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对高职学生网球专项技术的影响

2017-06-06 12:10陈德志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实验班网球力量

陈德志



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对高职学生网球专项技术的影响

陈德志

为快速有效提高高职网球专项技术水平,预防运动损伤,本研究将40名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网球专项的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为期16周的与网球专项技术相结合的核心力量训练。实验发现:实验班的学生核心力量测试结果、网球的技术评定结果都明显好于对照班,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该实验研究说明核心力量训练对大学生网球运动员技术水平提高影响比较大。研究认为在网球专项训练课中加入一定时间的体能训练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可为其他开设网球专项课程的学校提供参考。

大学生;网球技术;核心力量训练

根据近几年我们对网球行业的人才需求分析发现,目前网球行业的一线服务人员主要是高职类学生,因此在全民网球热潮的掀起的今天,如何让体育类高职学生快速的掌握良好的网球运动技能并学会教学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

在网球运动中,是否能将地面的反作用力通过躯干部位和手臂传递到手上,是成功击球的关键,在力量从地面传递到球拍的过程中,躯干的肌肉起着枢纽作用。人体的躯干部位通常被认为是人体核心区,躯干部位力量很好的网球选手往往具有很好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其在网球运动中使网球选手保持运动中身体的平衡和对网球各项技术的环节发力起着重要作用。Fuji-sawa[1]认为网球中力量的发挥程度取决于上肢和下肢的连接情况。通过加强躯干力量可以提高网球运动员从腿部到躯干再到上肢和球拍的力量传递效果,使球或球拍达到最理想的加速度。

因此本研究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对高职学生网球专项技术水平的影响,以期能够更加合理的安排高职学生的网球训练课,希望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更好的掌握网球技术并且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状态。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人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加以研究整理,根据高职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的特点,制定出一套适合体育类高职学生网球运动的体能训练方法,结合体育类高职学生的实际训练进行实验研究,经过对比实验研究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能对体育类高职学生的网球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对大众网球运动的参与者提供借鉴。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网球专项班的4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研究需要,分别通过中国知网期刊网、广州市图书馆等电子资源收集了本研究需要的相关论文及资料,包括专著、期刊、杂志、学位论文等,了解核心力量训练和网球技战术训练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为本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2.2.2 实地访谈法

在训练期间,保持跟学生沟通,通过实地的访谈了解学生的主观感受,以便于更好的改进训练的方案。

2.2.3 实验法

2.2.3.1 实验对象

本研究将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运动训练专业网球专项班的40名大学生随机分为两个班,一个班为实验班、一个班为对照班,每班20名学生。40名学生身体健康,没有疾病以及伤病, 没有进行过专业的训练,没有网球运动基础.实验对象基本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1 受试者基本情况描述

2.2.3.2 实验器材

训练器材:瑞士球、栏架、哑铃、秒表等。

网球技术测试器材:皮尺、网球、摄像机、秒表、标志物等。

2.2.3.3 核心力量指标的筛选及测试方法

2.2.3.3.1 核心力量指标的筛选

参考国内外学者对网球运动员核心力量素质的研究中我们挑选出 6 项网球运动员核心力量素质的影响因素和16种核心力量训练手段[2,3,4]。影响因素包括腹直肌力量、腹斜肌力量、腹横肌力量、下背肌力量、竖脊肌力量、臀肌力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选择的16种核心力量的训练手段具体包括仰卧单腿屈膝支持抬腿、卧肘支撑收腹举腿、仰卧双肘支撑收股、仰卧单腿外展、屈膝上举仰卧抬腿、俯卧直腿上抬外展、屈异侧腿臂两头起、仰卧脚垫球挺髋、俯卧手触球静力性支撑、侧卧单腿悬吊肘支撑、单腿平衡垫上举腿静力性支撑、仰卧球上屈膝收腹、俯卧脚垫球俯卧撑、仰卧双脚夹球摆腿、单腿支撑踩在平衡垫上蹲起。具体训练方案如下:

2.2.3.3.2 核心力量训练实验方案

两班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训练,每周3次,每次90分钟。对照班按照学校专项班教学大纲进行常规训练,实验班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加入核心力量训练。两班学生除了实验组要进行一定时间的体能训练以外,其他的课程安排没有区别。

