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香佛国寻秘境

2017-06-07 02:54摄影段玉成
中老年保健 2017年4期
关键词:三塔南诏苍山

文/贺 方 摄影/贺 方 段玉成

大理,位于宁静的苍山洱海之间,山水秀丽,气候温和。四千年前,人们便在这里繁衍生息,是云南最早文化发祥地之一,唐、宋五百多年间是南诏国、大理国都城,汉、白、彝、回、苗、藏等十几个民族世代和谐居住于此。

作为旅游胜地,从古至今有着很多有关景色的描述。如“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屹立千年的崇圣寺三塔;演绎浪漫爱情的蝴蝶泉;东南亚佛教圣地宾川鸡足山;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沙溪寺登街;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让你细品人生,白族狂欢节“绕三灵”狂放而热烈;“一街赶千年、千年赶一街”的大理三月街;“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建筑,等等。可以说,大理是旅游者的天堂。但今天笔者只想带您领略一下“妙香佛国”的文化意境。

大理历史悠久,南诏及大理国时期,大理是当时东南亚地区第一大都城,茶马古道的主要驿站,商贾云集,文化交流频繁。从南诏时期开始,佛教逐渐传入大理。印度高僧赞陀崛多开始在大理传播“阿吒力教”。阿吒力教与大理白族人原有的“本主”信仰(本主指各地方的保护神)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人称“滇密”的密宗独特一支。南诏王世隆时期,汉族所信仰的显教诸宗也陆续传入大理。

南诏、大理两代君主大力推广佛教,达到了“以佛立国,以佛治国”的程度,寺院林立,上下崇佛,蔚为风尚。著名佛寺有崇圣寺、无为寺等,在洱海东岸的鸡足山上,还有寺庙五十余座。有诗云:“叶榆三百六十寺,寺寺半夜皆鸣钟”,“伽蓝殿阁三千堂,般若宫室八百处”。大理也由此被人称为“妙香佛国”,意为“遍布香火之地”。

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中记载大理当时的情况:“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一岁之间,斋戒几半,绝不茹昏饮酒,至斋毕乃已。沿山寺宇极多,不可殚记。”明朝云南右参政谢肇浙在其所编的《滇略》中称“世传苍洱之间,在天竺为妙香国。观音大士,数居其地”。

时至今日,大理市仍有大小佛寺几十座,笔者就带您探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座佛寺。

崇圣寺 南诏第十代国王劝丰佑始建(公元834至840年),崇圣寺所崇之“圣”即为阿吒力教的阿嵯耶观音(圣观音)。《大理县稿》记载:崇圣寺,在城西北小岑峰下。其方七里,周三百余亩,寺有雨铜观音像,高二丈四尺,为佛一万一千四百,为屋八百九十一间。崇圣寺三塔由一大两小组成。其中大塔名千寻塔,高70米,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共16级,属于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与南北两个小塔三足鼎立,各距70米。

佛都

民间有“马驮砖石到塔尖”的传说。相传在建塔时,建好一层,就在四周堆上泥土变成可供马驮砖石上下的坡道。待塔建成后,再将土逐层运走,塔体得以从中现出。因塔体颇高,工程浩大,建塔时的土坡延伸到南北两侧数里之处的地方,至今仍有“七里桥”和“五里桥”两个地名。

崇圣寺是南诏国、大理国的皇家寺院,皇族常来此参拜礼佛,《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原型,大理第十六世国王段正严等九位大理国王先后在此出家。附近国家贵族也常来此参拜。南诏国时期,骠国(今缅甸)国王雍羌和王子舒难陀到三塔崇圣寺祈拜敬香。大理国时期,星逻(今泰国)国王耶多曾两次到崇圣寺迎佛牙,大理国王段思廉以玉佛相赠。崇圣寺是当时“妙香古国”的中心,被誉为“佛都”。元代高僧圆护手书“佛都”匾至今高挂在寺门。

崇圣寺在清咸丰年间烧毁,只有三塔保留下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物保护,连续对崇圣寺进行了恢复重修。曾经的皇家寺院如今已是国家5A级景区,是大理游客必游之地。三座古塔像是三支苍劲有力的大笔,矗立在洱海之滨,接待着四方游客。崇圣寺不仅成为大理的象征,更为大理增添了不少光彩。

观音塘原名大石庵,位于大理古城南上末村。清代曾在此设汛塘,故又称观音塘,素有“妙香古国第一寺”之称。相传旧时有兵犯大理,行至七里桥,见一老妇,以草索背千斤大石由苍山而下,带兵大将问老妇何来如此神力,老妇掷石于地答曰:年老体衰,乡里青壮年更胜于我。大将闻听此言大惊,不敢再犯,鸣金收兵。老妇相传便是观音化身,后人为纪念观音保境安民,便在大石上建观音阁,供奉观音像,继而扩建为观音塘。逐步形成了集戏台、门楼、殿宇、亭阁于一体的建筑群。观音塘的传说象征着大理人民爱好和平的美好期望。如今,修葺一新的观音塘为大理市佛教协会驻地,香火旺盛,人群熙攘。特别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的观音会,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观音塘也成为集宗教活动、文化活动、集市贸易为一体的场所,护佑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世代安居乐业。

普贤寺位于大理古城内玉洱路下段青石桥,始建于明代。几百年历史的古刹藏在大理古城旅游区一条小巷内,周围皆是客栈或民居,若不仔细找寻,很难发现。寺庙现存面积很小,只有两处院落,除提供日常的佛事,还收留了来自大理周边县乡的20余位孤寡老人在此居住。老人们每日为寺庙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劳作,在青烟缭绕的古寺中,安详度日。香客及附近的居民提供了赡养老人们的“香火钱”,村民们还经常来帮忙照看老人们。褪尽铅华的普贤寺就这样与人间烟火和谐共生着。

著名画家徐悲鸿,寄居大理时曾写下一副楹联:“乞食妙香国,销魂清碧溪”。形象地道出了对宁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让我们跟随大师的脚步,在妙香国里探寻自己心中的秘境,演绎最质朴、最慈悲的佛法吧。

崇圣寺三塔

苍山

贴士:

1.大理地处云贵高原西部,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中老年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出发前3天可提前服用红景天或高原安,避免高原反应。

2.大理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20℃,夏季需防日光暴晒,冬季薄棉衣即可御寒。

3.大理地区以米食为主,米线、饵丝为主要食物。以稻草火烧生猪去毛,取金黄色的“生皮”,蘸各种调料生食,还有众多美食如炸乳扇、烧饵块、酸辣鱼、黄焖鸡等都值得您去品尝。

4.每年春节、三月节、五一、十一假期为大理旅游旺季,客栈旅店爆满,费用为淡季时两至三倍,建议错开时间,以便更从容地享受大理时光。

猜你喜欢
三塔南诏苍山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的南诏大理佛精品》插图
苍山
不同参数下三塔悬索桥动力特性敏感性分析
苍 山
烟云几许著苍山
吕敬人连环画《括苍山恩仇记》选页
山,南诏国的“龙舆”山
三线合一、三塔悬索桥两设计方案静风稳定性对比研究
《南诏德化碑》史料价值散议
吃货康熙定三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