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道岔维护关键技术

2017-06-05 09:07
山西建筑 2017年8期
关键词:心轨轨距垫板

王 阿 利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宝鸡 721006)



·道路·铁路·

高速道岔维护关键技术

王 阿 利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宝鸡 721006)

根据高速道岔的特点,从道岔方向、高低、水平、轨距等方面,提出了高速道岔维护的关键技术,并阐述了零件松动、失效的整治措施,以适应高速道岔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平顺性的运行要求。

高速道岔,轨道,维护措施,平顺性

高速道岔是实现动车由一条线路过渡到另外一条线路的关键轨道设备,是整个轨道系统的最薄弱环节之一,在设计、制造、铺设中对高速道岔整体和零部件结构、系统刚度、轨下基础、扣件系统、转换设备、制造工艺、组装铺设等关键技术难题进行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和试验。在工厂内将高速道岔作为一项精密的机械设备控制加工精度,同样,在线路的施工铺设和日常维护中也需要对它保持高精度高质量,以适应列车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平顺性的行车需要,充分发挥高速道岔在高铁线路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文重点阐述高速道岔日常维护的关键技术,为工务段维护人员的日常维护提供参考。

1 道岔高平顺性的维护

高速道岔的平顺性是高速道岔重要的综合指标,与行车平稳舒适性、安全性直接相关,是限制行车速度的主要因素,影响道岔动力学评定指标、平稳性指标、减载率和脱轨系数等。凡是道岔直股不直、不平,对中心线位置和轨道高度、宽度等正确尺寸的偏离,侧股不圆顺,对侧股中心线位置和正确的曲率、轨距值的偏离,对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相对高差设计值的偏移等统称为道岔不平顺。一旦轨检车检测到道岔动力学评定指标超限,即道岔不平顺,则需要立即整修,恢复平顺性;若来不及整修时,就需要发布降速命定,限制行车速度。

按照平顺性表现时的方向可分为垂向不平顺和横向不平顺,垂向不平顺一般由道岔的高低(吊板、弹性不均匀)、水平、扭曲(三角坑)等引起的,横向不平顺一般由道岔的方向、轨距偏差、轨头断面形状偏差等引起的,道岔几何不平顺如图1所示。

高平顺性的维护是道岔日常保养的关键技术,主要维护道岔的方向、水平、高低、轨距等,具体措施如下。

1.1 方向维护

1)首先对道岔前后100 m的线路进行整体维修,再整治道岔方向,保持轨面平、方向顺。

2)调整直股方向,以直股基本轨为基准调整道岔轨距、导曲线支距。

3)曲基本轨保持圆顺,方能保证转辙器部分的轨距和方向的正确。

4)有砟道床需加强捣固作业。

5)加强各部分零件的养护维修,及时补充、更换与整修零件,防止基本轨横向移动。

1.2 轨距维护

1)导曲线轨距扩大整治。列车通过导曲线时,因受离心力、横向推力以及车轮冲击作用,导致扣件松动,轨距扩大,影响行车平顺性,需从以下方面进行整治:a.增设轨距杆。b.岔枕钉孔损伤后及时更换套管或予以处理。c.消除岔枕与垫板的离缝,使扣件系统保持足够的扭力矩,消灭假轨距。

2)辙叉支距控制。辙叉支距控制不到位,造成辙叉支距超标,影响侧向行车稳定性。通过使用长支距尺和轨道几何测量仪进行测量,并结合直股轨距进行调整。

1.3 道岔水平维护

道岔水平方向维护主要是控制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轨头的密贴缝隙。

1)矫直尖轨或直基本轨,拨正方向。

2)调整轨距,消除假轨距。

3)工电务联调,通过电务系统增减调整片,消除轨头密贴缝隙。

4)打磨基本轨与尖轨、翼轨与心轨轨头肥边。

1.4 道岔高低维护

道岔高低维护主要控制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相对高差以及尖轨、心轨与滑床台板表面的间隙。尖轨降低值是影响列车直向过岔平稳性的关键技术参数,如果出现偏差,就会出现晃车现象。影响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组装相对高差的因素有轨下胶垫的厚度偏差、滑动垫板的底板上表面与台板之间高度偏差及轨件单件高度偏差。尖轨、心轨与滑床台板表面的间隙主要是由滑床板弯曲、滑床台磨耗或塌陷、岔枕变形或岔枕空吊、有砟道床捣固不实等因素造成的。

1)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相对高差调整量若大于1 mm、小于2 mm时,可通过更换特殊规格的基本轨或翼轨轨下橡胶垫板来调整,同时需配合调整硫化垫板下的调高垫板规格,以保证钢轨轨顶到岔枕表面的高程不变;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相对高差调整量若大于2 mm时,应该更换尖轨或基本轨、心轨或翼轨。

2)通过更换滑床板、抽换变形的岔枕、加固有砟动程捣固措施,控制尖轨、心轨与滑床台板表面的间隙。

1.5 道岔爬行整治

道岔爬行是线路上的严重病害,引起岔枕偏斜、转换失灵、螺栓拉弯等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主要道岔和绝缘接头前后100 m加强锁定,预防道岔爬行,同时应对道岔采用加强措施。