2.2.3.3.3 在网球运动项目中核心力量训练的内容选择

核心力量训练虽然是对腹、背、髋部位肌肉力量的改善和提高,但核心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相比,核心力量所需神经的控制与协调更为复杂,肌肉的受刺激性更深层,因此,对于刚接触核心力量训练的运动员来讲,可能体会到核心力量训练动作不适应或难度大,因此,参照刘明伟[3]以及谢洪英[4]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训练方法,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我们制定了训练方案,该训练方案分为三个阶。第一阶段主要是在核心稳定状态下静力性核心力量练习以及核心保持状态下可控核心力量练习,主要动作有俯卧异侧手足俯撑、仰卧单腿屈膝支持抬腿、侧卧肘支撑收腹举腿、仰卧双肘支撑收股、仰卧单腿外展、屈膝上举仰卧抬腿、俯卧直腿上抬外展以及屈异侧腿臂两头起。这几组动作的练习主要适用于核心力量练习初始阶段,目的在于使运动员深刻体会核心肌群的用力和有效地控制身体,是最基础的核心力量练习手段[5]。第二阶段主要动作有仰卧脚垫球挺髋、俯卧手触球静力性支撑、侧卧单腿悬吊肘支撑、单腿平衡垫上举腿静力性支撑。这几组动作的主要功能是使身体核心在非稳定条件下保持,尽量在减少身体的支点的不稳定状态下保持身体的静止,主要是在瑞士球、悬吊绳等器材上做静力性动作,这样能够使身体核心的深层肌肉得到进一步的锻炼。第三阶段主要动作有仰卧球上屈膝收腹、俯卧脚垫球俯卧撑、仰卧双脚夹球摆腿、单腿支撑踩在平衡垫上蹲起。这些练习需要借助一些器械来制造不稳定的状态,例如瑞士球、平衡板等在借助器械制造不稳定的状态进行核心力量训练,要注意动作的安全性,虽然设计的动作是发展某部位的肌肉,但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出于保护的本能,可能调用更多的肌群参与动作,此时运动员要顺从这种保护本能,避免运动损伤。

总之,核心力量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练习时间的延长,练习动作的结构逐渐复杂化,动作难度逐渐增大,练习强度逐渐提高,动作前期以增强核心部位关节稳定性为主要目的,并且在训练的过程中始终与专项技术动作相结合。

2.2.3.3.4 核心力量指标的测试方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我们分别在训练前和训练后对研究对象的腹直肌力量(直腿仰卧起坐)、下腹肌力量(仰卧举腿)、背肌力量(俯卧背伸)、下背肌力量(俯卧举腿)进行对比测试,测试时间是一分钟,以验证本论文的实用性。

2.2.3.4 网球专项技术指标的筛选及测试方法

网球专项技术的测试采用国际网球联合会新的研究成果ITN测试体系(International Tennis Number)[6],该测试方法比较客观,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ITN 中文翻译为国际网联网球等级测评系统,国际网球等级能够代表一个网球选手的整体技术水平,是国际网球联合会认证的衡量选手网球水平的工具。

ITN测试体系具体测试内容包括底线击球深度测试、截击深度测试、底线击球精准度测试、发球精准度测试及移动能力测试五项内容。具体测试方法参照ITN测试系统。

2.2.4 数据统计

实验数据采用SPSS18.0数据包进行统计分析,以均值±标准差的(X±SD)表示各指标变化,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以P<0.01表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结果

3.1.1 实验班和对照班核心力量评价指标比较

经过16周的训练后,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选取了能够较为客观的反应核心力量好坏的四项指标进行测试,分别是:直腿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背伸和俯卧举腿,测试成绩如表2所示。由表3可知,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一分钟直腿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背伸以及仰卧举腿的测试结果都没有显著性差异;经过16周的训练后,实验班的一分钟直腿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背伸以及仰卧举腿的测试结果都显著高于对照班(P<0.05);而且实验班实验后的一分钟直腿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背伸以及仰卧举腿的测试结果都显著高于实验前(P<0.05),对照班的一分钟直腿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背伸以及仰卧举腿的测试结果跟实验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该数据结果说明,16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显著的提高学生的核心力量。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核心力量测试成绩比较

注:“*”表示: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实验班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3.1.2 实验班和对照班网球技术评定结果比较

因两个班的学生网球技术都是零基础,因为实验前没有专门测试学生的网球技术水平,只对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网球技术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经过16周的训练,实验班学生的击球底线深度、截击深度、底线精准度以及发球精准度得分都显著高于度对照班(P<0.01)。该实验结果说明16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网球技术水平。

表3 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后网球技术测试结果比较

注:“**”表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3.2 结果分析

网球运动是一项需要全身协调配合的球类体育项目,其运动员击球时的力量主要是靠腿部、腰部、肩部以及手臂间的力量传递。良好的体能是网球运动员技、战术训练和进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是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保持稳定状态的前提,是预防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寿命的重要因素。对于业余网球爱好者来说,良好的体能是掌握网球专项技术发挥网球战术的的基础,是体验网球乐趣的关键。因此,国内的一些学者对于体能训练在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做出了卓越的研究,杨世勇在《现代体能训练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建立科学的体能训练体系是十分必要的[7]。

很多研究表明核心力量训练已经在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速度性、 耐力性等运动项目中广泛应用,并且通过实验证明了核心力量训练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生命力[8-15]。有学者认为,核心区域的肌肉群是人体中最大肌肉群,这些肌群肩负着稳定和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的作用[16]。也有人认为核心肌群是人体的能量库,对于人体的运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7],稳定的核心肌群就像是衔接上下半身的枢纽,它不但影响四肢的动作,更可以控制全身姿势正确与否。当肢体发力时,核心肌群蓄积的能量从身体中心向运动的每一个环节传导[5]。

