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研究

2017-06-06 12:10刘金利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全民公共服务

刘金利



我国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研究

刘金利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全民健身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应对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发展形势,进而切合当前国内国情发展,落实一套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已经成为我国全民健身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为实现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标准化,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提升国民参与体育健身的满意度,本研究将就如何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进行分析研究。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

前言

在很久一段时间内,我国都是奉行“体育大国”政策,实施的是“金牌体育”、“奥运体育”战略,也取得了举世夺目的成绩。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大众在观念上更加的成熟与理性,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从“奥运体育”向“全民体育”转变,已经是当下人民群众的主流思想。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步伐,我国的社会经济与社区体育等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国务院于2014年10月份对外发布并推行《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1]。当前,制定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的工作已经势在必行,但是如何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对体育健康的关注程度,具体的施行与考核等方面也将逐步规范,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建设将会是推动我国全民健身的关键所在。

针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方面的建设、完善与管理方面,必须要随着发展不断增强,并将体系落于实处,促进人们从其自身利益出发投入到全民健身的“民生工程”当中,其也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实现以上内容是为进一步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内容予以丰富的关键。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并对其规律展开深入研讨,进而及时发现国内城市社区内居民参与全民健身的参与程度以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是否有落于实处,并寻找出存在的不足予以修正完善,目的在于推动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更趋于完善,管理能够落于实处。通过促进城市社区全民健身,能够有效推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作用的体现,城市居民参与到全民健身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也为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为进一步增强我国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方面的建设与完善工作,提升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这将会影响到当地政府是否能够以民为重施以职能的关键。与此同时也会为满足我国城市社区居民体育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大局的形成,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国内城市社区居民全面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标准化建设研究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对于推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方面的建设与完善工作更好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

我国“全民健身日”的设立,《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及《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施行,更进一步推动了全民健身事业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我国全民健身活动呈现出非常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当前还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急于解决。一方面,随着城市社区居民对于体育健康需求意愿不断增强,目前国家所建设的社区体育设施资源明显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关问题逐渐显露。自从我国推行改革开放后,广大人们群众的生活开始从以往的单位制逐步转变为社区制,社区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以及活动最为频繁的地方。但目前我国对城市化发展建设施行起步较晚,因此在很多地区社区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仍然处于不断建设当中,其中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需要后期逐步完善,例如在社区建设中,公共体育设施类型较为单一,并且布局以及后期的管理均处于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很多问题在建设后溢出,这都是相关机制随着发展逐渐不适用又没有及时修订完善的结果。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特别是青少年的体质问题令人担忧。这一切都将对构建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标准化提出了诉求。

1.1 社区内场地设施配置无法满足社区居民需求

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物质基础主要体现在各大社区内体育场馆的建设,社区内体育场馆设施是否完备是衡量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一项核心指标。在很多先进发达国家的社区发展中,其社区内均具备体育中心、体育公园以及学校体育场所及设施,具体的特点主要为:其一相比于国内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明显不存在设施项目单一的问题,例如英国对体育中心开设所具备的项目必须要有17种,而美国针对体育中心设施以及户外设施项目的建设可以是多样化的;其二,相比于我国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在交通方面也不及先进国家所具备的便利性;其三,很多先进国家所涉及的建筑风格与当地人文景观的融合十分巧妙,很多社区户外体育设施均与社区公园相结合;其四,所开设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均体现出综合性,利用程度相对较高;其五,对社会弱势群体十分重视,尤其是在其体育锻炼方面的需求。

