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法研究

2017-06-08 16:11周劲波郑艺杰
职业教育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体验式教学

周劲波+郑艺杰

摘要:我国的创业教育多是基于创业过程模型,即识别机会、资源整合、创建企业等一系列创业过程。百森商学院的学者认为不应将创业作为一个过程来讲授,而应作为一种方法来讲授。百森商学院最近开发了一套基于实践的新的创业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包括玩耍(Play)、移情(Empathy)、创造(Creativity)、试验(Experiment)和反思(Reflection)等五个特定的实践环节,通过在实践中学习、行动导向及模糊性适应传递一种行动精神和创业思维,为我国高校的创业实践教学提供有利借鉴。

关键词: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4-0079-07

一个大国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建立在强大的产业竞争力上,而产业竞争力的源泉是持续创业。促进大众创业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目前,我国正处在创业范式的转变期,未来我国的创业范式是以创新为基础的创业,这种创业的范式远比过去复杂得多,创业者的方法和智慧需要更加综合全面。因此,高校的创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战略使命。以创业研究著称的百森商学院长期引领全球的创业教育。百森商学院在1919年成立,罗杰·百森(Roger Babson)是该校的创始人,他坚信:“只有用新的方式开展工作或者以差异化的路径把工作做得更好,世界才会进步和获益。”可能正是这样的创校理念,才让百森商学院走出一条创业教育特色之路,成为创业教育的先锋。笔者系统研究了百森商学院最新开发的一套基于实践的创业教育方法,拟从学术理论方面和创业教学实践方面阐述玩耍、移情、创造、试验和反思五个特定完整的行动式创业教学法。“玩耍”的核心概念是游戏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移情”的意思是指人能够理解和认同他人处境和情感的能力,其核心思想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创业思维;“创造”的核心理念是创业应基于创新,以创新驱动创业;“试验”倡导的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要敢于直视失败;“反思”反映的是创业过程中需要根据各种因素实时调整。百森商学院的这五种实践教学贯穿创业过程的实质,使教师和学生在娱乐、操练、探索中体会创业的诸多哲理和情境。借鉴这套方法,对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势下的中国创业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一、创业教育演进的三阶段

创业教育的演进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早期的关注创业者个体特质到关注创业过程再到关注创业教育方法。

早期的创业研究主要关注创业者的个人特质。研究学者如Mc Clelland、Collins、Moore、De Carlo、Lyons,试图识别一系列特质,将创业者与非创业者、成功创业者与失败创业者区分开来[1][2][3]。Brockhaus和Horwitz回顾了有关创业者个人特质的文献,提炼出四种主要的创业者个人特质:成就导向、自我控制、高风险承担倾向及不确定因素的容忍[4]。然而,此后在创业者个人特质的文献中并没有形成进一步的共识,也没有科学的实证依据证实这四种特质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Miner提出了创业者心理人格理论,包括四种人格:个人建议者、感情投入的超级销售员、专家型创意生产者及真正的管理者[5]。Fisher和Koch在其著作《天生而不是后天形成》中重新提及存在某些创业者人格特质的论断,并且认为这些特质是受风险偏好影响的[6]。研究者从创业者特质角度出发的研究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Gartner主张用行为方法研究创业,作为对创业者特质的回应。他认为,创业终究是关于新企业的创建,应考察创业者在新企业创建情境下开展的活动,创业研究应该关注创业者做了什么,而不是研究创业者是谁[7]。不同的创业者个人行为和特质极为不同,因此,很难将这类研究进行普及并应用到教育领域。为了证实这一点,一项专门的研究针对创业教材内容与新生创业者的行为进行了比较,发现几乎没有重合之处。但是,受到创业行为研究的影响,学者研究创业教育從关注某类特定创业人群转移到了创业过程。Ben Oviatt认为创业是一种线性活动,包括识别机会、开发概念、资源整合、制定商业计划、实施计划、管理新企业和退出[8]。Timmons认为,创业过程就是连续的商机、资源和团队之间匹配和平衡的行为。Brlon和Shane认为,创业是一个随时间而展开的动态过程,该过程可分为识别机会、整合资源、开办企业、建立成功、收获回报等几个阶段。

