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杀胚治疗中的作用

2017-06-05 15:01
关键词:司酮甲氨蝶呤包块

何 燕

(海军安庆医院妇产科,安徽 安庆 246001)

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杀胚治疗中的作用

何 燕

(海军安庆医院妇产科,安徽 安庆 24600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杀胚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治疗药物为甲氨蝶呤,观察组治疗药物为米非司酮,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34例占77.27%,包括缩小≥30%为31例占70.45%,血清β-hCG转阴时间为(15.2±6.8)d,观察组治愈35例占79.55%,包括缩小≥30%为32例占72.73%,血清β-hCG转阴时间为(15.1±6.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杀胚治疗中的作用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米非司酮;异位妊娠;疗效;不良反应

异位妊娠属于早期妊娠并发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也被称之为宫外孕,发生的位置可为女性的卵巢,输卵管等处,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为输卵管妊娠,异位妊娠的发生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及时治疗,可能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1]。目前临床上对异位妊娠开展治疗的方式包括两种,一种为手术治疗,另一种为药物保守治疗。如患者具有再次生育的需求,则通常采用药物进行保守治疗,从而对患者的生育功能进行保留。但如果患者的病情发展速度过快,出现破裂则必须采用手术方式进行紧急治疗[2]。本次研究就选取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8例,探讨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杀胚治疗中的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同时对血清β-hCG超过2500 mIU/mL,包块直径>5 cm,以及存在破裂出血体征的患者进行排除。对照组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26.8±4.9)岁,停经时间29~60天,平均停经时间(38.9±5.8)天,盆腔包块直径1.6~4.7 cm,平均直径(2.6±1.0)cm,腹痛时间2~23 h,平均腹痛时间(16.5±3.2)h,血清β-hCG为368~2318 IU/ mL,平均(1352±268)IU/mL;观察组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27.3±5.2)岁,停经时间28~62天,平均停经时间(39.2±6.1)天,盆腔包块直径1.7~4.8 cm,平均直径(2.8±1.1)cm,腹痛时间2~25 h,平均腹痛时间(16.7±3.0)h,血清β-hCG为375~2326 IU/mL,平均(1364±271)IU/mL。两组在年龄,停经时间,盆腔包括直径,腹痛时间,血清β-hCG水平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吉林美仑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0976258)进行治疗,用法用量为:20 mg/次,1次/d,采用肌肉注射给药,共进行5天治疗。然后对患者的血清β-hCG水平,包块变化,以及肝肾功能进行检查,若患者的血清β-hCG水平相较治疗前降低未超过15%,则继续采用甲氨蝶呤进行5d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海南敦昊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0978536)进行治疗,用法用量为:50 mg/次,2次/d,共进行5天治疗。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疗效,包块变化情况,血清β-hCG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腹痛症状得以显著改善,甚至全部消失,盆腔包块明显缩小甚至全部消失,患者的血清β-hCG水平低于100 IU/mL,则为治愈;未满足上述标准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经过相应药物治疗后,两组的治愈率,包块缩小超过30%例数,血清β-hCG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肝功能受损2例占4.55%,胃肠道反应12例占27.27%,白细胞降低5例占11.36%;观察组发生肝功能受损1例占2.27%,胃肠道反应7例占15.91%,白细胞降低1例占2.2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 [n(%)]

3 讨 论

近年来临床上的异位妊娠发病率呈轻微上升趋势,其对妊娠女性的健康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威胁,尤其对于具有再次生育需求的女性而言,其可能导致患者内心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临床上应对异位妊娠给予足够重视,在疾病确诊后及时开展有效治疗[3]。甲氨蝶呤属于临床上对异位妊娠开展治疗所采用的常用药物,其临床应用时间较长,自20世纪80年代便已应用于临床,甲氨蝶呤对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临床证实。甲氨蝶呤的药理作用机制为:在同二氢叶酸还原酶进行结合的情况下,可对四氢叶酸的生成进行有效的阻滞,从而干扰DNA的合成,导致滋养细胞发生死亡,最终使得胚胎停止发育,被机体自然吸收。有学者通过研究报道,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显著,治愈率可达到70%~80%[4]。本次研究也与前人报道相符。但由于甲氨蝶呤属于抗肿瘤药物,其药物毒副作用大,因此可导致较多的不良反应出现,本次研究结果中,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更多,也提示甲氨蝶呤可引发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应用时,需做好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米非司酮起初被应用于正常妊娠终止的治疗,之后有研究人员通过采用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上已普遍应用于异位妊娠治疗,该药物属于孕酮拮抗剂,其可有效取代机体内源性激素,对孕酮活性进行抑制,从而使得机体内的绒毛组织出现退行性变化,最终蜕膜萎缩,发生坏死[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治愈率,包块缩小超过30%例数,血清β-hCG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显著。加之其具有更少的不良反应,因此更适于临床推广。

[1] 邓 琦,柳 露,丁尚玮,等.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10):764-766.

[2] 何 静,杨 洋,李华丽,等.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12):1042-1044.

[3] 吕晓琳,朱 艳,艾 浩,等.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130例[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05(11):76-77,80.

[4] 郑金红,张 红,江金香,等.甲氨喋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01(3):130-131,134.

[5] 温旭敏.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120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2):237-23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714.22

B【文献标识码】ISSN.2095-8803.2017.03.111.02

猜你喜欢
司酮甲氨蝶呤包块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以腹部包块为首发表现的子宫内膜癌一例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缩宫素与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