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循环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2017-06-08 16:05王晓彤孙靖杰王汉昌
职业教育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PDCA循环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

王晓彤+孙靖杰+王汉昌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些不适用于军事职业教育的缺点,引入理实一体化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作技能融于一体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是军事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引入“PDCA”循环控制“仓储勤务”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从而可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计划性,最终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由教为主向学为主转变的课程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PDCA循环;仓储勤务;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4-0066-04

一、研究背景

“仓储勤务”课程是军械储运与弹药工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传统的“仓储勤务”课程教学通常是理论教学与实作教学分开进行,理论课时比重较大,实作课时比重较小;教员讲授时间较长,学员自主学习时间较短。这就容易导致学员上课效率偏低、实践能力差,不符合军事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教学设计由“教为主”向“学为主”转变的发展趋势。

为了改变这一現状,应结合“仓储勤务”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和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入“仓储勤务”课程教学中,鼓励学员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同时,为了解决理实一体化模式容易出现随意性的特点,可将“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引入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控制中有效完成每个教学步骤,并通过循环不断改进和更新课程的教学方案。通过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课程授课质量,激发学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1]。

二、基于PDCA循环的理实一体化模式

PDCA循环(如图1所示)又称为“戴明环”,最早是由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在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是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的顺序进行组织管理,这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阶梯式上升[2]。PDCA循环不仅可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运用,而且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研究工作者开始尝试在高等教育中应用PDCA循环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实践效果良好。

“仓储勤务”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十分紧密,知识体系复杂,原理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同时包括军械仓储勤务、弹药技术检查勤务、军械装备供应等多方面的内容[4]。在“仓储勤务”课程中引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重新整合理论和实践内容,削减其中的重复部分,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翔实精炼。同时能够使学员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实作技能训练,提高学员的主体参与度,增强学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员的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和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5]。

引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突出以学员为主体,学员的自由度更高,这就给教学过程的有序性带来了挑战,甚至可能使课堂失去控制、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既要想方设法调动学员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管理控制[6]。将“PDCA”循环法引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管理,目的是使教员能够有效控制课堂,同时使学员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论知识学习和实作技能训练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更加明确,此外还能够防止外界因素影响教学过程,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每次“PDCA”循环在上次循环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使教学活动不断进行、教学过程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新模式在“仓储勤务”课程中的应用和实现

按照“PDCA”循环可将教学过程分为备课、授课、考核讲评、总结反思四个阶段。

(一)教学计划阶段——备课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丰富了课堂授课内容,但也加大了授课难度,因此,做好备课工作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这就是“PDCA”循环中的计划阶段。理实一体化对教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员不但要具有扎实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备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在备课过程中,教员需要从整体上分析“仓储勤务”课程的特点,对课程的理论部分和实作部分进行有效整合,对教学过程进行精确设计。首先要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方案进行重新整理,突出理实一体化模式的特点;其次要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同时,结合部队的相关实际,丰富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此外还要完善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对实作训练进行提前准备等。计划阶段是“PDCA”循环的基础,全面细致地进行备课,制定理想的教学计划,可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尤为注意。

首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方案要将理论知识融入实作训练,在实作训练中研究涉及的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这就需要在设计教学方案时,特别注重理论讲授和实作训练的时间比例,不能顾此失彼,需要对整节课的教学活动进行宏观把控。要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员因对实作训练发生兴趣从而产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动力,继而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学员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其次,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教室和实验室合二为一,在同一个区域进行理论讲授和实作训练,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内容具体化,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这就对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辅助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形式一定要多样化,要把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仿真等手段运用进来,使学员能够从听觉、视觉等方面生动形象地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在进行实作训练教学时,更要采用动画模拟、模型展示、实物展示等有效手段对实作训练的全部过程进行演示,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从而增强学员对理论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实作训练的动作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再次,需要做好实作训练的准备工作,实作训练作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内容很多,也很复杂。这就需要教员在备课阶段,除了要做好教学设计外,还要对实作训练所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认真准备,检查是否有故障或者损坏的地方。准备完成后,教员还需要对实作训练进行预试,完成相关的实践操作,以便对整个实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有效把控,其中特别重要的环节是要做好预案。