对上述研究,学术界表示认可。作为替代,用认知方法研究创业也已经持续获得人们的兴趣和关注。创业认知的研究,并不是基于人格特质来区分创业者,而是揭示创业者的思维模式,并且假定特定的思维模式是竞争优势和个体差异的来源。Mitchell等人将创业认知定义为人们用来做出有关机会识别、机会评价、新企业创建以及企业成长的评估、判断或决策的知识结构[9]。从认知理论的研究可知,创业问题不再是某个个体能否成为一个创业者,而是某个个体如何才能变得富有创业精神、创造机会并开展创业活动。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的弟子Saras Sarasvathy的研究在创业领域引入了一个有争议的新理论——效果推理理论。效果推理理论开始于这样一个命题:未来是不断变化的,可以通过创业者采取有意识的行为来重塑和改变。资源是有限的,资源的初始特征是无法选择的,因此创业者不用事先做出未来目标的设定,在创业实践中可将未来看成是不可预测的,但是可以基于创业者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控制。在这一过程中,创业机会是向创业活动投入资源的利益相关者互相作用进行社会构建的结果,而不是事先存在的可能性组合[10]。要理解创业者是如何审视世界和如何学习的,创业思维就变得非常重要。Sarasvathy的实证研究发现,效果推理型创业者将世界视为有多种不同的可能性,据此创造并重组新机会、接受并利用意外,创造而不是寻找市场。这些都是创造未来而不是预测未来。

创业者思维模式的研究发现以及百森商学院学者的辅助研究,共同将创业教育提高到更高的层次。基于效果推理理论,百森商学院的学者认为,不能将创业作为一个过程来讲授,而是应作为一种方法来讲授[11]。作为一种方法的创业要求开发一组实践,通过这组实践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创业精神和创业思维,进而培养更能付诸创业行动的学生。

二、创业作为一种方法

百森商学院的学者支持将创业作为一种方法,而不是一个“过程”。因为“过程”就意味着只要人们按照事先安排的步骤就会得到相应的结果。而且“过程”这一词假定了像生产过程那样的已知投入和产出。Neck和Green在以前的研究中将其类比为汽车制造[12]。想象一下生产线上装配汽车,将造车思想和工程学知识结合,并投入到汽车的生产设计过程,其中汽车零件是已知的,如何组装也有详细的说明,汽车在生产出来之前也是已知的。这个汽车的生产过程都是可以预测的。但创业也可以这样预计过程吗?创业真的可以像汽车生产那样预测吗?在以往的创业教育中,创业教育者在传统上对过程观持认可的观点——这种观点被一种线性的、阶段化的新企业创造法所主导:机会识别、开发观念、确定资源需要、整合资源、制定商业计划、实施计划、管理新企业和退出。

创业的环境是不确定、不可预测和模糊的,需要一种特殊的思维模式,这与实际教学中所处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基于方法论的创业观可以使学生掌握这门科学。方法代表了一组技术或技能,帮学生开展一组实践以让他们更具备创业精神地行动和思考。将创业作为一种方法意味着传授一种思考和行动的方式,而这种思考和行动方式是建立在利用实践组合鼓励创造的前提之上。该方法可让学生超越指导、理解和谈论,要求学生应用、使用和行动,要求持续的实践。

图1比较了两种创业教学方法:一种是将创业作为方法,另一种是将创业作为过程。正如百森商学院所展示的,创业的方法观需要一种特别的学习和教学方法。创业的方法观并不是简单的一门课、一个班,一份创业教学大纲,而是关注向每一个受教学生传递一种创业思维和行动精神,这样的学生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也能创造他们的未来。

三、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的五种实践

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将创业视为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五种实践,这些实践的概念是与知识、技能和思维的获取紧密联系的,都是通过实际动手的、刻意的、基于行动的活动实现的,这些活动提升了创业胜任力和绩效表现。由于创业是复杂的和多面性的,只采取一种实践是不可能的。因此,百森商学院引入五种具体的创业教育实践(如图2所示),它们代表了理论与实践的合成式教学法的思想。

这五种实践分别是:玩耍、移情、创造、试验、反思。这五种实践联系紧密,环环相扣,五种实践也能贯穿创业情境中的核心环节:玩耍能让学生全情投入到活动中,发现创业的各种机会;然后通过移情理解和感知他人处境和情感,产生以客户为中心的创业思维;再通过创造,赋予产品新的价值;经过一系列的研发和试验,完善产品的功能,做到精益求精;每个环节都需要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和改进。通过这五种实践教学,可培养学生真正的创业思维与行动能力,让他们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创造他们的未来。

(一)玩耍(Play)的理论与实践

玩耍是为了培养一种充满想象力和无拘无束的思维,可以让人们意识到众多机会、大量可能性以及更多创新方式的一种途径。Johan Huizinga是最早研究玩耍概念的人,他将玩耍定义为:位于日常生活之外的一种自由活动,是“不严肃”的,但与此同时强烈地吸引玩耍者。这种活动与物质利益没有什么关联,也不会从中获得任何利益。Kraus回顾并总结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研究,对玩耍提出自己的定义:玩耍是一种在休闲中开展的活动,目的是为了表达自我和追求快乐。这种活动是活跃的,并且在探索、竞争或幻想的精神状态下开展。Bateson的研究视角则有些不同,他将玩耍当做是沟通演化的一部分,他指出:事实显示,玩耍是一种现象,“玩耍”的行为预示了并关联到其他“非玩耍”行为,因此,我们在玩耍中会遇到代表其他事件的某种信号[13]。

