过程中,盆腔肌群的肌纤维受到牵拉,组织受损,影响肌底功能。第二产程延长,损伤会更剧烈,甚至给盆底组织造成永久性的、不可逆的损伤。2003年Diertz等人研究总结[4],盘底肌肉损失的高危因素之一即为第二产程延长。剖宫产术虽也存在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但与顺产相比,可降低盆底肌力损伤。但并不能将剖宫产作为减少盆底功能损伤的手段,阴道分娩存在它自身的优势[5]。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不一定是长久的,有自然康复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较低,盆底肌下降率较低,但并不能作为减少盆底功能损伤的手段,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远期影响需进一步探讨。

[1] 杨秀华.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分析及盆底肌力与产科分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新医学,2015,46(3):172-173.

[2] 陈 娟.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支持组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605-2606.

[3] 霍洁玲.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8):1080-1081.

[4] 于迎春.产科因素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影响[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12(2):88-90.

[5] 毛丽洁.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肌力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0):1243-1244.

本文编辑:王 琦

The choice of the ways of cesarean section and vaginal delivery impact on postpartum pelvic foor muscle recovery

JING yue-hua
(QuYang dongcheng hospital,Hebei Baoding 073100,China)

R714.6

B【文献标识码】ISSN.2095-8803.2017.03.027.02

猜你喜欢
障碍性基线盆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一种SINS/超短基线组合定位系统安装误差标定算法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一种改进的干涉仪测向基线设计方法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技术状态管理——对基线更改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