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用法有讲究

2017-06-07 02:54中日医院药学部药师摄影
中老年保健 2017年4期
关键词:达峰糖苷酶降糖药

文/中日医院药学部药师 王 玮 摄影/宗 子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因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糖尿病可导致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异常,病情控制不佳时可引起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社会及家庭的经济负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对于慢性病的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十分重要。本文就常用降糖药的相关知识进行汇总,帮助糖尿病患者加深对降糖药的认识,从而更科学地使用降糖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糖尿病治疗的目的在于减轻症状,并将长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降到最低。饮食干预、体育锻炼和控制体重是血糖控制的基石。在非药物治疗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时,药物治疗十分必要。

1型糖尿病用药须知

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是最有效的降糖药物。胰岛素又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长效和超长效,所以患者在应用时要分别对待。

●超短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或赖脯胰岛素)宜在餐前10分钟皮下注射给药,给药后7~12分钟起效,36分钟至1小时30分钟达峰,维持2~5小时。

●短效胰岛素(普通胰岛素)宜在餐前15~30分钟皮下或肌内给药,给药后30分钟至1小时起效,1小时30分钟至4小时达峰,维持3~6小时。

●中效胰岛素(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宜在餐前30~60分钟皮下给药,给药后1~2小时起效,6~12小时达峰,维持12~18小时。

●长效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宜在早餐前30~60分钟皮下注射给药,每日1次,给药后4~6小时起效,14~20小时达峰,维持24~36小时。

●超长效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宜在睡前30~60分钟皮下注射给药,每日给药1次。地特胰岛素给药后3~6小时起效,6~8小时达峰,维持6~24小时。甘精胰岛素给药后2~5小时起效,5~24小时达峰,维持18~24小时。

此外,注射胰岛素时需注意:①变换注射部位,两次注射点要间隔2厘米,以确保胰岛素稳定吸收,防止皮下脂肪营养不良。②未开启的胰岛素应冷藏保存,冷冻后的胰岛素不可再使用。③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不宜冷藏,可与胰岛素笔一起使用或随身携带,但在室温下最长保存4周。

2型糖尿病用药须知

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口服降糖药包括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等。

1促胰岛素分泌剂分为磺酰脲类和非磺酰脲类两种。●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如格列喹酮,应在餐前30分钟服用;格列美脲须在进餐前即刻或餐中服用,不定时进餐或不进餐会引起低血糖。●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与磺酰脲类相比,具有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可有效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降糖速度快,又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宜在餐前15分钟服用,服药后起效时间分别为30分钟和15分钟。那格列奈餐前10分钟服用,可显著降低其血浆峰浓度。

2双胍类降糖药。双胍类降糖药可抑制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葡萄糖的外周利用,减少糖原生成和肝糖输出,还可改善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指南都推荐二甲双胍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和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因二甲双胍常会引起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很多患者开始服用时不能耐受,所以二甲双胍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二甲双胍随餐服用可更好地耐受。老年患者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肾功能,以减少乳酸酸中毒的发生。此外,服用二甲双胍期间若饮酒,因乙醇可抑制肝糖异生,增加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易发生低血糖。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而减慢淀粉等多糖分解为双糖和单糖,延缓单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由于中国及亚洲人群的食谱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故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亚洲人群中应用较广。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中最为常用的阿卡波糖,应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若服药与进食时间间隔过长,则疗效较差甚至无效。个别患者尤其是大剂量服用阿卡波糖的患者,可发生无症状的氨基转移酶升高,故患者服药期间应密切监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的变化。

4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增敏剂即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这类药物通过增加骨骼肌、肝脏、脂肪组织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而发挥降血糖的作用,主要药物有罗格列酮、比格列酮等。该类药物服药与进食无关,可空腹也可进餐时服用。体重增加和水肿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服药期间也应定期检测肝功能。

5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并能减少肝葡萄糖的合成,代表药物有西格列汀、阿格列汀等。本类药物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其常见不良反应有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此外,西格列汀与降血脂药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等联用时需谨慎,应及时调整剂量;阿格列汀与降压药物福辛普利等合用,有增加水肿的风险。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异常者居世界前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需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减缓并发症的发生。中老年人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血糖筛查。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为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即糖尿病患者在规律服用降糖药物的同时,需要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同时应学习和掌握降糖药的用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达峰糖苷酶降糖药
茶条槭叶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迎接人口“达峰”
实现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的协同治理路径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基于统计学的中国典型大城市CO2排放达峰研究
肺功能检查在小儿大叶性肺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知母中4种成分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木蝴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