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的“开胃抗菌菜”

2017-06-07 02:24李心平摄影
中老年保健 2017年8期
关键词:茴香马齿苋鱼腥草

文/李心平 摄影/加 文

夏季是消化道疾病高发季节,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肠胃不适、腹泻腹痛。这一方面是由于天气炎热,病菌极易滋生;而另一方面,炎热潮湿的气候使得人们食欲减退,胃肠功能变弱,抗病能力下降。应对这种情况,借助食疗效果比较好。自然界中有一些天然食材,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适当食用就能预防胃肠疾病,有助于和胃顺气、增进食欲,保一夏平安。这里介绍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开胃抗菌蔬菜。

和胃理气的茴香

茴香又名小怀香、香丝菜、小茴香、茴香子、浑香。陶弘景谓:“煮臭肉,下少许,无臭气,臭酱入末亦香,故曰茴香。”茴香的茎部及嫩叶可作菜蔬,我们常用的调料小茴香,实为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茴香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目前主产于我国内蒙古、山西、陕西和东北等地。

茴香不仅可作菜蔬食用,其根、叶、果实均可入药,也是一味良药。关于茴香入药的记载,始见于《唐本草》,曰“茴香善主一切诸气,为温中散寒、立行诸气之要品”。茴香味辛,性温,能开胃进食、和胃理气、温肾散寒,有助阳道,可治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等症。茴香熟食或泡酒饮服,可行气、散寒、止痛。茴香苗叶生捣取汁饮或外敷,可治恶毒痈肿。

茴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P、胡萝卜素、纤维素以及茴香脑、小茴香酮、茴香醛等芳香物质。产生茴香特殊香辛气味的是茴香油,可以兴奋胃肠神经,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具有健胃理气、促进消化吸收的功效,有助于缓解肠胃痉挛,减轻不适和疼痛。另一个重要成分茴香烯,能促进骨髓细胞成熟并释放入外周血液,可明显升高白细胞,用于白细胞减少症。茴香还有很好的解油腻、促消化作用,且本身具有独特香气,可去肉类腥膻,所以它是搭配肉食和油脂的绝佳蔬菜。

茴香是重要的香料植物,叶与果实均具有特异香气。嫩叶洗净后切细加盐、香油及其他调料拌食,味清香,可促进食欲。由于“茴香”和“回乡”同音,故北方的很多地方在春节时都喜欢包茴香馅的饺子。常用茴香与猪肉一起做成馅,包包子、饺子,做春卷等。一般认为茴香比较“吃油”,所以做包子饺子时,多搭配些油脂,这样吃起来才香。还有取茴香和鸡蛋、肉末一起炒食的,也可以配肉末做汤。茴香素食时香气过于浓重,还是搭配一些肉类或蛋类以及较多油脂为佳。

杀菌止泻的马齿苋

马齿苋别名五行草、长命菜、瓜子菜、麻绳菜、蚂蚱菜,为肉质草本植物,其茎平卧,伏地铺散,枝淡绿色或带暗红色,互生叶片扁平肥厚,似马齿状。马齿苋分布极广,我国南北各地均产,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取开花前10~15厘米长的嫩茎叶作蔬菜食用,以株小、质嫩,叶多、青绿色者为佳,味偏酸有微涩感,全草亦可供药用。马齿苋是一种高蛋白、高灰分、低碳水化合物的野生蔬菜,素有“长寿菜”的美称,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据测定,每100克马齿苋鲜茎叶中,含蛋白质2.3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3.0克、粗纤维0.7克,还含有丰富的二羟乙胺、苹果酸、钙、钾、磷、铁以及维生素E、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马齿苋在营养上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它的ω-3脂肪酸含量高于一般植物,是内陆居民较好的ω-3脂肪酸来源。ω-3脂肪酸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酸的吸收,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改善血管壁弹性,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

有研究表明,马齿苋对多种常见的食品污染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多种化脓性球菌有杀菌或抑菌作用,堪称天然抗生素。据医书记载,马齿苋性寒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的作用,民间用以治疗肠炎、痢疾等多种疾病。煎汤内服,或将马齿苋捣烂外敷,对治疗疔疮痈疽、无名肿毒,亦可获得明显的疗效。

