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校体育类社团构建与实践研究
——以常州刘国钧高职校为例

2017-06-06 12:10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体育类五年制课余

包 云



五年制高职校体育类社团构建与实践研究
——以常州刘国钧高职校为例

包 云

以常州刘国钧高职校体育类社团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对体育类社团的构建与实施进行研究,通过重构课程体系、构建校园体育竞赛框架和组建课余运动队等,得出结论:体育类社团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在强化学生综合体育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五年制高职校;体育类社团;构建;实施

1 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开展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和有利抓手。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发组成的学生群众组织,以共同的观念、兴趣、追求为基础而自发组成,能较好地发挥学生在加强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我教育的功能,有益于学生在满足自我需要的同时,通过广泛的渠道来锻炼才干、增长知识、活跃思想、启迪思维、调节情绪、发展个性、实现价值,促进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体育类社团是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体育教学的延伸,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体作用,对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增进身心健康、丰富课余生活、奠定终身体育基础和提高竞技水平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研究五年制高职校体育类社团的构建与实践,对于更好地整合体育类社团资源,促进体育类社团发展,推动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有机衔接具有加强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常州刘国钧高职校体育类社团。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系统研读有关高职院校,特别是五年制高职校学生社团建设相关文献,进一步梳理社团活动开展的主要目标、内容及重难点,明确体育类社团的建设原则与方法。

2.2.2 个案研究法

以常州刘国钧高职校社团活动为载体,梳理体育类社团建设的历史脉络,对体育类社团的构建层次和实践运行进行个案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五年制高职校社团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校在校人数近20万人,学生年龄处于高中至大学二年级阶段。在特定的教育环境和年龄结构下,学生有着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促进五年制高职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国钧高职校树立的“为学生创造价值”的办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和积累知识的方法,增强技术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增长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的智慧。结合社团活动组织形式的自发性、群体目标的整合性、活动的灵活性、成员的广泛性等鲜明特征,社团活动能够使学校办学理念和活动德育的开展找到“着力点”,明确方向,形成抓手,提高成效。

3.2 五年制高职校体育类社团的构建与实施

学校体育类社团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将体育类社团纳入《体育与健康》“大课程”的课程体系,开设与社团活动密切相关的任选课程,如《小型竞赛组织》、《规则与裁判法》等;二是以体育类社团为基底,构建校园体育竞赛框架,促进校园群体活动的蓬勃开展;三是积极在体育类社团中遴选有基础有特长的社员,组建课余运动队,发挥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各个层次的社团互为补充,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即涵盖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质水平、体育技能、体育品质、体育个性等方面要素的综合体育素质与修养。

3.2.1 重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在五年制高职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中,引入“大课程”的思想,重构了涵盖体育必修课、体育任选课、体育类社团等元素的课程体系,加深课程内涵,拓宽课程外延,切合五年制高职校学生的身心实际特点,真正将“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产生良好的育人效果。

体育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构建四年渐进的课程内容;体育任选课面向部分有需求的学生,结合学校校园群体活动,以《小型竞赛组织》、《规则与裁判法》等课程为主;体育社团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建立健全组织体系与制度保障的基础之上,在学生的课余时间作为体育与健康“大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

3.2.2 构建校园体育竞赛框架

校园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学校群体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力、凝聚力、意志品质为目的,通过体育竞赛的形式,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而服务。以体育类社团为基底,积极策划各项目竞赛方案,组织各项目竞赛实施,努力培育浓郁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如表1)。

表1 校园体育竞赛框架

两年一届的校园游行节,是各类体育社团大展拳脚的舞台。除了学校的啦啦操、跆拳道、竹竿舞、抖空竹、器械武术、腰鼓表演、轮滑社、棒球社等体育类社团外,高等院校、初级中学等兄弟单位体育社团均受邀参加。校园体育竞赛的宣传、报名、组织、编排均由各学生团体承担,裁判员、志愿者、礼仪队均由学生担任,充分发扬了刘国钧分院“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锻炼各类“优才”的教育传统。

3.2.3 组建课余运动队

积极遴选有基础有特长的社员,组建啦啦操、乒乓球等课余运动队,开展常年性的常态训练。同时,积极参加省市竞赛,通过竞赛拓宽视野,取长补短。以啦啦操社团、乒乓球社团为基础组建而成学生课余运动队,参赛获2016年江苏省职业学校啦啦操锦标赛获团体一等奖、江苏省职业学校第一届学生乒乓球赛亚军,轮滑社团5位成员参演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

在常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发挥课余运动队的“反哺”作用,调动社团更广大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技能掌握水平,形成社团活动质量的良性提升。

4 结论与建议

五年制高职校体育类社团活动的开展,高度契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兴趣爱好等特点,对于促进学生综合体育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学校社团虽然规模及影响力较大,但受限于指导教师的水平、活动开展的时间和空间的保障、活动管理的精细化程度等因素,在社团活动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上仍需进一步提升。同时,体育类社团在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多维度、全方面的“多管齐下”,高效地达成学校培养具有自信阳光的气质,文明有礼的品质,创新创业的特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

[1] 赵慧.关于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组织建设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11,1.

[2] 张永民,等.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社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2,1.

[3] 徐祖平.江苏五年制高职专业社团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2,3.

[4] 金璐,等.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研究[J].职教论坛,2013,14.

[5] 张连义.学生社团建设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J].社团管理研究,2012,5.

[6] 李向阳,等.自组织理论观照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4,3.

[7] 陈学凤.以社团为载体培养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实践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3,32.

[8] 朱绍勇.高职院校社团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实现途径[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9] 熊敏.试论学生社团组织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Sports Associations in Five - year Vocational Colleges——Take Changzhou Liu Guoju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as An Example

Bao Yun

By means of literature and case study, this paper studie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orts associations, constructs the campus sports competition framework, and also sets up extracurricular sports teams through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etc., which takes the sports associations of Changzhou Liu Guoju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onclusion is that sports associations promote students’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comprehensive sport fitness for students.

five-year vocational colleges; sports association;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包云(1982-),男,江苏溧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田径教学与训练。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25 Changzhou Liu Guoju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Changzhou 213025, Jiangsu, China.

G812.4

A

1005-0256(2017)06-0135-2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6.058

猜你喜欢
体育类五年制课余
《五年制高职一体化育人论纲》推介
学生课余羽毛球活动开展现状研究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2018年部分院校体育类专业在晋招录信息
体育类非物质化遗产的角色定位
中职学校开展体育类体验式德育主题活动的探索
五年制高职 人才培养方案的标准化刍议
课余,并非闲置的空间
咪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