2 尖轨、心轨不足位移控制

尖轨、心轨在转换中出现的不足位移主要是因为高速道岔轨件长大,转换中容易在轨件最后一个牵引点到固定端之间出现小轨距,即产生不足位移,电务转换的可靠性与行车的安全性紧密相关,为此,需要从以下方面控制不足位移:

1)调整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的位置,使之处于正确的装配关系,同时紧固尖轨、心轨传力机构用连接件,锁定钢轨爬行。2)调整尖轨用减磨辊轮高度,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充分发挥辊轮优势,确保转换到位。3)清理滑床类垫板表面的污染物,确保轨件转换滑动顺畅。4)为防止尖轨、心轨转换时卡阻,需要保持以下必要的间隙:a.防跳卡铁与尖轨轨肢侧面应保持2 mm~5 mm的间隙。b.防跳顶铁底部与尖轨、心轨轨肢上表面应保持2 mm~4 mm的间隙。c.防跳间隔铁下侧与心轨前端上部应保持2 mm~3 mm的间隙。d.单、双边扣板与心轨轨肢上表面保持1.5 mm~2.5 mm的间隙。

3 尖轨、心轨跳动整治

列车高速过岔时,一旦尖轨的防跳卡铁、心轨的防跳间隔铁、防跳顶铁等失效,或者轨件与滑床台空吊板,则对扳开的尖轨、心轨产生较大的冲击强烈振动作用,影响尖轨、心轨的服役寿命,可从以下方面整治:

1)修整或更换防跳卡铁、防跳间隔铁、防跳顶铁。2)加强尖轨跟端捣固,消除吊板,使轨底坚实,强度均匀。3)整治拱腰尖轨、心轨或拱腰滑床类垫板。

4 钢轨打磨

钢轨在运营过程中,受钢轨材质、轮轨作用、线路条件和人员操作等因素影响,在钢轨轮轨接触的表面或次表面产生接触疲劳裂纹、变形、剥落、磨耗和擦伤等伤损。钢轨打磨是整治钢轨表面伤损的有效措施。尤其对于高速铁路而言,达到和保持钢轨表面的高平顺性十分重要,因此,钢轨打磨应引起线路维修人员的高度重视。钢轨打磨能够延长寿命,降低轨道的维修成本。

5 零件松动、失效的整治

日常维护不良助长零件松动,如有砟道床捣固不彻底,道岔各部分出现暗坑、吊板,加大列车对线路的冲击,随着振动加剧,道岔零件松弛而失效。因此需重视综合性整体维修,健全检查整修制度,及时发现病害,及时进行整修,保持零件的良好状态,预防病害的发生。

6 无缝道岔维护

1)控制锁定轨温变化,道岔及其前后100 m线路锁定轨温变化不得超过±5 ℃。

2)控制道岔纵爬横移,经常保持道床断面,切实做好扣件养护,及时消除道床翻浆、排水不良、几何尺寸超限等病害,做到下部稳、上部准、纵不爬、横不移。

3)把道岔两端线路和道岔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测量,注意发现和消除道岔区存在的长波不平顺,提高列车过岔稳定性。

7 结语

为了保证高速道岔在日常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工作状态,本文提出高速道岔维护的关键技术,从道岔方向、高低、水平、轨距等方面采取措施,保证道岔的高平顺性;为保证道岔的安全性,对尖轨、心轨轨不足位移控制及列车高速过岔时其跳动也采取维护措施;同时,钢轨日常需进行科学合理打磨,对松动或失效的连接件需及时紧固等。

[1] 罗 林.高速铁路轨道必须具有高平顺性[J].中国铁路,2000(9):8-11.

[2] 刘百华.浅议高速铁路轨道的高平顺性[J].铁道建筑,1999 (7):10-13.

[3] 费维周,王阿利.制造中如何实现高速道岔高平顺性[J].铁道标准设计,2012(7):110-114.

[4] 卢祖文.客运专线铁路轨道[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high speed turnout maintenance

Wang Ali

(China Railway Bao Bridge Group Limited Company, Baoji 721006,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speed turnout, from the turnout direction, discretion, level, gauge and other aspect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key technology of high-speed turnout maintenance, and elaborated the remediation measures of parts loose, failur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high stability, high reliability, high balance operation requirements of high-speed turnouts.

high-speed turnout, track, maintenance measure, harshness

1009-6825(2017)08-0133-02

2017-01-04

王阿利(1977- ),女,高级工程师

U213.6

A

猜你喜欢
心轨轨距垫板
亚欧大陆跨境铁路的轨距问题
SC350复式交分道岔心轨表示的优化改进
SC350复式交分道岔心轨外锁闭的改进优化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角度补偿轨距尺的研究与开发
600/1 067 mm变轨距动车组转向架研发可行性分析
没有垫板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uCOSⅡ操作系统下桥式起重机轨距偏差检测装置设计与实现
基于有限元理论的小号码道岔转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