(二)教学执行阶段——授课

执行阶段就是根据备课中制定的教学计划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这是把控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课堂讲授有很多种方法,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是项目教学与情境学习二者交互混合的模式,使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即在授课时创设相关的情境并给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使学员带着目标和任务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而且能够体现学员的主体作用,可以有效解决学员学习主动性低、创新意识弱、实作能力差等问题,完全符合当前军事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可以将授课阶段分为三个部分,如图2所示。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员结合专业知识和部队的实际情况,创建与部隊真实工作相近的学习情境,使学员能够增强对部队的了解,同时引导学员提出相关问题。

2.分析问题,明确任务

教员通过准备好的信息资源等引导学员联系已经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项目任务。进而教员应对完成项目任务需要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同时可以利用案例实践的形式对相关的实作技能进行传授。确定的项目任务难度要适中,同时内容要饱满,使学员保持学习的激情和兴趣。

3.组织实施,解决问题

教员对项目任务进行设计并下达任务书,然后对学员进行合理分组,这就需要教员对学员的情况要十分熟悉和了解,例如,一个小组中,要分别配备表达能力、文字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较强的学员,同时要指定一个负责人,从而保证小组内部分工明确,合作有效,能顺利完成任务。学员分组应根据确定的任务和目标,各小组各自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且进行人员分工。最后各小组通过交流讨论、分工协作等方式,运用之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实作技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解决提出的问题。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小组活动的实施方式也有差别。例如,对于弹药堆垛等知识难度较低但涉及知识点较多的任务适用小组工作报告法;对于弹带排装等实作性较强的任务宜采用小组实操作业法;对于军械法规等技能型要求不强,但在部队工作中会经常遇到的任务,可采用小组案例分析法;在介绍勤务保障需要的设施设备时,要使用许多图片、动画、视频、实物进行辅助教学时,可采用小组观察法。

(三)教学检查阶段——考核讲评

检查阶段指对教学计划的执行效果进行考核评估,检查计划的执行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否能够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对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评。

教学计划执行效果的考核方式有很多,如通过书面测试、实作技能考核、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学员的成绩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估结果,可对每位学员该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对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做出总结评估,分析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计划方案是否合理有效。

讲评包括教员点评、小组自评和学员互评三部分,教员需要引导学员通过自评和互评,加深对理论知识和实作技能的理解掌握,提高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员在讲评过程中,一定要对相关的理论知识重点和实作技能要领进行再总结、再串联,对完成任务优秀的小组和学员进行表扬,肯定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例如,在弹药堆垛项目中,教员可以通过对各小组活动的现场拍摄,形象直观地进行点评;小组之间通过观察拍摄的图片及视频进行自评和互评,综合三方的评价结果,能够使学员清楚地了解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从而为下一步反思和改进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处理阶段——总结反思

处理阶段是“PDCA”循环的最后一部分,就是教员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教员根据制定的教学计划,结合授课内容,对此次授课过程中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学员的表现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一方面,要对此次循环中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作为下一次“PDCA”循环的参考借鉴;另一方面,要找出此次循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改进方案,在下一次循环中解决和完善。

在“仓储勤务”课程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用理论指导实作教学,实作带动理论教学,可以丰富授课内容,激发学员的兴趣,但同时也增加了授课难度,加大了课堂自由度,给授课活动的顺利进行带来了阻碍。引入“PDCA”循环法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顺序不断循环,每次循环都在上次循环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在更高层面开始新的循环。每一次授课、每一个阶段都是一次小的循环,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完成一次大的循环,大环套小环,每次大的教学改革都可以看作是由许多小型的“PDCA”循环组成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活动不断循环进行,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如图3所示)。

在“仓储勤务”课程教学中采用基于“PDCA”循环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员对授课内容、授课节奏、授课效果进行有效掌控,可以防止授课内容和重点、难点随着环境变化而偏离的情况发生。通过对“PDCA”循环的监控和管理,可以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形成教员和学员双方相对应的主导和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不但能够使教员转变教学思想,实现有教而学与无教而学的结合,而且能够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增强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只要将创新意识、军人意识和实作能力培养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创新中循环,在循环中创新,就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充分体现军事职业教育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高丹,李国杰.基于PDCA原理的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内在改进[J].高等农业教育,2009(11):82-85.

[2]张元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谢再连.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

[5]袁菲菲,李慧娟.基于PDCA循环的无机化学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4):130-134.

(责任编辑:王恒)

猜你喜欢
PDCA循环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PDCA循环应用于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PDCA循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电子商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