“玩耍”的核心概念是游戏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特定的游戏能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体验和领悟创业知识和创业思维。下页表1提供了几个百森商学院关于玩耍的实践教学案例。

(二)移情(Empathy)的理论与实践

移情的核心思想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创业思维。社会学家Karla认为:“移情是一种社交和情感技能,帮助我们感受并理解他人的境况、情感、意图、需求和思想,这样我们就能提供敏感的、恰当的沟通和支持。”神经学家Decety认为,人天生就有移情的能力,这种能力会随着与他人的交流而不断发展,并且可以通过有目的的体验和培训加以提升[14]。

创业教育与移情之间存在三方面的关系。首先,渴望成为创业者的学生需要与实践创业者产生共鸣,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创业者的本质和其生活的状态。其次,用移情的、更有意义的方式与他人联结的能力对领导力、交流和团队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再次,创业者从新产品、新服务、新流程或新企業中创造价值,创业者是问题的识别者和解决者。然而这个观念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组技能,让他们可以识别各种利益相关者尚未满足的需求,而识别需求应始于移情。不管是感受真实创业者是什么样子,为未来建立新组织而与利益相关者交流,还是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都需要移情。

移情对创业教育至关重要。因为创业者需要建立联系,吸引和留住有才华的团队成员,与顾客在有意义的层面建立联系并持续提供客户期望获得的产品和服务。学生需要培养能够让他们理解和感受他人的能力。

将移情与创业进行整合,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一是移情是通过以用户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因此,出发点是对揭示用户需求和用户知觉的渴望,这样才能对支撑和满足这些需求的解决方案进行开发。二是基于移情的设计思维是一种问题的解决工具,当你不知道从何处着手时,其效果最好。三是移情聚焦于找到顾客,然后创造新事物,而不是创造新事物然后找到顾客。四是移情的技能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分析能力。五是移情是整体创业思维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掌握。

下面提供几个百森商学院关于移情的实践教学案例,如表2所示。

(三)创造(Creativity)的理论与实践

关于创造力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过程观点主要侧重于研究产生创造力的思维过程,如Stein提出,创造力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定义问题,收集信息,产生创新性的想法,对创新性的想法进行评价和修改;第二,特质观点主要研究创造力主体所具有的特征,认为可以根据个体特质将创造力主体区分为高创造力个体和低创造力个体;第三,结果观点把创造力看作是一种结果变量,指组织内的个体或者群体提出新颖、合适而且有用的想法的能力,并且在强调想法新奇性和有用性的同时也强调人格特质、认知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作用[15]。

以往的研究表明,创造有价值的新事物是创业的核心。创造过程需要采取某种形式的创业活动,带来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或新市场的开拓、新型分销渠道、新企业的成立等。在创业情境下,实现创造的方法常常被刻画成一个线性的、规划的过程,并且被烙刻在教学大纲、教材以及创业授课的常用方法中,驱动创业教育工作者去讲授如何撰写创业计划。

当把创造作为一种实践来讲授时,需要考虑三个问题:教学法、环境和教师行为。创业教学法需要考虑采取多样的方法,激发大量的学习方法,以实现更高的学习目标。布鲁姆的分类法认为,低层次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描述或者重复,这可以通过讲授或指定阅读实现;高层次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进行归纳,这可以通过互动、体验和发现实现。创业教师的角色就是帮助学生参加创造过程,提高创造技能。

下面提供几个百森商学院关于创造的实践教学案例,如表3所示。

(四)试验(Experiment)的理论与实践

创业是一门做实验的学问——尝试新的事物,从中学习提高,然后继续去探索。杰夫贝佐斯是著名互联网公司亚马逊的创始人,他把试验精神确立为公司的核心准则之一。试验对于新创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多数机会和创新想法是通过试验被发现并创造价值的。

试验,从定义上看,是一个科学的过程。根据韦氏词典的解释,试验意味着“检验或尝试”,是“一种试探性的程序或策略”,是“在可以控制的条件下开展的一个运营体系或过程,目的是发现一个不为人所知的效应或规则,建立或检验一套假设,或者揭示一个已有的规则”。虽然日常所说的实验性检验,如生物、化学、医学、物理实验,往往需要自然科学的专业知识,并且都是在控制条件的实验室进行的,但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如科学、会计、市场营销、心理学和金融,通常也可以在实验室外面运用实验方式为某个组织或某项事业检验和论证现实的命题。