从国际层面上分析,在国际上社区体育场所设施构建最为完善、先进的国家是美国。美国社区内均会看到社区公共公园,并且在公共公园中能够看到很多不同类型的公共运动设施。在每个社区中都会配备能够满足社区居民所需的社区活动体育设施,其中包括了室内的体育设施以及室外的体育设施。在很多西方先进发达国家中,大多都是在社区中开设大型公园,在公园内开设体育运动场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是美国。在美国,内部各个州的公园中的各类体育活动根据有关数据的调查显示,参与人数多大7亿人。而大众体育开展方式施行较好的国家是德国,德国的体育运动场所以及内部设施较为完备,德国针对该方面曾经推行多个黄金计划,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完善社会公共体育设施服务。由于德国公民对于公共体育设施服务的要求相对较高,他们也十分热爱体育运动,由于对公共体育服务需求较大,德国也正因如此才推出一系列的黄金计划,目的是为了满足公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在日本,社区体育中心主要有三个不同层次,主要包括了基层社区体育中心、市区体育中心、都道府县体育中心。其中针对不同层次的体育中心设施配备要求均有所不同,目的也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公民对体育服务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下广大社会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在公共体育设施方面尽量予以完善。在很多先进发达国家当中,学校体育场所会在放学后、假期等作为开放体育公共场所以满足社区居民对体育服务的需求,根据有关数据调查揭示,美国中小学体育馆中接近综合性体育设施建设标准的体育馆将近所有中小学体育馆的70%。为了进一步推动国内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以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对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国家政府联合校方共同商定有关于校内体育场馆的使用计划。针对该方面日本也于1976年施行。

由于目前国内公共体育设施服务无法满足广大社会群众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场地设施的不足,这将会成为降低居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查1997年度、2001年度、2014年度广大社会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调查数据能够从中了解到,广大社会群众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的程度主要受限于场地设施的严重不足。但由于我国在体育设施建设支出主要集中于正规比赛的大型体育训练基地中,并且国内市场融资模式仍然没形成也因此导致场所设施建设的不足。2005年,我国体育总编、建设部以及国土资源局一致通过《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的施行,社区人口从以往的1000人扩展到3000人,要就设备的体育设施主要包括了乒乓球台两个、户外健身场所一个、儿童游戏场一个等。社区从以往的10000人到15000人的,要求必须配备的体育设施包括了篮球场一个、五人足球场一个、兵兵球台六个以及羽毛球场两个,以上指标在后期施行均不如预期。

1.2 经费严重短缺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经费较少,这是一直无法满足社区公民对公共体育设施服务要求的体现。全民健身是推动我国公民身心素质健康成长的关键,具体的落实主要在于政府单位如何去建设,财政方面是否能够满足基本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及产品等方面。通过分析目前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状况能够了解到,广大社区公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仍然无法满足,并且根据有关披露数据的统计了解到,国家针对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投入的经费仅仅占据了财政体育事业经费的3%。

2 逐步构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可以理解为国家政府部门为确保各个地区居民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需求与权益,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场所以及相关体育活动场所予以建设,为确保我国各大城市社区体育健康服务保障系统得以涵盖各大城市社区[2]。针对城市社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推动《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的有效载体。通过分析我国国情,并对全民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展开全面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本课题将以广州体育大学张宏教授《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组成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组成及服务内容的标准化基本模型。

张宏教授认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直接产品种类主要包括了场所设施、体育知识、体育活动、体育组织等多种;另一方面,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还应包括保证产品供给的保障手段,包含人、财等多方面资源以及计划等管理职能等。将俩者相结合进而落实国内城市社区居民公共服务体系整体框架,其中主要涉及到三大层面,十大要素”[3]

图1 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框架

国内城市社区公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标准下的整体框架主要涉及到分为三大层面十方面要素。三个层面分别为核心层、产品层以及保障层。核心层主要指场地设施,场地设施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根基。产品层包括活动、信息、组织、体质监测、健身指导。保障层包含供给主体、资金、法规政策和管理职能。

3 构建标准化的城市社区居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国家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对全民健身的开展予以规范,并推动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施行,为规范其发展,标准化的建立应具有系统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内容标准化是“服务业组织标准化”的基础上,结合全民健身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及公共服务体系的框架,进一步对体系具体施行予以规范化。

针对城市社区居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整体框架的建设必须要经过对每类产品予以细化,并根据产品具体服务指标,在确定该服务指标在该社区内应配备的数量与质量标准。在国内,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因此当地政府会通过衡量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了当地政府财政收入、当地社区居民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等。所以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标准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员需求,做出一套最基本的标准,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健身运动的需求。