马齿苋不仅是一道野味小菜,也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是一种很难得的养生食疗蔬菜,生食、烹食均可。不过马齿苋毕竟是一种野菜,如果不能适应它的味道,就不要一次吃太多。

马齿苋最常见的吃法是凉拌。将马齿苋切段放入沸水中焯至变色,色成碧绿即可捞出。过凉后沥干水分,放入容器中加入兑好的调味汁,拌匀即可。凉拌做法简单,吃起来有种酸酸滑滑的感觉。

除了凉拌,马齿苋的吃法还有很多,不仅能煮粥,还能炒菜、包饺子。不管怎么吃,一般都要用开水烫过洗净黏液,口感才好,然后就按照一般的家常习惯烹调,只要能适应马齿苋的味道,怎么做都可以。

马齿苋为寒凉之品,如果是脾胃虚弱、单纯受凉造成的一般性腹泻不要误食;马齿苋性滑利,有滑胎的作用,所以孕妇要忌食。

通治三焦的鱼腥草

鱼腥草,因带有浓烈鱼腥味而得名,其正式学名为蕺菜,别名狗心草、折耳根、猪鼻拱等,为多年生草本,聚生于沟边、溪边及潮湿的疏林下,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西南地区。鱼腥草茎高不过尺余,绿色的互生心形叶,茎下端伏地生白色的根,上端直立,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洗净,阴干用或鲜用。

我国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把鱼腥草作为野菜佐食。魏晋时起,蕺菜便正式作为药用,以“鱼腥草”之名收入医药典籍。在历史变迁发展中,它一直扮演药食两用的双重角色,为民众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发挥着积极作用。

鱼腥草的绿色叶茎与白色根茎均可食用,清洗后,切成段,即可生吃;或在滚水中焯一下,作凉拌菜食用,凉拌鱼腥草是民间的一道传统佳肴。鱼腥草也可熟食,炖肉、煮粥、熬汤、炒菜均可。鱼腥草与莴笋、豆芽、芹菜等拌食,清香可口;鱼腥草炖肉煲汤,使肉汤更加鲜美可口;鱼腥草晾干,夏季辅以茶叶饮用,既能解渴,又有药效。很多人贪恋它的特殊味道,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它有腥膻异味,不喜食用,这大概就像榴、奶酪,有人爱极,有人厌弃。

据分析测定,鱼腥草每100克茎叶中含蛋白质2.2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6.0克,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铁等。鱼腥草地上部分含挥发油,内含抗菌有效成分癸酰乙醛、月桂醛、α-蒎烯和芳樟醇等,前两者有特异臭气。

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可治实热、热毒、湿邪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最难得的是,鱼腥草的药性可以通达人体的上中下三焦,上至咽炎、肺炎,下至尿道炎、阴道炎、肾炎,外至皮肤上的炎症和疱疹,都可以通治。

现代研究证实,鱼腥草对多种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于各种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如流感、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等,鱼腥草都是它们的克星。

鱼腥草还具有抗辐射作用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经常使用电脑等电子设备,忧心辐射危害的人士可以适当食用。

鱼腥草还是特别适合烟民的食物,它能清肺热,解烟毒。每天取一点晒干的鱼腥草来泡水喝,能减轻抽烟对肺的损害,预防慢性咽炎、气管炎甚至肺癌。国外有研究者还从鱼腥草中分离出一种防癌抗癌物质,所以鱼腥草的药用前景十分看好。

大自然提供给我们丰富的食物资源,这里推荐的三种蔬菜,不管是哪一种都对人体大有裨益,在夏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的菜蔬食用,既能开胃消食,又可防病治病。

猜你喜欢
茴香马齿苋鱼腥草
一束茴香
茴香根腐病 防治有办法
球形茴香
茴香宴
亦药亦食的鱼腥草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夏季良药鱼腥草
亦食亦药马齿苋
马齿苋的活性成分及在畜禽饲养中的应用
гУТТУИНИя сЕРДЦЕЛИсТНа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