伦斯特伦提出在网球运动中,除了发球以外,所有的动作都是在快速的移动中完成的,都是以核心肌群为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任何的技术动作都不是依靠某单一肌群就能完成的,它必须要动员许多肌肉群协调做功,核心肌群在此过程中担负着稳定重心、环节发力、传导力量等作用,同时也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1]。王卫星,李海肖[5]在《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一文中提出下肢和躯干力量好,身体稳定性强的网球运动员,其发球速度要高于这方面弱的选手,其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力的传递速度,提高了技术动作的功效。龙延明[18]贾晓强等[19]的研究都表明:核心力量训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体育学院网球专项学生的发球球速和正手击球球速。

本研究认为对于网球运动来说,有效的激活髋部的肌肉能够更好的使身体上下肢的肌肉协调起来,从而能够使网球运动的发力更加顺畅,从而提高整个运动的效率。因此本研究参照王卫星[5]的竞技运动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一文把核心肌群定义为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本研究安排了很多腰腹部以及髋部肌肉的练习,并且结合网球运动的特点安排了一些栏架训练、信号游戏等提高学生灵敏性和协调性的训练再结合网球专项技术练习,研究的结果也发现,通过16周的训练,实验班学生的核心力量有显著性的提高,并且网球的技术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班,说明本研究的训练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另外,本研究还对学生进行了实地的访谈,学生普遍认为在网球专项课中加入一定时间的核心力量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网球技术水平,并且对学生的其他运动技术课的训练也有帮助。另外学生认为瑞士球的训练难度比较大,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因此建议后续的教学中应该减少瑞士球的训练,多增加一些徒手训练以及灵敏性、协调性训练。

4 结论与建议

4.1 16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核心区力量

实验结果显示,16周的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显著的提高大学生的核心力量(P<0.05),并且通过访谈也发现,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学生其他体育选修课的成绩也有显著提高。因此,本研究认为,在体育类高职学生网球课上加入一定量的体能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技术动作,还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其他体育技术动作的掌握,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机率。

4.2 核心力量训练对大学生网球专项技术水平影响差异显著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学生的网球的技术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班的学生(P<0.05),因此,本研究认为,一定量和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网球技术水平。

[1] 伦斯特伦著,徐国栋审译.运动医学与科学手册—网球[M]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 勃斯科.发展肌肉力量的基本法[J] .译报,1988,(4):8-9.

[3] 刘明伟.高校网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手段的优选与应用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9.

[4] 谢洪英.核心力量训练对河北省青少年男子网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影响[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2.

[5] 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9-1121.].

[6] ITN国际网球测试系统,http://www.fesco.com.cn/erd/tennis0803.htm.

[7] 杨世勇.现代体能训练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贵州体育科技,2005(1):41-42.

[8] 谷化铮,陈刚.核心力量训练在投掷项目最后用力动作链中的应用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 29 (4):79-82.

[9] 黄玉宝.核心区力量对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影响分析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2.

[10] 李航.8-11岁游泳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11] 杨文学,张成.对男子110米跨栏运动员实施身体核心力量练习方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 34 (5):109-112.

[12] 孟宇.悬吊训练对青少年男子400米跑中腿的摆动速度的影响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13] 孟献峰,冯嘉在.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女子短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 25 (4):65-67.

[14] 敬龙军,晏瑞琴,周瑾.核心力量在竞走运动训练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 23 (3):263-266.

[15] 刘诗红.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0.

[16] Travis Brown Core strength:leaming the overhead squat NSCN.S Performance Training.

[17] Tracy Morgan Handzel Core training for improved performance NSCN,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 [J].2003 (6)5-6,26-30.

[18] 龙廷明.大学生网球运动员肩关节肌群等速肌力与表面肌电测试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19] 张志武,贾晓强,刘世军.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网球球速的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 33 (3):125-129.

Influence of Core Strength Training Means on College Students Tennis Skills

Chen Dezhi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chnical level of college tennis and prevent sports injury, 40 tennis students in Guangzhou Polytechnic of Sports a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class and the control class, who are given a 16-week core strength training combining with tennis skills.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core strength test results and tennis technical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al class students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class (P<0.05). The experimental study shows that core strength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technical level of college tennis players.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adding certain time physical training in tennis special training course is very necessary and effective,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other colleges to set up tennis curriculum.

college students; tennis skill; core strength training

广州市高等学校第五批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3010)

陈德志(1982-),男,河南信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50 Guangzhou Polytechnic of Sports, Guangzhou 510650, Guangdong, China.

G804.2

A

1005-0256(2017)06-0042-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6.018

猜你喜欢
实验班网球力量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与天才班的人谈恋爱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超级殚跳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