针对社区服务项目的落实必须要尽可能满足社区居民体育运动需求,一般服务项目指标主要是通过当地政府统计加以估计,但是一定要说明估计的方法[4]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的框架可以从基本框架中的三个要素考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应涉及面广、全面、系统、完整地阐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内容的标准化,建立全面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结构的构建,能够让当地社区居民对体系有着更好的理解。张宏教授通过大量研究与分析后提出国内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主要涉及到十大类产品,服务项目指标包含了20项,构建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框架。具体可以通过图2进行了解。

图2 我国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构建图

国内很多地区政府财政收支都十分紧张,因此针对体育公共服务所投入的财政必然会切合实际情况,首先要将经济指标完成,进而才会考虑到体育公共服务。为此可以通过公共服务体系绩效评价机制进一步增强城市社区公民对健身公共服务予以评价。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并且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均衡,因此在全国各地城市社区内开展的健康事业建设程度均有所不同。因此所制定的评价体系其标准理应也是随着发展处于一个动态标准,其中评价体系中必须要涉及到下面五个方面内容,第一方面始终要坚持以民为本;第二方面是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完善必须要切合目前国情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第三方面是要实现相关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对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评价;第四方面需要根据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予以物质方面、量化方面的体现;第五方面必须要实现相关制度的构建,以确保评价体系能够将其作用予以体现。评价体系必须要实现多元化,以促进当地政府更关注与当地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为民服务,更好地提高社区公民对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满意程度。

4 研究结论

4.1 结论

一、本研究根据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目前发展情况,并印鉴先进国家在该方面的先进经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全面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构建出一个比较通用的城市社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的模型和评价体系。

二、本研究通过对城市社区全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规定了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分类、特点、并设计构建了我国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与体系,包括三层10要素20个服务项目指标。

三、本研究主要围绕城市社区居民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在现在或者未来较短时间内(2016年-2020年)应达到的水平,这个评价标准将会成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基准,以更好地满足社区公民的基本需求,全国每个地区应该都达到,一些相对比较灵敏的,有效的评价指标很难量化,因此只能定性的评价。

4.2 建议

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所能提供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满足不了城市社区居民增长的体育需求是当前存在大众体育中的一对突出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对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标准化提出了急切要求。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探索时间较短,而国外发达国家他们的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建设道路由于国情不同,也不一定适合我国,但是他们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建设的历史长、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成果多。在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的构建中,可以吸取他国优秀成果来完善我国的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非常有益的。面对我国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的需求,并将城市社区在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充分予以体现,更合理地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予以建设,更好地优化城市社区生活环境以及公共服务水平,为城市社区居民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与此同时也确保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与有力施行,更好地增强我国公民身心健康,以推动我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体育强国。

二、虽然本研究提出的标准对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任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本研究所提出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并不是唯一不变的标准,本标准构建的评价指标可能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之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不断完善、修订,同时该标准还未进行实际运用,所以缺少实证检验,期望在以后有更多的学者进一步研究,为后续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标准化的实证研究提供参考。

[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2015/33862/xgzc33869/Document/1458267/1458267.htm,2015-12-07.

[2] 房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路径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探究[J] .体育与科学,2011,32(5):44-48.

[3] 张宏,陈琦.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服务项目标准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9):21-24.

[4] 冯云廷.城市公共服务体制:理论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5] 杨明.我国实施体育公共服务标准化的研究[J].体育学刊,2013,2.(6):38-43.

Research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of National Fitness in Chinese Urban Communities

Liu Jinli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demand for fitness and public services is increasing, especially when the national fitness has risen as a national strategy, how to deal with the city community fitness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 a set of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fitness service system standards have been the national fitnes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ity community fitness public service quality standard, to provide better public services,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rticipation in physical fitness, the research analyzes on how to construct the national fitness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standardization.

National Fitness; public service system; standardization

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220SS15107)

刘金利(1980-),男,湖南邵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和体育教学。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8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uhai, Zhuhai 519088, Guangdong, China.

G812.4

A

1005-0256(2017)06-0003-4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6.002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全民公共服务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全民·爱·阅读
比亚迪集团扶贫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效率分析
探讨体育设施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