在创业领域,试验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指通过“干中学”或积极参加基于亲身实践的项目获取与创业密切相关的知识的行为。百森商学院认为,創业试验是获取能够应用于创业情境的概念和技术知识的过程,包括识别和创造机会、开发资源创造具有社会或经济价值的新事物。

下面提供几个百森商学院关于试验的实践教学案例,如表4所示。

(五)反思(Reflection)的理论与实践

反思被称为最伟大的教育创新之一[16]。但是反思在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却被忽视了。在现实的教学中发现,创业教育者很少提及学生如何反思。我们从直觉上感觉反思是有益的,但是学生却从来不会从直觉上进行反思,他们需要进行专业的指导才能成为训练有素的反思者。教师经常将创业中的反思视为一项写日记式的任务,通常是由学生自己一人个人完成,也不是首要任务。最典型的场景就是布置作业,对他们在一段时间内的创业教育学习进行总结。这样的反思并没有起到本质的作用。

笔者围绕“将创业作为一种方法进行讲授”这一主题展开,超越了认知、理解和讨论,聚焦于有关玩耍、移情、创造、试验和反思的具体实践。每一种实践都是共享一套标准,都是非常注重在做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有目的的、迭代的重要性。最有意义的是将反思作为一种实践的观点,特别是在“做”方面,也就是说反思也是一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思是被其他几个实践类型所支持的。玩耍、移情、创造及试验都需要反思。这样能更好地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合成、学习与行动的合成、思考与行动的合成。综合起来说,反思是创业教育中最重要的实践。反思是行动的一种形式,是学生整理其基于行动学习的主要方式。

下面提供几个百森商学院关于反思的实践教学案例,如表5所示。

创业教育是可以被教授的,但是不能只依靠传统的课堂教育。创业教育需要广泛吸取创业理论的研究成果,需要正确理论的支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需要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总结。将创业作为一种方法,意味着传授一种思考和行动的方式,而这种思考和行动方式应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可将玩耍、移情、创造、试验和反思这些实践方法作为支持创业行动的一种学习模式。教人创业,不能只教怎样创业,而更应该改变人的思维和认知。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教育是要点燃一把火,要把学生心里的那些东西点燃,创业教育也应如此,用创业思维开展创业,才能激发创造力,才能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Mcclelland D C. Need Achieve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A Longitudinal Stud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965,1(4):389-392.

[2]Collins O F,Moore D G.The Organization Makers:a behavioral Study of Independent Entrepreneurs[M].Appleton Century Crofts,1970.

[3]Decarlo J F,Lyons P R,Decarlo J F,et al.A Comparison of Selecte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Minority and Non-Minority Female Entrepreneurs[J].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s,1979 (17):22-29.

[4]Brockhaus R H,Horwitz P S.The Art and Science of Entrepreneurship[J].The Psychology of the Entrepreneur,Ed.DSR Smilor, Ballinger, Cambridge, MA,1986:25-48.

[5]Miner.The 4 Routes to Entrepreneurial Success[J].Personnel Psychology,1997,50(2):517-520.

[6]Fisher J L,Koch J V.Born,not Made:the Entrepreneurial Personality[M].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2008.

[7]Gartner W B.Who Is an Entrepreneur?Is the Wrong Question[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5(13):461-467.

[8]Ben Oviatt.Entrepreneurial Intensity:Sustainable Advantages for Individuals,Organizations,and Societi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9,24(24):580-582.

[9]Mitchell,Busenitz,Lant,Mcdougall,Morse and Smith.Toward 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 Rethink the People Side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2,27(2):93-104.

[10]Sarasvathy.Causation and Effectuation:Toward a Theoretical Shift from Economic Inevitability to Entrepreneurial Contingency[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16(2):243-263.

[11]Venkataraman,Sarasvathy,Dew,Forster.Reflection on the 2010 AMR Decade Award:Whither the Promise?Moving Forward with Entrepreneurship as a Science of the Artificial[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2, 37(1):21-33.

[12]Neck,Green.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Known Worlds and New Frontier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11,49(1):55-70.

[13]Bateson G.A Theory of Play and Fantasy[J].Psychiatric Research Reports,1972(2):39-51.

[14]Decety J,Jackson P L.The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Human Empathy[J].Behavioral & Cognitive Neuroscience Reviews,2004,3(2):406-412.

[15]張燕,怀明云,章振,雷专英.组织内创造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管理学报,2011,8(2):226-232.

[16]Procee.Reflection in Education:A Kantian Epistemology[J].Educational Theory,2006,56(3):237-253.

(责任编辑:王恒)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